The Good Child 短评

热门 最新
  • 1 白道冥窮 2018-12-30 04:43:03

    田野地点是2011-12年的上海某托儿所。读罢印象深刻的是第二、第五章,前者剥离出现代中国父母育儿理想中隐含的困境(无私高尚乐于助人vs too young too simple sometimes naive),后者探讨“管教”的多重内涵

  • 3 把沼王作为方法 2020-01-29 14:02:37

    肤浅。简直不知道从哪开始吐槽。

  • 0 花哥 2022-03-02 05:32:44

    作者用人类学观察+心理学实验的方法研究上海某学前班(包括托儿所)的儿童道德发展。这是一本写过西方读者的书,中国读者看起来会觉得很浅显。我看大几页解释孔融让梨的来源,管教的意思就觉得很乏味。。。

  • 1 肠粉粥 2022-01-24 22:01:18

    在人類學而言,兒童道德培養開山之作。在書中理論是眼鏡,也僅僅是眼鏡。對於具體理論貢獻寥寥,但對於學科融合貢獻頗深。方法有趣,道德實驗引人駐足。可惜的是,匿名失敗,再次強調,上海就是上海,其他就是其他,不要越俎代庖,也不要妄自菲薄,本土研究,路長途艱。

  • 0 summer 2022-11-17 13:58:06 四川

    作者在上海幼儿园田野调查如此之久,材料却如此薄弱与片面,僵硬地把心理学的实验和人类学的方法结合在一起,真让人难以理解为何会这样。

  • 0 xxtmz_saint 2022-09-25 19:56:58 陕西

    重读intro.

  • 0 Eudaimonia 2023-01-25 21:12:39 上海

    中英文对照着读了,最后因为用到的拼音略多,发现还是中文读得快。各章之间感觉不够连贯,其他参见中文版短评。

  • 0 鸿音 2021-04-28 22:20:51

    “小皇帝”是否该说是计划生育与市场经济背景下的必然产物呢,即一个越发强调竞争与贫富差距飞速拉大的社会中独生子女成为家庭“唯一的希望”?如果可以这样粗疏地理解,“培养好孩子”,尤其是对道德的培育不啻为一个矛盾的任务。作者指出当下的道德危机与中国传统文化对德行的重视都强调着“做人”对学龄前儿童的的重要性,但也正是外部环境的道德滑坡使这项任务对幼儿园和家长来说困难重重,德育面临着社会的道德危机与“小皇帝”们缺乏管教的双重危险。当然,作者指出了孩子们的能动性。作者有一点我很同意,就是对孩子的培养,无论是德育还是能力,都多少带着一种将“想象的西方与中国”内化后的尝试。或者说,对孩子的要求蕴含了一种“现代性的渴望”——成为“现代人”。也许这是中国的“现代渴望”的又一种表现吧。(粗略一读)

  • 0 奥博洛莫夫 2021-08-05 16:24:12

    难怪毕业没多久就有机会出书。批判了孩子是纯洁的,坏的是这个社会。从中国道德困境,现实和道德价值之间的冲突,关于empathy和又忌惮孩子可能在现实里面面对危险如果empathy的话。在zoom到在从孔融让梨看真性情的欲望和谦让(不只是虚伪),和ownership,selfish,和fairness之间的tension,民族志+心理实验有一点点量化分析。后面说了管教针对小皇帝的自我中心,并非单纯的让孩子听话顺从,govern+care 孩子在管教里也有自己的agency和策略。不同形式的管教,散养圈养,虎妈好妈妈和不同照护者育儿理念冲突。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