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简史 短评

热门 最新
  • 5 狗头桑 2020-10-10 11:28:02

    2020.09.26 读到一本好书的感觉,就是书内通过逻辑整理和旁征博引的方式,把你心中所想所思,完美的展现出来。在拜读乌托邦三部曲撰写读后感时,萌发了情绪算法的概念,在书中看到后,有种找到志同道合之人的感觉,非常开心。但书的中段,将部分规则和条例都统归为算法,略显牵强。我更喜欢对智人独特性的探讨,灵魂的存在与否、情绪的产生缘由,这是在科技领域进行探索并已小有成就的事情。书籍的后半段,颇有中世纪蒸汽朋克的感觉,并非说他方向有误,蒸汽朋克中的器械按照图纸也是可以用蒸汽机跑起来的,当今世界算法成为炙手可热的新星,无论在科技还是商业领域都取得空前的成功,将算法用于探索我们以往科技未曾能成功破解的领域,是非常合理的构思,但以算法解释一切,未免有些蒸汽朋克的味道。整体书籍棒,人文主义的阐述和流派,印证

  • 1 死球圣诞要发歌 2024-05-18 17:38:22 新加坡

    我没有get到,感觉就是美化版装未来的《天才在左,疯子在右》,短评请问和鲁迅有啥关系

  • 3 alswl 2017-12-07 08:59:35

    其中的一个观点,数据主义会支配智人的末日,然后走向新的宇宙未来。侧重这一点,有点被神化的感觉。

  • 1 小林 2019-10-06 22:49:52

    且活且珍惜

  • 4 Mr. Seeyou 2018-08-27 04:46:27

    人文主义将光环不再?这是真科幻,真惊悚

  • 5 店小二 2020-10-10 15:36:12

    相比较人类简史,未来简史确实存在学术差异,用大量的篇幅讲过去和主义,期待在数据一章爆发力量,却显得有些单薄,没有惊艳;战胜贫瘠,瘟疫且化身为神的观点也有些疲劳。

  • 3 万有引力之后 2017-06-17 09:53:47

    除非人类大脑和身体得到本质的更换和提升,要不然人类在面对数据主义算法至上的“未来”时,只能是“冗余而无能的”。希望我可以活到见证人类最后一代艺术家的失落。

  • 1 莎拉要暴富 2018-03-25 15:32:16

    还是有点偏乌托邦

  • 7 风历历 2018-10-23 13:12:17

    想为“未来”著书立说,野心还是有点大了。

  • 2 郭少 2019-01-16 19:24:53

    如果生物仅仅只是处理数据的算法,是不是就可以不努力了呢?但在这种设定下,是否努力也并不是我自己可以控制的,因为意识也只是一种生物算法,如同西部世界中描述的情景,人类想做什么都是可以被代码描述,并预测的。我不知道在这种宿命论设定下如何去寻求人生的意义,应该说这种设定下本来就没有人生意义这种东西的位置。可能接受这种安排仍然需要时间,但是它似乎能马上指导当下的人生。帮助我想一想如何认真过好剩下的人生。为更好地了解自己,在合上书之后,我买了一份基因检测。尽量忽略意识的灵光乍现,多理解客观世界的确定性。

  • 1 蒹葭 2018-03-14 20:47:38

    开始跪拜算法和数据吧,这在人类走出非洲的时候就注定了。

  • 1 西渚 2021-04-25 08:36:46

    21个议题结构工整引起舒适,也可直接服用最后三个议题,教育,意义,自我。三部曲提供了一个人类命运全景,是知识信息碎片化和学科视野毛细化的少见的反向样本。

  • 2 juju 2019-01-26 10:41:16

    这是一只母鸡,可以生下一百个科幻电影

  • 1 毒娃 2018-10-11 22:24:36

    一般吧。不过人工智能和数据分析确实要发起深思了

  • 0 晴天天不知道 2018-08-31 15:19:39

    四星半,好看,了解到了许多新的观点,也有些让人细思极恐的理论;但同时有些下结论的地方,总觉得突然一下就跳出一个结论却没有足够的论据支持(脑补Sheldon读Bert论文时候不断的“Why, why, why?”)但总之,真的是值得一读的。

  • 3 木木 2020-06-10 16:56:09

    一个知识渊博,思想深刻,情怀远大的人啊。在我心目中。他和刘慈欣并列第一。

  • 5 豆田之西 2020-12-12 12:04:57

    这本书阅读周期较长,期间经历了住院13天、做检查、手术、等待病理报告等。我记得入院前一天kindle充满了电,现在20多天过去了,电量还剩33%。我以为自己在医院能看进书,但其实当生命面临死亡威胁时,我只看下了10几页;我以为自己是淡定从容之人,但真的亲历大病时,鸡汤之类的全都失去了作用。果然世上无“感同身受”这回事,就“以前的我”都无法理解“生病中的我”。刚好本书第九章-“87%的可能性”探讨了生病这回事,我庆幸自己是在病理报告出结果以后看得这章,免去了很多无谓的猜想。人生啊,从后往前看时,总觉得能看出很多规律、定理,但当你真的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内心其实一片茫然,所有的可能性都在闪烁不定,你无能为力。所以本书提出的跳脱出“叙事自我”,去相信“数据”,其实挺好。

  • 1 小满 2019-10-15 00:22:22

    很多想法值得深思,当然也有很多争议,人类的行为真的能被预测吗?所有情绪都源于算法吗?是不是有了大数据就没了隐私?…有机会再读一下好了,但是读起来真的有点累…

  • 1 假装淡定的孔队 2020-10-28 16:38:51

    大概是今年看的最有跪感的一本书吧,作为一个价值观内核是进化心理学的人,作者对于科技革命人类的看法真的是深得我心。另外还可以获得两个启发:投资医疗类基金,让小孩以后读数据,算法类的专业。

  • 1 alecyang 2020-10-30 15:45:35

    看完觉得人的未来并不见得美好,阶层更加分化,更加依赖人工智能大数据,到最后可能失去独立完整的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