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网上可下载的博硕士论文 (韧勉)
- 出土文献与先秦思想学术史 (王观旂)
- 书名含有“先秦”(2016—2020) (布与)
- 购书2020 (掷果盈车正太喵)
- 2020年购 (小猴子曰)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35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在观念与思想之间的评论:
feed: rss 2.0
3 有用 韧勉 2017-12-11 14:15:40
本书为2014年毕业于河南大学李振宏教授门下博士论文,写的较为清晰,以历史发展脉络梳理“义”这个重要的文化概念,在那个历史时期,人们眼中观念含义的变化,是一本逻辑清晰的观念史著作,逻辑自洽,通俗易懂,承蒙程刚老师老论课推荐。
1 有用 藏树 2019-04-20 16:22:37
学术研究有一个问题就是容易把自己的研究对象拔高,这本书无疑就是典型。为了抬高“义”的重要性,说“礼”与“仁”都因为自身的某种不足而难以成为春秋社会的核心观念,而“义”则具有统领性、共识性和普遍性。但实际上很多谈“义”的地方,是“礼”的表现,作者至少对“礼”和“仁”的认识都是很粗放的。对孔子、孟子等人的思想论述方面也存在这种问题。评论中“读书多”说逻辑自洽,但思想史研究也是历史研究,是要尽可能地历史... 学术研究有一个问题就是容易把自己的研究对象拔高,这本书无疑就是典型。为了抬高“义”的重要性,说“礼”与“仁”都因为自身的某种不足而难以成为春秋社会的核心观念,而“义”则具有统领性、共识性和普遍性。但实际上很多谈“义”的地方,是“礼”的表现,作者至少对“礼”和“仁”的认识都是很粗放的。对孔子、孟子等人的思想论述方面也存在这种问题。评论中“读书多”说逻辑自洽,但思想史研究也是历史研究,是要尽可能地历史还原,而不是自建理论。 序中说论文匿名评审,一位至今不知姓名的评阅人,打了98分。我水平差,没看出哪里值98分。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