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简史 短评

热门 最新
  • 1063 夏明明 2017-01-29 00:38:55

    1. 读过《人类简史》的可以读完第一章之后之后直接跳到第八章。2. 了解人工智能的可以不必读这本书了。3. 不具备12的可以读一下。

  • 595 vivian 2017-01-25 23:49:47

    2017年第五本。算是本年度期待值最高的一本书了吧,但豆瓣上评论目前褒贬不一。我个人是感觉非常赞叹的,一位历史学家写出了一部未来之书。从头到尾思路严谨,赫拉利不像《人类简史》那样乐观了,假设貌似大胆并且让人不想相信,但论证清晰充满洞见。我不想概括具体的内容,因为要“概括”的实在太多!翻译林俊宏依然保持高水准,很多文字优美得让人忍不住读出来。吐槽下中信的装帧和排版,有点失水准。读完这本书后,最近的一个感觉就愈发强烈了,所谓“无知者无畏”,当我学习得越多,我越来越感觉到恐惧,而这种恐惧,也恰恰是我不断去前进的最大动力。

  • 478 贝果在唱歌 2017-03-14 15:19:48

    终于把《未来简史》看完了,在最后一页,我看到了这本书最让人震惊的内容,作者尤瓦尔·赫拉利感谢了他的另一半伊茨克,原来赫拉利是gay……

  • 373 罗成 2017-01-12 09:55:37

    啃过一点英文版,看过万维钢的7篇解读笔记,个人觉得这本书被高估了,应该不如《人类简史》,期望过高,可能要失望,不过主题倒是蛮有意思,当数据统治人类,自由意志终结。

  • 107 乔纳森 2017-01-26 09:39:28

    说到底,还是通俗读物。作者有股庸俗气。如果对相关内容有些关注的,会觉得并无新意。重点看看第九章也就行了。

  • 94 fateface 2017-03-10 21:23:17

    译得相当不错,浅显易懂。作者的概括能力相当强,很多知识我都知道,但被他组合到一起就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中学生可以好好读一下,对未来可以开一下脑洞,不要被考试成绩限制住了,未来多么宽广啊!

  • 103 思郁 2017-03-12 16:42:06

    读完之后怎么说呢……书的纸张挺好的

  • 79 JOKER 2017-02-04 00:42:51

    浮光掠影,完全没必要再写一本…前面2/3不就是《人类简史》??后面AI部分聊得比较浅了,mind部分,还是看Dennett、Pinker

  • 79 欧阳杼 2017-03-20 23:43:49

    这本书是一道基线,比这本书写得更深入的,不可能更流行;比这本书更流行的,不可能更深入——科普书籍中的东野圭吾,多用通俗的例子而少做严格的论证,这就是套路所在。至于书中说的数据和算法统治世界,也许未来真会如此,但在此之前也要先把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槛跨过了才行。

  • 88 乱草 2017-02-01 22:59:46

    《未来简史》前七章其实上一部《人类简史》的延续和总结,从另外一种角度去阐述人类的历史:曾经我们是泛灵论(任何动物植物平等),逐步往农业社会的过渡中我们发展成了”有神论”,这种虚构故事的能力使得我们真正超越其他动物,这种能力促使了人类”协作“的能力,而大范围的协作才是真正人区别其他动物的根本进化;然后我们开始进入”人文主义“的阶段,有神论的阶段让所有都相信这个世界是平衡的,就像一块大饼,你多咬了一口,别人就会少一口,而”人文主义“的阶段,所有的故事都是让你相信:这个是一个多赢的生态,交易的基础是对双方都有益,并不是建立在一方受损的基础上(这是整个资本主义的基石)。我们通过”神“构建了阶层,而现在我们开始通过”内心“构建,过去人类认为只有”神“才可以判断善恶、正误、美丑,现在我们由我们自己来判断

  • 78 正在学习 2017-02-06 11:59:53

    是分析而不是预测,所以没有人类简史那样的调理性,读起来也并不轻松。数据和算法注定改变世界,你接不接受是另外一回事,拒绝融入人类互联网的人文主义原住民,未来的日子大概不会好过。反正我有生之年看不到人类成神,也没法长生不死,唯一的选择仅剩下追求大量的快乐。不然呢。

  • 51 思故渊 2017-01-28 00:16:25

    没看春晚,读完了《未来简史》。写得挺好,不过对我这个惯常读认知科学,科幻和科学哲学的人而言,这本书里的所有内容都是我之前读过、想过、讨论过和写过的内容。当然,你国科技行业没文化,少不了又得大惊小怪一番。

  • 49 思考的猫 2017-03-20 21:24:09

    失望之作,比《人类简史》差至少一个档次,到最后已经成了堆砌科技新闻呓语的自嗨。

  • 48 Moon 2017-01-28 20:25:13

    人类天生喜欢听故事,希望从故事中寻找意义,少数人掌握了讲故事的技巧,编撰了精彩的故事,让大多数听故事的人信以为真。讲故事的人制定了游戏规则,听故事的人被玩弄于鼓掌之中。不同时代有不同故事,但总有讲故事与听故事的人。但进入第三个世纪,不但故事要变,听讲故事的方式都要改变,人类要让渡出编故事的权力,让渡给算法,而人类沦为一个个数据去支撑算法……好吧,不得不说赫拉利是一个编故事的好手。丹尼特、平克、道金斯、卡尼曼等学者观点的大融合。

  • 38 袁长庚 2017-09-23 11:01:22

    读得很慢,惊叹于赫拉利在这样大的篇幅上居然能保持一气呵成的力道,只有亲身经历过这样规模书写的人才能体会这种能量的奇异。那些批评知识深度“不过尔尔”的人不会注意作者架构体系、剪裁资料的手艺(大概是得益于历史学)。读书不是猎奇,视野、脉络、“写法”,这本书值得学习的地方太多。

  • 37 Ninthgirl 2017-02-11 21:57:08

    关于想象的共同体其实就是人类简史的观点,中间喽啰索索百来页……中间关于去中心等非集中这样一种算法虽然说的绕,其实就是凯文凯利的《失控》,如果大方引用就可以讨论更深入一些,而不是把这些不断地做创新性解释……关于意识、行为、反应这些花了太长篇幅,而关于智能等说的太少,不能算是未来简史

  • 36 lanlan 2017-01-25 17:00:58

    真的好?开头几章实在是 流水。人文主义革命 和 意识的海洋 倒还尚可。但。。。其他。。 在同类算及格线及以下吧

  • 22 神威 2018-01-03 15:08:42

    修行2nd,读前数章深感失望,是对人类简史的重复,论据论调论点如出一辙,逻辑可指摘之处亦大同小异,中间对宗教与各主义的分析有推陈出新的征兆,而后三分之一事关AI,超级算法与数据主义的论辩已经在太多书籍论文中见过熟悉容颜,不过三星略显冗长名气大于实质的一本书。但在阅读数据主义部分时,我突然意识到彻底的大数据挖掘与剖析是可以看透个人尚未看透的自我潜意识的,于是人类在积累足够信任这一系统后,大可放心的交出思考与决策的权柄,因为数据挖掘体现的是比你自己还懂你自己的本质决断。这样下去人类尚未死于超级人工智能,已被头脑退化彻底干掉了。这一观点的形成让我很喜悦,所以给此书加一星。讲真,读库有关人工智能那篇数万字中篇文章胜过此书多矣。

  • 21 沈入忘🌟 2017-07-15 13:54:00

    作者认为现代性就是人类同意放弃意义,换取力量。在这个时代,自由意志被否定,艺术与美受到怀疑,在没有了神性光芒照耀下的一切都只是算法。一切生化算法的集合,才是所谓的“我”。 第三部分最有趣,但我最喜欢第二部分。之于我现在的眼界,对于自我的探索仍然是最动人的,哪怕自我意志只是算法。

  • 22 慕容复 2017-06-19 19:47:26

    所以说,80后不但是唯一的独生子女、第一波遭遇大学收费、第一波遭遇房子涨价……还有可能是最后一波会死掉的人类?为什么心有点儿塞塞的。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