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雪 短评

热门 最新
  • 493 昏金暗玉 2018-03-08 00:30:01

    我一度以为雪子会找到良人终成眷属,最后看来是我太囿于成见了。当我看到雪子几姐妹在火车上遇到一个年轻军官在唱歌时,我多少有点期待是浪漫的邂逅,最终只是人生短暂的交错,是很难忘的一笔。依我看,这本书的情节相当强烈,妙子所经历的惊悸,悦子的病症,板仓的死,都是非常戏剧化的事件。也有人说他唠叨,读得没了耐心;有人说他流畅,却欠深度。其实谷崎润一郎很高明,他在你不知不觉的时候,把关西放置在你心里。于是你就懂得了四喜饭,懂得了相亲前或声势浩大或暗中进行的调查,懂得了旧日船场繁华拖拽的阴影,懂得了赏樱之早中晚的赶场,对最后雪子未来家翁的宅邸印象深刻:这座宅邸坐落在赏樱胜地的深处,所以他们在庭院里就是不种樱花,等到花开之时,点个相熟的外卖,坐在庭院里遥望对面的一片红云。这就是贵族。

  • 240 三蝶纪 2017-07-13 14:13:23

    朋友说他爹靠翻译这本买了家里第一台电视机,今年重出了译本,遂在kindle买了本看。看了后记才知道原书是用关西方言写作的,与书里四姐妹的生活背景吻合。40万字真是细腻呀,像文字版日剧,虽然以雪子的五次相亲为主线,其他民情风俗,姐妹心思,二战时代背景,阪神洪水,点点滴滴却一气呵成。

  • 134 芝芝 2017-08-13 15:18:11

    译林周逸之,译文储元熹,还有竺家荣。三个版本自己选吧。

  • 154 棠梨 2017-08-07 23:01:42

    重读细雪,与多年前草草翻过不留痕迹相比,如今才算是读到了书韵,渐渐懂得了生活的一隅。四姐妹的故事,像细雪一样美丽,像细盐一样鲜活,像细流一样流动,像细沙一样飞扬,像细柳一样像是自己把握又不由自主随着风摇晃。赞叹,叹息,惜惜。

  • 57 脑菇 2018-12-15 08:28:38

    80年前的日本就好洋气啊,去银座底下的资生堂美容院烫发,坐四通八达的火车旅行,用徕卡相机家庭留影...年年京都赏樱,瓢亭吃饭..啊..当代食屎(但那年代原来日本国产都遭嫌弃呀,崇尚德货(以及三纲五常让我头疼

  • 27 眼泪流回去 2017-12-09 20:20:42

    译者写于80年代的那篇译后记是一大败笔

  • 32 叶左 2020-08-28 15:52:46

    老大一生生六个,难怪为生活所累,老公说啥就是啥。 都说老二像紫姬,二姐夫却最优秀,爱妻护女能赚钱。 老三相了六次亲,不知天天在想啥,嫌土财主三支土,濑越娘有精神病,野村腌臜是泼才,富豪泽崎一日游,桥寺说出来走走,结果老三说我不,御牧好赖是贵族,不料走前拉了稀。 老四活泼多才艺,反而最爱惹事端,放荡不羁爱自由,玩弄男人有一手,从小就爱玩私奔,奥畑腿短跑不快,没跑多远找回来,板仓死了找奥畑,谁让他有两臭钱,买包买鞋买大衣,穿上去和三好玩,最后处境最凄苦,心爱之人也死了,怀个孩子也死了。 作者相信报应论,谷崎润一郎说:不要瞎搞。

  • 20 王洛洛 2018-07-24 11:58:31

    阅读这本书的感觉仿佛在看是枝裕和的电影,文章(镜头)细腻唯美,没有跌宕起伏,有的只是行云流水,却如同在欣赏画卷之美。以雪子的五次相亲为主线,穿插了二战时期莳岗家族四姐妹的日常生活,涵盖了那个时期日本的风土人情,舞蹈、赏樱花、捕萤等。个人感觉反战的思想表述较为隐晦(居然被军方禁过一段时期)。

  • 11 MADAO 2018-04-14 18:18:45

    读这个之前一直以为谷崎润一郎都是擅长旖旎暧昧的文风,高级日式小黄文,kindle打折才买了这本,开头就与他通常的长篇不同,还以为读了川端康成,一部夹带着历史长流的家族故事,信息量很大,涉及到当时日本及世界的方方面面,翻译也非常尽心,值得买实体书收藏!

  • 16 cynthiasss 2019-01-27 13:59:11

    一想到最后几十页的篇幅,这些姐姐妹妹的命运转眼间就被决定了,再回看占用600多页篇幅、这个处于衰落的贵族家庭成员辗转叵测的命运,难免有些伤感,总觉得属于这个家庭的故事还在绵延着

  • 28 拆骨为刀 2019-11-20 21:41:23

    我倒更喜欢幸子,丰丽明艳,有世故的通达和老派的雅致。雪子,一个淡淡的旧日影。

  • 21 小叉子 2019-02-04 08:27:09

    1)被动内向的雪子,人生好像一直被推着走,可实际上谁也没法决定她的命运。一个人得有多包容的心,才会显得对外界的事物蛮不在乎;2)周到和细致二姐夫贞之助物质上和精神上都默默支持了整个家族吧;3)四姐妹的性格都那么分明,带来了一切情节冲突和情感共鸣。雪子和妙子,我简直对号入座了:) 4)印象最深的两个情节是京都赏樱和母亲去世,喜欢到一定要手写摘抄下来。

  • 19 虫虫 2018-11-07 20:18:13

    笔调温和却张力十足,人物个性鲜明,幸子夫妇可以说是完美的典范,虽有时不时的小抱怨,对家人却是尽其所能,相比之下鹤子夫妇显得格外世俗,雪子外冷内热,披着冷漠的外衣经常会不近人情,但其恬静的性格里潜藏着开朗的一面,妙子正好相反,外表要强,实际上出乎意料的软弱,很喜欢结尾处各人物命运戛然而止,意犹未尽的感觉。

  • 17 2018-12-16 13:42:14

    日文的文学经典能够这么好读,真是不容易,尤其这本书据说是用关西方言写就的。这本书的背景是三四十年代,虽然写到了洪水、欧洲的战争、满洲,但是作者显然还是在努力构建自己的理想的美学场景的,写作中包含了大量的传统文化如上流社会的生活习惯,如和歌、扑萤、书信、庭院等等,因此读起来觉得格外有美感。这本书里最感人的是姐妹之间的情谊,生活有那么多龃龉,雪子外弱内强但是凡事态度含糊,错过一些姻缘,妙子没心没肺,做事有点不顾亲人感受,但是依然得到姐姐们,尤其是幸子以及贞之助的原谅与照顾,真的是幸运啊。虽然结局有些凄凉,雪子要出嫁,妙子草草住进了酒保的家,但是我始终觉得,就算在战后日本的艰难时期,就算人生是寂静的,她们依然会相互支持的。

  • 16 海扬尘 2020-08-29 12:29:41

    上学时就如雷贯耳,到今天才读,这也是我读的第一本谷崎。略读了三个译本,觉得这版似更顺畅。“细雪”,“细”为小的意思,在上译版里妙子被称呼为“细姑娘”,“雪”就是雪子。书中并没描绘雪景,也就是说,本书是以雪子和妙子两位待字闺中的姑娘感情生活为主线,尤以雪子的五次相亲来推动情节发展。幸子和鹤子更多是辅助角色。本书叙事手法古典,虽然矛盾暗流涌动,却没有什么大起大落,意境祥和恬淡。写景近乎白描又充满淡淡诗意,极富日本文学传统的季节感,风华背后弥漫着细腻的感伤。不过其情节有些缓慢冗长,已到了现代读者不耐烦的程度。然而,评论家们一致推崇其为现代版的源氏物语。旧世界正在消逝,新世界姗姗来迟。妙子和雪子正是这新旧世界的两个极端,她们的感情生活,乃至满眼的关西风物,无不浸透着“物哀”的底色。

  • 5 Vanessa。 2017-08-23 22:09:25

    一个时代,一代人的记录。

  • 11 九月 2019-08-13 01:22:30

    板仓的部分觉得作者很残忍

  • 9 mono 2018-12-21 11:59:16

    以雪子的婚事推进全书,描述了1930-1940年间日本没落贵族的风俗生活,大女儿鹤子忙于生计,对整个家族名义上负有责任但捉襟见肘,更关心自己的小家庭;二女儿幸子生活无忧,热心地以两个妹妹为己忧,丈夫贞之助全书最喜欢,有能力有担当,夫妇感情真挚和美;三女儿雪子(主人公),对外娴静腼腆不善交际,实际上非常有主见,对生活忍耐度超高,不埋怨也不会主动;四女儿妙子的人生最富有故事性,最勇敢也最任性,不觉得是独立女性代表,而是看到花花世界忍不住被吸引的小女孩,也许是代沟,姐姐们也没有真正理解过她。 四姐妹既有互相扶持的亲情,也免不了从自身利益考虑的龃龉,谷崎润一郎对风物人情的观察入微,描写美丽,从开始的明朗欢快到逐渐的物哀之情,“终日忙于试嫁衣,心如日暮暗神伤。”

  • 6 窈窕妃 2018-01-31 20:50:38

    补标一下,感觉此生能写出这等文字也是不虚此生啊。。和几年前读相比,对里面人物的感受又很不一样了,确实很红楼梦,更能够理解每个人,比如雪子的个性,幸子的宝玉心,奥畑对妙子是真爱吧,总之这一对的关系很微妙,雪子就是最大的隐喻(好不容易嫁人还拉肚子这一笔也是绝),妙子的死婴也是。

  • 14 #张倾# 2020-07-17 11:41:45

    看了开头几页就深感日本人活得真累:商量吧,不肯直说;不商量吧,两头都得罪 小说很有生活气息,很有画面感,那么多事情写出来却一点也不感觉啰嗦累赘。 日本人太太太太太太墨迹啦,妙子算是最为利索的一个了,但在感情的处理上也是不够干脆 小说里不断出现日本侵华战争过程作为时间的节点,文中一片岁月静好,但相较之中国境内的境况,可真是讽刺啊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