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采与形而上学》的原文摘录

  • 俄国哲学家舍斯托夫曾经对此评论道:“如果虚假的先验判断对人类如此必要,缺了它们生命就不可能继续,弃绝它们就意味着否定生命,那么,它们还是恢复它们从前的“真实判断”的可敬名称为好,因为在这一伪装之下能最好地完成它们一崇高的目的。为什么要暴露它们的虚假呢?为什么不学康德和托尔斯泰的榜样,将它们的根植于另一个世界,以使人们不仅信仰它们的真理性,而且还使人们深信它们具有种天国的、形而上的基础?如果一种谎言对生命来说如此必需,那么,让人们认为这谎言并非谎言而是真理也就同样必需。” (查看原文)
    读书的不再犹豫 1赞 2019-12-10 15:34:11
    —— 引自章节:真理的悖论
  • ”失去信仰的现代人急切地投身喧嚣的世俗生活,试图用勤勉的劳作麻痹内心的不安,松弛精神的紧张。他们行色匆匆地穿过闹市,手里拿着表思想,吃饭时眼睛盯着商业新闻,分秒必争,却不再关心永恒。这种现代式的匆忙原是失去信仰者精神空虚的表现,反过来又加剧了无信仰状态。“现代那种喧嚣的、耗尽时间的、愚蠢地自鸣得意的勤劳,比任何别的东西更加使人变得“没有信仰。” (查看原文)
    大概是曾哥 1赞 2021-12-28 14:19:07
    —— 引自章节:一、什么是虚无主义
  • 今天,我们为什么要读尼采? 尼采、弗洛伊德、萨特都是激动人心的名字,谈论他们成了一种时尚。你和女朋友约会,手里没有拿着一本尼采,女朋友会嫌你没文化。 三十多年过去了,时代场景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如果说我这一代学人已经从中青年步入了老年,那么,和人相比,时代好像老得更快。当年以思潮为时尚的精神浪漫,已经被以财富为时尚的物质浪漫取代,最有诗意的东西是金钱,绝对轮不上哲学。对于今天的青年来说,那个年代已经成为一个遥远的传说。 不过,我相信,无论在什么时代,青年都是天然的理想主义者,内心都燃烧着精神浪漫的渴望。我今天建议你们读尼采,是怀着一个70岁的青年的心愿,希望你们不做20 (查看原文)
    薮文悦己 1赞 2022-09-17 09:48:04
    —— 引自章节:概论
  • 岁、30岁、40岁的老人。尼采是属于青年人的,我说的青年,不只是指年龄,更是指品格。青年的特点,一是强健的生命,二是高贵的灵魂,尼采是这样的人,我祝愿你们也成为这样的人。 许多年里,我陆续翻译了一些尼采著作,共五种,即《悲剧的诞生》《希腊悲剧时代的哲学》《教育何为?》《我的哲学之师叔本华》《偶像的黄昏或怎样用锤子从事哲学思考》。此外,还有两种专著,即《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尼采与形而上学》。现在这七种书作为一个系列,由新经典文化股份有限公司出版,我在尼采翻译和研究上的主要成果都在这里了,请读者诸君检阅。 (查看原文)
    薮文悦己 1赞 2022-09-17 09:48:04
    —— 引自章节:概论
  • [书摘12] 正是在科学最迅速发展的近现代,怀疑论最为蔓延。理性的自我迷信业已破灭,它在碰壁之后不得不反过来进行自我批判,于是便有了康德的批判主义。从实证主义到现代经验主义和分析哲学愈来愈坚决地拒绝形而上学问题,而把哲学的任务严格限制于对科学的基础进行研究,这一哲学思潮正是科学破坏传统形而上学基础的直接后果。 [书摘13] 有一种信念,"认为思想循着因果律的线索可以直达存在至深的深渊,还认为思想不仅能够认识存在,而且能够修正存在。这一崇高的形而上学妄念成了科学的本能,引导科学不断走向自己的极限……""现在,科学受它的强烈妄想的鼓舞,毫不停留地奔赴它的界限,它的隐藏在逻辑本质中的乐观主义在这界限上触礁崩溃了。"《尼采美学文选》,第63、65页。 [书摘14] "科学的发展愈来愈把'已知的东西'消解在未知的东西中了: --但它追求的恰是相反的情况,本能地要把未知的东西还原为已知的东西。   "总之,科学正在酝酿一种绝对的无知,一种感觉: 根本不会有'认识';只有一种梦想'认识'的奢望;更有甚者,我们丝毫不能设想还可以把'认识'哪怕仅仅当作一种可能性;--'认识'本身是一个充满矛盾的观念。我们把人类一个古老的神话和自负改编为确凿的事实: 和'自在之物'一样,'自在之认识'也没有资格作为概念。"《强力意志》第608节,第415、416页。 [书摘15] 无论宗教借信仰所建立的绝对价值,还是传统形而上学借概念所把握的绝对本体,都遭到了科学的否定。然而,科学自身在认识绝对的问题上却无能为力,绝对仍是一个神秘的领域。 [书摘16] 人类追问绝对的冲动并非单纯的求知欲,而是出于确立价值目标的需要。可是,在确立价值目标方面,科学同样无能为力。尼采在谈到科学时写道:"它不能……指明道路;只有当一个人知道向何处去之时,它才可能有用。"《尼采全集》,第11卷,第170页。"科学--为支配... (查看原文)
    局外人 2012-12-12 20:19:29
    —— 引自章节:欧洲虚无主义:形而上学的危机
  • 然而,语言不仅仅是语言,语言的去蔽不能只在语言风格上下功夫。尼采认为,要突破逻辑化语言之网,首先必须改变生存方式,从社会交往中抽身退出。他要哲学家以孤独为家园,“学会沉默”。在孤独中与万物交感,方能回复到语言的原始性,从而发生一个奇迹:“这里一切存在的语言和语言宝库向我突然打开;这里一切存在都想变成语言,一切生成都想从我学习言谈。”这是人类祖先刚刚开始给万物命名的状态,是语言刚刚萌生的状态。一个哲学家必须在某种意义上回复到这种状态,暂时“忘却”业已规范化、逻辑化的传统语言,撇开它们,“直接与万物交谈”,便会有柳暗花明之感,收到革新语言、复活语言的效果。 (查看原文)
    大概是曾哥 2022-01-07 16:04:03
    —— 引自章节:破除语言的遮蔽
  • 人所意欲的,活的机体的每个最微小部分所意欲的,是强力的增加。 (查看原文)
    大概是曾哥 2022-02-03 16:16:04
    —— 引自章节:二、强力意志
  • 青年都是天然的理想主义者、内心都燃烧着精神浪漫的渴望。我今天建议你们读尼采,是怀着一个70岁的青年的心愿,希望你们不做20岁、30岁、40岁的老人。尼采是属于青年人的,我说的青年,不只是指年龄,更是指品格。青年的特点,一是强健的生命,是高贵的灵魂,尼采是这样的人,我祝愿你们也成为这样的人。 (查看原文)
    童童童的新马甲 2022-02-12 13:55:33
    —— 引自章节:新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