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青年托克维尔
第一章 贵族阶级(1773—1794)........... 3
第二章 保皇党人(1794—1814)........... 18
第三章 情感教育(1814—1829)........... 34
第四章 初露峥嵘(1824—1827)........... 56
第五章 见习法官(1827—1830)........... 67
· · · · · ·
(
更多)
第一卷:青年托克维尔
第一章 贵族阶级(1773—1794)........... 3
第二章 保皇党人(1794—1814)........... 18
第三章 情感教育(1814—1829)........... 34
第四章 初露峥嵘(1824—1827)........... 56
第五章 见习法官(1827—1830)........... 67
第六章 七月王朝(1829—1830)........... 88
第七章 风云骤变(1830—1831)........... 109
第八章 海外之旅(1831)........... 125
第九章 共和研究(1831—1832)........... 150
第十章 书写监狱(1832)........... 179
第十一章 两书之间(1833)........... 196
第十二章 书写美国(1833—1834)........... 210
第十三章 声名鹊起(1835—1836)........... 234
第十四章 步入政坛(1835—1839)........... 258
第十五章 书写民主(1839—1840)........... 281
第二卷:托克维尔先生
第十六章 代表(1839—1847)........... 309
第十七章 二月(1848)........... 335
第十八章 六月(1848)........... 353
第十九章 回顾(1848—1851)........... 380
第二十章 十二月(1851—1852)........... 409
第二十一章 书写历史(1852—1855)........... 427
第二十二章 书写大革命(1855—1856)........... 452
第二十三章 撤退(1856—1858)........... 476
第二十四章 戛纳(1858—1859)........... 504
尾声........... 521
注释........... 525
参考文献........... 577
致谢........... 585
· · · · · · (
收起)
0 有用 Isabella 2025-03-02 10:48:15 江苏
这个作者写东西英国人味好重😋
0 有用 土遁的地瓜 2022-09-20 21:43:58 天津
看到书的时候惊呆了,那么大那么厚,因为工作原因,断断续续还是读下来了。托克维尔只活了54岁,但作者没有只限于讲述他自己,而是充分挖掘了他的家族和朋友,这些人对托克维尔的影响都不可忽略,非常详实,令人佩服。
5 有用 苏豆酱 2019-05-03 11:20:23
很早就入手了这本书,然后一直是断断续续地在读,恐怕也是唯一一本读第一遍就花了我近三个月时间的书了。在阅读的过程中,时时会不自觉地“自恋式地”发现自己与托克维尔的相似之处,比如爱情观……(不要打我,不要黑我,哈哈哈哈)老爷子对托克维尔的研究确实是体系完整、内容详实的,但对托克维尔的批评也是极为苛刻的,其中部分对托克维尔的评论可谓字字见血。当然,才读了一遍,各章节的阅读时间的间隔又那么长,很难完整地去... 很早就入手了这本书,然后一直是断断续续地在读,恐怕也是唯一一本读第一遍就花了我近三个月时间的书了。在阅读的过程中,时时会不自觉地“自恋式地”发现自己与托克维尔的相似之处,比如爱情观……(不要打我,不要黑我,哈哈哈哈)老爷子对托克维尔的研究确实是体系完整、内容详实的,但对托克维尔的批评也是极为苛刻的,其中部分对托克维尔的评论可谓字字见血。当然,才读了一遍,各章节的阅读时间的间隔又那么长,很难完整地去评价这本书。不过,该书必然是我接下班研究托克维尔的案头书,所以后续应该能够写更为详实的书评吧。 (展开)
0 有用 嘟嘟嘟嘟~~ 2023-05-02 19:57:32 河南
虽然对政治理论不甚了了,但是隐隐感觉到很不错的样子。读过一点《民主》还没来得及看《革命》,什么时候有时间再慢慢读。
1 有用 J几米 2022-02-26 17:16:13
为人著书立传还是少些学术评论的好,虽然我最感兴趣的地方也在托克维尔最著名的两本书。其余的部分写那么长,读起来不太顺畅,加上老爷子毫不掩饰对托克维尔的批评,非但不能让读者感受到副标题所谓革命时代的民主先知,反倒是硬生生将其拉下了神坛。令人印象的是第一卷卷尾密尔的书评”罪恶不在于中产阶级统治,而在于任何阶级统治,任何一种人类的本性在共同体中占据优势,都会把自己的类型强加给整个社会;强迫所有人服从或模仿... 为人著书立传还是少些学术评论的好,虽然我最感兴趣的地方也在托克维尔最著名的两本书。其余的部分写那么长,读起来不太顺畅,加上老爷子毫不掩饰对托克维尔的批评,非但不能让读者感受到副标题所谓革命时代的民主先知,反倒是硬生生将其拉下了神坛。令人印象的是第一卷卷尾密尔的书评”罪恶不在于中产阶级统治,而在于任何阶级统治,任何一种人类的本性在共同体中占据优势,都会把自己的类型强加给整个社会;强迫所有人服从或模仿它“;”平等已经不可避免,但可以以自由为则,建立正义。"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