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简个性心理学:破解人格基因》的原文摘录

  • 在20多年的基本构建过程中, 我们以一种开放的态度来对待我们独特的基因和环境间的互动, 最终每个人有了一个真正个性化的大脑。 在每个人的大脑中都有其 独特人格 和 根深蒂固的成分, 它们继续指引着我们余生。 (查看原文)
    319 2013-07-23 14:23:33
    —— 引自第113页
  • 了解到大脑的构建是一个逐步的过程,你就能明白, 为什么 a.要逆转回去、 b.改变大脑的回路 及 c.(改变)回路所控制的人格 是很困难的。 (因为,) a.一旦神经元占据了它们的位置,它们就会很好的安顿在那里。 b.一旦它们建立起了有用的联结,这些联结就会保持下来。 c.虽然总会有一丝残存的可变空间,但想要重塑结构就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 因为这些结构是历经20多年的发展才得以确立的。 (结果,) a.及时我们人类有学习新事物的超常能力,也不能轻易改变这种已定的模式。 b.这一点对受基因影响的那些模式来说是如此,对那些大脑发育关键期内由个体环境所塑造的模式也是如此。 (查看原文)
    319 2013-07-23 14:23:33
    —— 引自第113页
  • ……一个普遍的共识是, a.有些孩子的早期模式会延续, b.而有些孩子则会变化很大。 …… ……明显或不明显的基因效应,是否会得以保持, 部分取决于人与其所处环境之间的交互作用。 (查看原文)
    319 2013-07-23 14:23:33
    —— 引自第113页
  • ……原则:基因的差异会影响到儿童期环境对人格的影响。 (查看原文)
    319 2013-07-23 14:23:33
    —— 引自第113页
  • a.也有可能是这样的:环境对影响人行为的特定基因表达产生持久的影响。 b.……母亲的养育引起大脑DNA的变化,导致基因产生更多的蛋白质物质……。 c.经验,尤其是早期生活经验会造成DNA的超基因改变,而且这种改变对人格有持久的影响。 (查看原文)
    319 2013-07-23 14:23:33
    —— 引自第113页
  • a.……在25岁左右大脑的结构就稳定下来。 b.但这并不意味着成人的大脑就已经固定化、一成不变了。 c.大脑的一个最为重要的功能是, 通过突触的结构和功能进行微观调整从而不断学习和存储新信息。 d.社交环境的这种双向稳定,对我接下来要讲的内容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这就是人格的两大首要方面:性格 和 同一性。 (查看原文)
    319 2013-07-23 14:23:33
    —— 引自第113页
  • 短句的好处在于你可以对短句进行设计,从而消除单个词汇所隐含的歧义。例如,为了替代“不安的”这个词(这是神经质的组成成分),考斯塔和麦克雷使用了短语来说明其特定含义,如:“在与人交往时,我总是害怕犯错误”,以及“我总是感到无助,希望别人能帮助我解决问题”。 (查看原文)
    [已注销] 2014-07-03 23:16:53
    —— 引自第3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