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治思想史 短评

热门 最新
  • 4 南无老庄 2020-01-27 18:14:25

    宋明政治思想一章看的过瘾。 先生的考据功力深厚,不着泥淖,另把当时左翼思想发挥了一番。

  • 0 momo 2022-03-10 22:29:45

    15)好读,有见识

  • 1 Ubik 2022-02-08 22:11:53

    22/ 034:因此,中国的官吏,都只能奉行故事;要他积极办事,兴利除弊,是办不到的。要救此项弊窦,非将政治机构大加改革不可。用旧话说起来,就是将官制和选举两件事,加以根本改革。若其不然,则无论有怎样英明的君主,励精图治,其所得的效果,总是很小的。因为你在朝廷上,无论议论得如何精详;对于奉行的官吏,无论催促得如何紧密;一出国门,就没有这回事了——或者有名无实,或者竟不奉行。所以中国君主的力量,在实际上是很小的。即他所能整顿的范围,极其有限。所以希望专制君主,以雷霆万钧之力来改革,根本上是错误的。因为他并无此力,开明专制的路,所以始终走不通,其大原因——也可说是其真原因,实在于此。r

  • 2 陆仁贾 2021-12-31 15:34:28

    好书需细读,久不读古文属实阅读能力就下降许多,最后一篇谈读书治学在别的书里读过。“读书如掠地”一直在践行。

  • 2 纳云仙 2021-10-19 17:05:33

    古文部分读起来有些吃力。虽然是本小书,但吕老对先秦诸子思想的分析很有启发性

  • 0 多吃青菜少长肉 2022-01-18 18:59:43

    《附录》部分《中国政治与中国社会》概括的阐述了吕思勉先生对中国传统社会的整体通贯认识。吕老着眼于环境的“交通”把中国的文化划分为三大时期:(1)中国文化独立发展时期。(2)中国文化受印度影响时期。(3)中国文化受欧洲影响时期。附录最后的治学经验展示了吕思勉先生学习历史的进径,而且吕老治史重视社会学的认识眼光。

  • 0 李二公子@心空万物,因果由然 2022-11-18 08:48:46 北京

    有个人特点和散见的洞察,但从今天视角看,简陋和偏颇了,时代局限吧。一些句子很漂亮,可以学习行文。

  • 0 momo 2022-10-16 15:13:20 上海

    待二刷

  • 0 彦良233 2024-01-31 20:43:09 山东

    大家之作,附录的《中国政治与中国社会》《自述学习历史之经过》也很好,特别是在最后提出的“书本的记载,和阅历所得,合同而化,才是真正的学问。昔人所谓'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其中确有至理。知此理,则阅历所及,随处可与所治的学问相发明,正不必兢兢于故纸堆讨生活了。”(178)

  • 0 芒鞋 2024-02-20 00:05:41 湖北

    有着清晰的国家-社会、官-民二分的分析意识,简单而不失深刻。

  • 0 Ἀθῆναι 2022-07-04 17:54:00

    改革可骤施诸于政治,不可骤施诸于社会

  • 0 黄彬 2022-06-12 06:38:45

    大家果然是大家,看问题就是深入。

  • 0 官山 2023-02-16 09:17:59 上海

    以其昭昭使人昭昭

  • 0 无明 2022-09-12 14:23:19 上海

    算是改观了

  • 0 星沉海 2023-02-07 13:52:50 湖北

    大失所望,居然还有“弊➕弊=2弊”p62这样的好句子,虽为演讲集,然可以说毫无思想之火花。同为早期著作,远不如梁任公《先秦政治思想史》。

  • 0 李欣原 2023-03-29 06:26:28 辽宁

    没啥新颖的观点啊 吕老师

  • 0 米米米 2023-03-29 17:20:33 北京

    书很小,内容却不浅。政治所以出现,是因为国家或者社会存在对立的矛盾,政治是调和矛盾的手段。而后政治思想的变迁便是针对不同的社会现实应该采用哪些手段的辩论与争鸣。

  • 0 与光同尘。 2023-07-26 23:23:54 湖南

    是一些挺有思想的片段,读来有收获,一些论断简短有力但是引发深思。不过真的很难读出“史”的感觉。(3.5)

  • 0 LyraJ 2023-08-29 08:56:46 广东

    政治视角来看和文学视角历史视角还真的大不相同甚至与文化、社会、经济视角也完全不同,一个事件一种思想在其他地方可能受批评在政治视角来看可能受褒奖。没有绝对的好也没有绝对的坏,还是只能说世间最大的不变即变,所以海纳百川厚德载物吧~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