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 言
王子云
人类生而有向上进取及爱美之天性,由于不能满足自然的赋予,而必欲增其理想中美的生命,以实现崇高之精神生活。对于日常需要最切之衣食住行,常竭其智慧以求得悦目赏心之美化。原始野蛮民族,即已具有爱美天性,常为身体之文饰,不惜耗去求生之多半时间。人类愈进化,对于美的陶冶亦需要愈切。现代科学发达,社会文明进步,一切有形建设及日常服用,更无一不需要美的装饰,以满足欣赏与创造之欲望,调剂枯燥机械之生活,并促进人类的精神向上。
应用艺术为法文之意译,其使命除美化人类生活、以使之达于灿烂而崇高之境界外,更直接间接地促进社会繁荣及工商业之发展,由此以推进人类之高度文化。欧美各国对于此种应用艺术,均特别重视,如艺术最发达的法国,除国立美术学校以外,更设立多数独立之应用艺术专门学校,以与美术教育平衡发展。英国以工业立国,对于直接有助于工业发展之应用艺术特别提倡,其国立皇家美术院及伦敦大学艺术系均设有建筑美术及图案专科。战前之德国,提倡实用艺术不遗余力,柏林、明兴两地之国立艺术学校,几成为应用装饰艺术专科。美国以商业称盛,其对于商品装潢及广告图案,亦均于艺术学校中设专科修习。又日本在战前因善用东方趣味渗入应用装饰艺术中,故其工业品能充斥欧美市场,工商业均得因之繁荣。凡此均为东西各国对应用艺术之提倡重视,以直接间接促成其本国文化之进步及工商业之发达者。
艺术为人类心灵的表现及感情的流露,应用艺术更为一民族生活之反映,故特别富有民族色彩。一民族之文野全可于此窥见。中华民族乃一富有自由思想之民族,更为一富有美的趣味与享乐之民族。中国古代社会生活优裕,故艺术发达甚早,对美化生活之制作随处流露遗留,应用艺术在上古即已开拓其优美富丽之领域。远自黄帝唐虞之世,即已有画衣冠、美宫室、饰九鼎等应用艺术之推行。商代提倡工艺美术,设土、金、石、木、兽、草等六工。周代则于珠、象、玉、石、木、金、革、羽等八材之外,更益以设色刮磨及搏埴之工,以求制作之精美。其优越程度,在遗留于今日之铜器雕铸图案中犹可得见。
中国应用艺术在三代以后,由于社会进化,生活之需要频繁,更形成普遍发展之现象。如秦汉之建筑纹饰、唐宋之壁画、明清两代之瓷器漆器牙刻织绣等,均各有其登峰造极之惊人表现。秦汉建筑迄今虽仅存有一部分之砖瓦花纹图案及墓壁石刻,然就此已得见其作风雍容遒劲简朴生动,不难想象当时超越之文化水准及社会繁荣之盛况。唐宋壁画,首推敦煌石室,吾人今日得见该地佛像之灿烂伟丽及天花图案之纹彩繁复,可充分了解盛唐文化之精优卓越。至明清两代之工艺美术,则因年代不远,遗物甚多,观其制作之精微细腻,应用自然装饰所获之成就,颇足以代表中华民族特有之气质。唯至清代中叶以后,内忧外患,迄无宁岁,社会混乱,生活困难,一般人之精神生活大为减低,艺术形成衰退之势,应用艺术亦随之流于没落之一途。如近代之瓷器漆器、建筑雕刻等,类多庸俗琐细,有失中国艺术传统之伟丽气魄。故本书之选辑对此仅略备一格。
· · · · · ·
(
更多)
绪 言
王子云
人类生而有向上进取及爱美之天性,由于不能满足自然的赋予,而必欲增其理想中美的生命,以实现崇高之精神生活。对于日常需要最切之衣食住行,常竭其智慧以求得悦目赏心之美化。原始野蛮民族,即已具有爱美天性,常为身体之文饰,不惜耗去求生之多半时间。人类愈进化,对于美的陶冶亦需要愈切。现代科学发达,社会文明进步,一切有形建设及日常服用,更无一不需要美的装饰,以满足欣赏与创造之欲望,调剂枯燥机械之生活,并促进人类的精神向上。
应用艺术为法文之意译,其使命除美化人类生活、以使之达于灿烂而崇高之境界外,更直接间接地促进社会繁荣及工商业之发展,由此以推进人类之高度文化。欧美各国对于此种应用艺术,均特别重视,如艺术最发达的法国,除国立美术学校以外,更设立多数独立之应用艺术专门学校,以与美术教育平衡发展。英国以工业立国,对于直接有助于工业发展之应用艺术特别提倡,其国立皇家美术院及伦敦大学艺术系均设有建筑美术及图案专科。战前之德国,提倡实用艺术不遗余力,柏林、明兴两地之国立艺术学校,几成为应用装饰艺术专科。美国以商业称盛,其对于商品装潢及广告图案,亦均于艺术学校中设专科修习。又日本在战前因善用东方趣味渗入应用装饰艺术中,故其工业品能充斥欧美市场,工商业均得因之繁荣。凡此均为东西各国对应用艺术之提倡重视,以直接间接促成其本国文化之进步及工商业之发达者。
艺术为人类心灵的表现及感情的流露,应用艺术更为一民族生活之反映,故特别富有民族色彩。一民族之文野全可于此窥见。中华民族乃一富有自由思想之民族,更为一富有美的趣味与享乐之民族。中国古代社会生活优裕,故艺术发达甚早,对美化生活之制作随处流露遗留,应用艺术在上古即已开拓其优美富丽之领域。远自黄帝唐虞之世,即已有画衣冠、美宫室、饰九鼎等应用艺术之推行。商代提倡工艺美术,设土、金、石、木、兽、草等六工。周代则于珠、象、玉、石、木、金、革、羽等八材之外,更益以设色刮磨及搏埴之工,以求制作之精美。其优越程度,在遗留于今日之铜器雕铸图案中犹可得见。
中国应用艺术在三代以后,由于社会进化,生活之需要频繁,更形成普遍发展之现象。如秦汉之建筑纹饰、唐宋之壁画、明清两代之瓷器漆器牙刻织绣等,均各有其登峰造极之惊人表现。秦汉建筑迄今虽仅存有一部分之砖瓦花纹图案及墓壁石刻,然就此已得见其作风雍容遒劲简朴生动,不难想象当时超越之文化水准及社会繁荣之盛况。唐宋壁画,首推敦煌石室,吾人今日得见该地佛像之灿烂伟丽及天花图案之纹彩繁复,可充分了解盛唐文化之精优卓越。至明清两代之工艺美术,则因年代不远,遗物甚多,观其制作之精微细腻,应用自然装饰所获之成就,颇足以代表中华民族特有之气质。唯至清代中叶以后,内忧外患,迄无宁岁,社会混乱,生活困难,一般人之精神生活大为减低,艺术形成衰退之势,应用艺术亦随之流于没落之一途。如近代之瓷器漆器、建筑雕刻等,类多庸俗琐细,有失中国艺术传统之伟丽气魄。故本书之选辑对此仅略备一格。
本书范围,计分建筑、雕刻及工艺美术三编,每编各冠以简略之史实,以说明各代艺术之演进轨迹,藉为理解该时代之发展现象。而主要资料乃图形之引用,因造型艺术之优点,绝非文字所能表达者,故本书之编纂以图形为主。至选择标准,特别注重于富有民族特质之资料,如建筑纹饰,注重东方色彩浓厚之砖瓦图案、天花图案及壁刻等。雕刻装饰,注重中国特有之碑志上之图案及陵墓石刻,以及“华化”之佛教图案如佛座背光等。至工艺美术,则以三代秦汉特有之铜器为主,因铜器之雕纹在中国应用图案中占极重要地位。其题材组合,如饕餮、蟠螭、夔龙、云雷等纹样,均与中国之民族哲学思想符合一致,乃民族气质之特殊表现。而其造型之遒美,虽在一极小之面积中亦能充分流露。其他陶瓷漆器织绣亦均有其特殊可取之点,且为中国之特产,故亦足重。余如国剧中之脸谱,在应用装饰艺术中亦颇重要,特选列数种附于工艺美术之末。
艺术之功能,贵在感染,能随处予接触者以感动与启示。本书编辑之最大目的,在于发扬中国固有文化,表彰中华民族特有之优趣气质。由此将灿烂之成就渗入现代图案中,使发生普遍之作用。唯以中国历史悠久,屡经变乱,古代文物湮没殆尽,其能幸存于今日者已百不得一。本书所集,系就教育部前艺术文物考察团于抗战期间在西北各省踏察采集之资料为主,择其具有价值者分别整理编列。考西北为中华民族文化之发祥地,尤以陕西关中,乃周、秦、汉、唐之国都所在,一砖一石均属前人优美遗制,足以代表民族之智慧与精神。吾人对此珍贵遗产如能善为发挥运用,并触类旁通,配合现代科学,以美化社会生活,提高民族意识,更由此以促进工商业之发展进步,则未来新中国文化之繁荣实利赖之。
(本文为作者撰于1947年,原文未改动。)
· · · · · · (
收起)
1 有用 丰乐 2019-03-15 14:46:20
王子云先生可能是最少被提及的中国美术大师、考古学家,他对陕西及西北地区的古迹研究整理及文物鉴赏做出了重要贡献。幸好,近些年他的著作得以陆续出版,让大众逐渐了解先生之才学。 这本书作于1947年,简练的文字,清清爽爽交待了中国古代装饰艺术的发展脉络和具体分类,并配有近千幅图片,其中一部分为先生亲自拍摄,弥足珍贵。书中引用陕西文物做例偏多,足见先生对其研究之深入和热爱,遗憾的是零星几处古迹文物由于历史... 王子云先生可能是最少被提及的中国美术大师、考古学家,他对陕西及西北地区的古迹研究整理及文物鉴赏做出了重要贡献。幸好,近些年他的著作得以陆续出版,让大众逐渐了解先生之才学。 这本书作于1947年,简练的文字,清清爽爽交待了中国古代装饰艺术的发展脉络和具体分类,并配有近千幅图片,其中一部分为先生亲自拍摄,弥足珍贵。书中引用陕西文物做例偏多,足见先生对其研究之深入和热爱,遗憾的是零星几处古迹文物由于历史原因现已不存。 读这本书时,看到古人留下的精美应用装饰图案,我思考为何古都西安在城市景观或设计中极少参考老祖宗留下的大量图案呢?例如秦代砖纹,汉唐石刻及器物纹式,周青铜纹饰,半坡陶器纹饰等,这些都是有底蕴之素材,是国之文化。城市的管理者和设计者应该人手一本此书,好好思考一番。 (展开)
0 有用 张杰客 2023-12-13 13:10:46 辽宁
非常喜欢!书中很翔实的古代文物图样极具参考价值。如果书中的黑白图都能换成彩色的就更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