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城南旧事》是林海音的经典自传体小说。小说以细腻、率真的文笔,通过英子童稚的双眼,观看大人世界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淡淡的哀愁与沉沉的相思感染了一代又一代读者。这既是作者童年生活的写照,又是当时北京平民生活与民俗旧貌的写真。本书被《亚洲周刊》评选为“二十世纪中文小说一百强”,入选教育部语文新课标推荐书目,其中篇目多次入选中小学语文课本,被翻译至英国、德国、日本、法国、意大利等。
城南旧事的创作者
· · · · · ·
-
林海音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林海音(1918—2001),原名林含英,小名英子,生于日本大阪,祖籍台湾省苗栗县。
3岁随父母回台湾,5岁到北京,在北京一住就是25年。1948年,举家迁往台湾,在台湾仍以办报、办刊、写作、出版为主,曾任台湾《联合报》副刊主编十数年,创立的纯文学出版社堪称中国*一个文学专业出版社,被称为台湾文学“祖母级的人物”。
她的创作多取材于北京,她对北京刻骨铭心的乡思和沉甸甸的怀念,都点点滴滴渗透到作品中,代表作有《城南旧事》《窃读记》《春风》等,曾获1998年“第三届世界华文作家大会”颁发的“终身成就奖”。
目录 · · · · · ·
城南旧事
惠安馆传奇
我们看海去
兰姨娘
驴打滚儿
爸爸的花儿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
童年·冬阳·骆驼队 ——《城南旧事》出版后
集外篇 两粒芝麻
母亲是个好榜样
萝卜干的滋味
我们的爸
· · · · · · (收起)
惠安馆传奇
我们看海去
兰姨娘
驴打滚儿
爸爸的花儿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
童年·冬阳·骆驼队 ——《城南旧事》出版后
集外篇 两粒芝麻
母亲是个好榜样
萝卜干的滋味
我们的爸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夏天过去,秋天过去,冬天又来了,骆驼队又来了,但是童年却一去不还。冬阳底下学骆驼咀嚼的傻事,我是再也不会做了。 可是,我是多么的想念童年住在北京城南的那些景色和人物啊!我对自己说,把它们写下来吧,让实际的童年过去,心灵的童年永存下来。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8页 -
好人,坏人,这是我最没有办法分清楚的事,怎么他也来问我呢?我摇摇头。“不是好人?”他瞪起眼,指着自己的鼻子。我还是摇摇头。“不是坏人?”他笑了,眼泪从眼屎后面流出来。“我不懂什么好人,坏人,人太多了,很难分。”我抬头看看天,忽然想起来了,“你分得清海跟天吗?我们有一课书,我念给你听。”我就背起“我们看海去”那课书,我一句一句慢慢地念,他斜着头仔细地听。我念一句,他点头“恩”一声,念完了我说:“金红的太阳是从蓝色的大海上升起来的吗?可是它也是从蓝色的天空上升起来的呀?我分不出海跟天,我分不出好人跟坏人。”“对,”他点点头很赞成我,“小妹妹,你的头脑好,将来总有一天你分得清这些。将来,等我那兄弟要坐大轮船去外国念书的时候,咱们给他送行去,就可以看见大海了,看它跟天有什么不一样。”“我们看海去!我们看海去!”我高兴得又念起来。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05页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城南旧事"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支持 Web、iPhone、iPad、Android 阅读器
喜欢读"城南旧事"的人也喜欢 · · · · · ·
城南旧事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429 条 )

上海是张爱玲的,北京是她的
1931年6月24日,农历五月初九,台湾人林焕文在北平东单三条的日华同仁医院逝世,享年四十四岁。 几天后,林焕文火化。他的妻子黄爱珍眼目低垂,看着六个孩子。六岁的长子燕生捧着骨灰盒居中,长女含英神情严肃,一脸哀伤,而两岁的燕璋似乎不明所以,还在挖着鼻子。 林含英当时...
(展开)




高高的前门仿佛挨着我的家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按:读库版《城南旧事》,由水彩画家关维兴先生绘制插图。他以优雅诗意的风格和穿透人心的独到技巧,全然融入故事的情节。画中举凡服饰、器物和建筑,考据翔实,无丝毫随便或暧昧。人物细致的表情、光线和空气的韵动、圆熟丰美的调子,使文图呈现无懈可击的呼应。这篇文章,讲... (展开)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77 )
-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8)9.1分 34911人读过
-
The Chinese University Press (2003)暂无评分 7人读过
-
中国青年出版社 (2003)9.1分 336037人读过
-
云南人民出版社 (2016)9.2分 4905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书单 | 千评9分书 (Sheryl)
- 闲着没事读读书(四) (鹿小羽)
- 我最爱的图书
- Book2023 (Momo)
- 我最近看的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357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城南旧事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寻茴 2020-06-26 17:42:43
2 有用 一个李子 2020-08-01 10:59:49
这本短篇故事集,完全从孩子的角度讲述了几个不同的故事,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倒是结尾那个跟英子无关的故事。这个故事说明,孩子才是最双标的。自己亲爸,酗酒赌博家庭暴力,能好好坐下来一起喝酒吃饭,就是好爸爸了。而后爸,不管为人多么正直,对家人多么照顾,都只是个高高在上的“父亲大人”。这就是一种对于血缘关系的天真幻想,其实这个亲爸根本经不起生活的检验。就像《摩登家庭》里,曼尼无数次对自己亲爸抱有希望最后只能失... 这本短篇故事集,完全从孩子的角度讲述了几个不同的故事,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倒是结尾那个跟英子无关的故事。这个故事说明,孩子才是最双标的。自己亲爸,酗酒赌博家庭暴力,能好好坐下来一起喝酒吃饭,就是好爸爸了。而后爸,不管为人多么正直,对家人多么照顾,都只是个高高在上的“父亲大人”。这就是一种对于血缘关系的天真幻想,其实这个亲爸根本经不起生活的检验。就像《摩登家庭》里,曼尼无数次对自己亲爸抱有希望最后只能失望。 (展开)
2 有用 放羊的老鼠🐱 2018-04-14 13:48:57
小孩子的眼睛总是最干净的,不是简单的非黑即白看这个世界,而是靠着善良的直觉去感知。文风有点像《窗边的小豆豆》。
0 有用 GentryHuang 2021-02-08 19:17:57
2019.8.17 少年不识愁滋味,再读已是书中人。 在新疆旅游那会,想起了林海的《杨柳》,在微信读书上翻出了这本。真怀念啊,我的少年时代也在风中飘散了。
3 有用 momo 2021-09-11 19:04:16
英子好可爱 母爱好伟大 男人没一个好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