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品方: 99读书人
原作名: Meursault, contre-enquête
译者: 刘天爽
出版年: 2017-5
页数: 136
定价: 25.00
装帧: 平装
丛书: 当代法语获奖小说
ISBN: 9787020123117
内容简介 · · · · · ·
★ 本书荣获二〇一五年度龚古尔首作奖 ★
“今天,妈妈死了。或者昨天,我不知道。”一九四二年,加缪在他的首部小说《局外人》开篇写下了这样著名的句子。七十年后,阿尔及利亚作家卡迈勒·达乌德在他的首部小说《默尔索案调查》开篇写道:“今天,妈妈还活着。”
加缪的主人公就叫默尔索,他在海滩上杀死了一个阿拉伯人,受到审判,而那个被他杀死的人,在书里连名字都没有,也没有说过一句话。卡迈勒·达乌德展开了他的调查,他的主人公就是被害者的弟弟。被害者首次有了一个名字,他叫穆萨;七十年来,只有弟弟和妈妈记得他,搜寻着证据,保存着关于他的蛛丝马迹。他曾是怎样一个人,又发生过怎样的故事?
“我认为,您是加缪所称那种反抗的人的典型。您把《局外人》输回到你们的文化中,您让加缪完全成为一个本地人……而我们,则把您的阿尔及利亚调查输回到我们的文学宝库里。”
——雷吉斯·德布雷,龚古...
★ 本书荣获二〇一五年度龚古尔首作奖 ★
“今天,妈妈死了。或者昨天,我不知道。”一九四二年,加缪在他的首部小说《局外人》开篇写下了这样著名的句子。七十年后,阿尔及利亚作家卡迈勒·达乌德在他的首部小说《默尔索案调查》开篇写道:“今天,妈妈还活着。”
加缪的主人公就叫默尔索,他在海滩上杀死了一个阿拉伯人,受到审判,而那个被他杀死的人,在书里连名字都没有,也没有说过一句话。卡迈勒·达乌德展开了他的调查,他的主人公就是被害者的弟弟。被害者首次有了一个名字,他叫穆萨;七十年来,只有弟弟和妈妈记得他,搜寻着证据,保存着关于他的蛛丝马迹。他曾是怎样一个人,又发生过怎样的故事?
“我认为,您是加缪所称那种反抗的人的典型。您把《局外人》输回到你们的文化中,您让加缪完全成为一个本地人……而我们,则把您的阿尔及利亚调查输回到我们的文学宝库里。”
——雷吉斯·德布雷,龚古尔首作奖颁奖词
作者简介 · · · · · ·
卡迈勒·达乌德(Kamel Daoud),法语作家和记者,一九七〇年出生于阿尔及利亚的迈斯拉城。他于一九九四年成为《奥兰日报》的记者,此后担任该报主编,并为多家媒体撰写专栏。二〇一一年,他的短篇小说集《弥诺陶洛斯504》曾入围龚古尔短篇小说奖,二〇一三年,他出版了小说《默尔索案调查》,荣获次年的弗朗索瓦·莫里亚克小说奖和五洲法语文学奖,入围龚古尔文学奖,最后仅以一票之差落选;二〇一五年,这部小说荣获龚古尔首作奖,并被改编成戏剧,在阿维农戏剧节上演。
丛书信息
喜欢读"默尔索案调查"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默尔索案调查的书评 · · · · · · ( 全部 2 条 )
> 更多书评 2篇
-
一根鸡毛菜 (dream is cheesy)
或许,最后她还是厌倦了,我不再逗她开心了,她对这条新修的、带有异国情调的小路没有了感觉,我的“状况”也不会再分散她的注意力。我很痛苦,受尽折磨。她不会拒绝我的,我保证。相反,我甚至觉得她对我也表现出了爱意。但是她只爱我的忧郁,这样说吧,她赋予我的痛苦一种珍贵的神圣,然后,她离开了,对于我来说,一个王国开始有序地组建了起来。从那以后,我辜负了一个又一个女人,把我自己最好的一面给隔离开。2017-09-19 13:32:40 1人喜欢
-
戈梵 (普通读者)
『這一天十分漫長,巨大而廣闊,就像是一個幽深的山谷,我和其他神情肅穆的小夥伴一起在山谷中散步,他們對我這位“英雄的弟弟”的新身份表現得畢恭畢敬。之後就沒有發生什麼了。在一個人的生命中,並不存在最後一天。最後一天只在書中才有,它的到來沒有任何征兆,只有閃閃發光的泡影。這便是我們荒謬處境的最好證明,親愛的朋友:沒有人有權選擇生命中的最後一天,生命中有的,只是突如其來的災禍。』p232018-05-09 21:01:04
-
戈梵 (普通读者)
『這一天十分漫長,巨大而廣闊,就像是一個幽深的山谷,我和其他神情肅穆的小夥伴一起在山谷中散步,他們對我這位“英雄的弟弟”的新身份表現得畢恭畢敬。之後就沒有發生什麼了。在一個人的生命中,並不存在最後一天。最後一天只在書中才有,它的到來沒有任何征兆,只有閃閃發光的泡影。這便是我們荒謬處境的最好證明,親愛的朋友:沒有人有權選擇生命中的最後一天,生命中有的,只是突如其來的災禍。』p232018-05-09 21:01:04
-
一根鸡毛菜 (dream is cheesy)
-
戈梵 (普通读者)
『這一天十分漫長,巨大而廣闊,就像是一個幽深的山谷,我和其他神情肅穆的小夥伴一起在山谷中散步,他們對我這位“英雄的弟弟”的新身份表現得畢恭畢敬。之後就沒有發生什麼了。在一個人的生命中,並不存在最後一天。最後一天只在書中才有,它的到來沒有任何征兆,只有閃閃發光的泡影。這便是我們荒謬處境的最好證明,親愛的朋友:沒有人有權選擇生命中的最後一天,生命中有的,只是突如其來的災禍。』p232018-05-09 21:01:04
-
一根鸡毛菜 (dream is cheesy)
或许,最后她还是厌倦了,我不再逗她开心了,她对这条新修的、带有异国情调的小路没有了感觉,我的“状况”也不会再分散她的注意力。我很痛苦,受尽折磨。她不会拒绝我的,我保证。相反,我甚至觉得她对我也表现出了爱意。但是她只爱我的忧郁,这样说吧,她赋予我的痛苦一种珍贵的神圣,然后,她离开了,对于我来说,一个王国开始有序地组建了起来。从那以后,我辜负了一个又一个女人,把我自己最好的一面给隔离开。2017-09-19 13:32:40 1人喜欢
论坛 · · · · · ·
看这本书之前要先看《局外人》吗? | 来自夜零人 | 4 回应 | 2021-10-26 22:51:34 |
首作奖是什么意思 | 来自L**o | 2021-08-29 16:41:51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6 )
-
Other Press (2015)暂无评分 9人读过
-
ACTES SUD (2014)暂无评分 13人读过
-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19)暂无评分 6人读过
-
限时抢
-
無境文化 (2019)暂无评分 3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37°暖书单(二) (37°暖)
- 这列火车载满了书籍,将在夜晚途经你梦里⋯⋯ (Z)
- 2017柒书坊书评拉力赛 (#暗蓝#)
- 2018购书统计 (晓林子悦)
- 类型小说 推理&科幻 (SalvadorCrusoe)
谁读这本书?
二手市场
订阅关于默尔索案调查的评论:
feed: rss 2.0
1 有用 马可挖耳朵 2021-04-10 21:39:31
“一部控诉之书”说的过于委婉了,这就是一部怨妇之书,碰瓷之作,虽说有些桥段稍有趣味,但更多的是无聊的絮絮叨叨和碎碎念,我怀疑这人是加缪的“伪黑粉”,写这本书完全是抖机灵。另外,最后非要安排一个杀掉无辜法国人然后坦然逍遥法外的情节也未免太小孩子气了吧。
0 有用 ddddex 2020-06-03 21:59:28
故事的角度很特别,读过《局外人》再来读这本。因为那是加缪,因为那是哲学式的杀人案件,死去的阿拉伯人便死去了,无人在意。
0 有用 回归天空之少女 2017-08-15 23:20:07
致敬名作的作品角度选不好很容易狗尾续貂。作为局外人的读者对那场“阳光下的罪恶”中真正的牺牲品,那个符号化了阿拉伯人往往是视而不见的。作者就很机智地以被害者弟弟为叙述者直入中段。故作不平却又口嫌体直的话痨主人公不巧还是重蹈了默尔索的道路,戏虐却足够有趣,最后的双结局很有少年派的味道
0 有用 josephcheung 2021-12-27 20:54:55
我哥哥穆萨,一个可以在海上乘风破浪的人,却像是一个跑龙套的配角一样,在这样一桩不值得一提的小事中死于非命。
0 有用 …… 2018-10-21 22:19:27
还行,和局外人关系不大
0 有用 阿赳 2022-07-16 00:22:50
今天妈妈死了-今天妈妈还活着,阿拉伯人-法国人,上帝-真主,神甫-伊玛目……一些巧妙的互文,这本书的切入点很有趣,“我”是《局外人》中被默尔索枪杀了的阿拉伯人的弟弟。加缪原作中这位阿拉伯人没有姓名、没有遗言。但他叫穆萨,是我的哥哥,他被一个法国人枪杀了,与其他成千上万的同胞一样,他只是一个随机死去的阿拉伯人,一个无足轻重的阿拉伯人。阿尔及利亚曾是法国的殖民地,那里发生了七年的解放战争,了解这样的背... 今天妈妈死了-今天妈妈还活着,阿拉伯人-法国人,上帝-真主,神甫-伊玛目……一些巧妙的互文,这本书的切入点很有趣,“我”是《局外人》中被默尔索枪杀了的阿拉伯人的弟弟。加缪原作中这位阿拉伯人没有姓名、没有遗言。但他叫穆萨,是我的哥哥,他被一个法国人枪杀了,与其他成千上万的同胞一样,他只是一个随机死去的阿拉伯人,一个无足轻重的阿拉伯人。阿尔及利亚曾是法国的殖民地,那里发生了七年的解放战争,了解这样的背景,或许会助于理解两国之间复杂的对立关系。被殖民者的死亡和一只乌鸦或是一根芦苇的死亡没什么差别,不值得被记录。 你知道作者想表达什么,但差点意思,很可惜,传达缺乏力度。呓语般的第一人称叙述,絮絮叨叨的太碎了,绝大部分都是抱怨,以至于这些控诉听起来是那么苍白。又,个人很喜欢这种故事二创方式,加一星。 (展开)
0 有用 DresdenCalling 2022-05-29 20:12:22
#没读完,照理是没资格标记的,可这本书实在是突破我对小说的认知下限了,两章能让我困得死去活来……
0 有用 阿萌 2022-04-08 20:27:37
“今天,妈妈还活着。”《局外人》的重述故事,讲述者是默尔索杀死的无名阿拉伯人的弟弟(阿拉伯人现在有了名字——穆萨),讲阿拉伯人如何在阿尔及利亚成了“外人”,讲法语的影响,讲他哥哥如何象征性地死了一次又一次,讲他如何命运轮回似的朝一个法国人开了枪。因着他的喋喋不休,他也和默尔索一样成了某种边缘群体,而他说话的对象也像加缪笔下的无名阿拉伯人一样,没有姓名。
1 有用 博卡 2022-02-17 21:45:03
这是对加缪《局外人》的有趣的戏仿或者说是解构,虽然能看出作者通篇都在控诉殖民体系但阅读上觉得用力过猛了,控诉不是通过不断地重复抱怨为什么无人记得那个阿拉伯人的名字形成的,它应该有一些更深入的事物。并非所有的事物都需要处于明处,彰显事实更需要突破表象的勇气。
0 有用 ❧ 2022-01-25 01:02:59
纯粹写得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