蔷薇园 短评

热门 最新
  • 20 Paco 2018-11-24 00:05:12

    93分。 阅读萨迪是需要勇气的,因为他太伟大,读者不可能不承认自身的卑鄙。但我仍爱他,同样的理由,因为他的伟大,哪怕逼迫我直视微渺如蝼蚁的自己。在面对一切庞大的作品和一切伟大的人之时我们总是如此,战栗而后仰拜。这位波斯人民的“杜甫”,除了要讴歌其高度的人道主义精神以外,时至今日更值得惊叹的是他穿越八百年岁月而至的对所有民族都适用的永不过时的智慧之光,这道光将照耀人类,将不灭不死。他“为观花人赏心悦目,写一部《蔷薇园》。园中蔷薇的花瓣不会因秋风乍起而凋残,时序的轮换也不会使它春的明媚变为秋的凄凉。”这是一座永不衰败的园子。另外我们所置身其中的实在是一个缺乏智慧的时代,且对智者抱有极大的恶意。困厄失忆者,为世俗不容者,可到这园中小憩,以强化自身抵抗丑恶的力量,以欣赏那未被尘埃附着的美丽蔷薇。

  • 7 smile 2017-09-14 23:06:48

    关键是善行而不在于穿什么衣裳,行善之人也可头戴王冠肩上有肩章。这念珠破袍不足为据,重要的是为人不能伤天害理。 夜莺啊,你应向飞蛾学习钟情,飞蛾焚身殉情从不发出怨声。 你是向谁学习智慧的?向盲人,因为他们在情况不明时,不贸然举步。有道是未入一地,先看退路。娶妻之前应先检验自身的性能力。 关心他人,陌生人也对你忠心。 正像古兰经上所说的那样,你若不服我,就用石头将你打死。 聪明人见是非就躲,哪儿风平浪静,他就在哪儿抛锚停泊。不陷入是非纷争,心情舒畅。在风平浪静处抛锚,平安无险。

  • 2 林吾达 2019-08-26 15:06:38

    太多说教,与菜根谭无异,后者还更上口

  • 6 DRYJIAYOU 2020-03-19 21:31:08

    要享受天堂幸福必须越过高墙,死亡的哀痛总是伴随着人生欢乐。 你学习了那么多学问知识,不实际运用等于无知无识。牲口背上也可以驮着书卷,但它既不是学者也不是时贤。它背上无论是驮宝还是驮书,它头脑里总是一片虚无。 怜悯恶人就是折磨好人,原谅暴徒就是打击受害者。 你不要因愚人的赞扬而自负骄傲,就以为自己一开口就妙语如珠。 无能的嫉妒者背后碎语闲言,但与人面对时,又口吃失语。 不是命中注定的东西,争也争不到。命中注定的躲也躲不开。

  • 4 岁月的童话 2019-09-01 21:02:28

    无处不在的宗教思想阻止了我的共鸣。

  • 2 mate 2021-08-17 14:54:20

    书名好听,内容却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你跟我说这是波斯文学名著、几百年来穆斯林儿童必读的蒙学书?我感觉比《弟子规》《增广贤文》还不如,《千字文》《千家诗》《幼学琼林》比这要好太多。全书反反复复充满了鸡汤段子、“听君一席话,如听一席话”的废话、歌颂男男之恋而轻贱妇女(明显是作者的性癖)。这种垃圾文字对一代代穆斯林的毒害肉眼可见。

  • 1 用随机头像的人 2020-12-01 20:01:33

    朋友,你终归要变为一抔黄土, 变黄土前愿你像黄土一样谦逊。

  • 3 Kutanaka 2020-03-16 12:36:08

    舒畅,舒适就够了。 自洽与否是庸人关注的一个重点。没错,我说的就是楼下那个吐槽“自相矛盾太多了,不诚”的弱智。作为一个读者拿萨迪当一个艺术家看正好,而不是当成一个圣人去考察,即使他本人热衷于叙述哲理。认识不到这一点就吐槽也是自寻烦恼,有够累的,劲爆大象部落。

  • 0 闰月 2019-04-24 15:08:50

    除了看不上犹太人,价值观和咱们也没差哪儿去

  • 0 御膳廚房小崔 2020-12-19 21:43:16

    有几节甚至读出了伊势物语的味道

  • 0 浅草闲人 2022-01-29 15:21:12

    书页有浓重的螺蛳粉的味道。译文不甚优美。作者似乎十分在意“人在生前不施舍,死后徒留财物于世间”这回事,在文中多处强调。从内容上看,不乏教益。期待其他译者的作品。

  • 0 象倌 2022-11-12 23:21:25 浙江

    算是第一次真正接触波斯文学(此前读《鲁拜集》更多是受益于黄克孙先生的唱和)。《蔷薇园》《果园》《春园》取名莫不皆心向美好,这也同样落实在字句中,哪怕萨迪在结语中有心称自己是以“诙谐的蜜糖调制了一剂苦口的忠言良药”。萨迪的真诚似乎使人感觉不屑,在科普与鸡汤泛滥的当下,自诩公共教育工作者费劲地取悦想象中的受众,《蔷薇园》没有童话寓言中的机巧,我们却好似吃惯了蜜糖的舌头,苦于连这样的特色都没有了。

  • 0 szgrcH 2022-09-23 02:26:30 北京

    文风清丽平乐,比喻贴切瑰奇,风格颇似论语,如颗颗珍珠撒落于字里行间。

  • 0 超凡突尼斯 2022-10-08 12:00:55 云南

    在图书馆读,一路翻阅出四片干枯的叶子,不知道是谁的书签

  • 0 偏爱u 2023-04-06 20:36:17 新疆

    教化性的诗歌,观点有些偏激,但三观很正,最后一部分很像《论语》。 读起来比较顺口,向译者张鸿年先生致敬。

  • 3 Pathos 2020-02-14 00:46:32

    波斯诗人的命运观是有趣的,不同于古希腊高悬的"命运",他们视命运悲观的那份智慧,最终要达到一种寂静安宁的状态。萨迪的《蔷薇园》即是如此,无论高低贵贱,终化泥土。所以不必过分纵欲,也实在没必要将禁欲当做苦行去背负。 萨迪爱美,歌颂青春,奉劝友人,平视贫富,说理处不见得有惊天大智慧,但的确处处见古智者的从容风范。 尤其喜欢他的譬喻,似乎可见波斯沙漠中的清泉,骆驼,甜枣,弯月和蔷薇。 "你若有零碎银钱应多施舍, 园丁剪掉繁枝,葡萄会更多结果。"这句诗语气多像耶稣,平易伟大。

  • 0 #兔子洞原住民# 2020-08-24 11:51:01

    与本书有着传统文化/宗教信仰/社会观念的多重隔阂。

  • 0 雨田 2019-11-06 10:09:39

    站在宗教高度的人生劝解,世俗化的文学隐喻,倒也贴近现实。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