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传统村落:从观念到实践》介绍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的工作目前仍处于探索阶段,而越是在探索阶段的事业,就越需要更多的人一起交流碰撞。在传统村落领域,总体来说,保护的理论和原则是基本清晰的,尽管在普及上还有很多工作需要做;而发展的路径,尤其是发展和保护相互支撑的路径,则要面对很多挑战,同时也充满了众多不确定性和可能性。这些挑战和可能性,恰恰也是传统村落领域最令人着迷之处《传统村落:从观念到实践》及其作者愿意成为一块垫脚石,在传统村落这门行业的前进中发挥一点作用。
罗德胤,现任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2003年博士毕业,主要从事传统聚落与乡土建筑的研究工作,完成多个课题,开设“乡土建筑学”“乡土聚落研究”等课程。2012年起担任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传统村落专家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主持全国范围内的村落保护发展项目数十个,包括:红河哈尼梯田世界遗产申报地环境整治;云南元阳县哈尼族传统民居保护修缮和环境治理导则;河南新县西河村,浙江松阳县平田村、界首村,湖南会同县高椅村,贵州黎平县黄岗村,台江县红阳村、交宫村的保护发展规划与落地宴施等。设计作品曾获评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田园建筑一等优秀实例和二等优秀实例。发表论文近百篇,已出版著作:《蔚县古堡》《仙霞古道》《清湖码头》《峡口古镇》《廿八都古镇》《观前码头》《南北两瓷村》《哈尼梯田村察》《晋中清源城》《中国古戏台建筑》《民居五书》《长城脚下官地人家》等。
在传统与现代,保护与开发之间存在的多种现实矛盾与人心观念,很引起了一些思考,而这种境况实在非常中国和当下。 回到书中内容本身,发现价值、激活人心、实践案例的三大结构是清晰而有逻辑的,然具体的每一小节未免稍显烦琐破碎。作为读者,我也更想看一些失败案例的经验,和一些成功例子的长远图景。 追求现代化生活方式与传统居住条件之间的割裂是客观存在的,而在保护开发的背景下,如果建筑仍要发挥住所功能,其坚固耐用和... 在传统与现代,保护与开发之间存在的多种现实矛盾与人心观念,很引起了一些思考,而这种境况实在非常中国和当下。 回到书中内容本身,发现价值、激活人心、实践案例的三大结构是清晰而有逻辑的,然具体的每一小节未免稍显烦琐破碎。作为读者,我也更想看一些失败案例的经验,和一些成功例子的长远图景。 追求现代化生活方式与传统居住条件之间的割裂是客观存在的,而在保护开发的背景下,如果建筑仍要发挥住所功能,其坚固耐用和安全可靠性是一个重要的方面。 另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是,作为村民,他们在保护开发传统村落中的地位和他们将获得的收益,改造之后的空间,大概仍是面向游客更多,似乎提高旅游收益,才是可持续下去的动力吧。而所谓民众观念的转变,在现阶段当然也是从收益提高这一直观的指标而来。(完全是体现中国社会现状的一个微小结构 (展开)
《传统村落》——工作所需。所公布的三期传统村落,排在前两位的是云南和贵州,多是因为少数民族聚落所在;第三位没想到是浙江,可能是因为其文化禀性的原因。这本书给有志于回归乡土生活的人们,提供一些可能的方向。
没有系统的理论,其实是像论文集一样的书。很多案例,论述的内容也是方法论层面的。毕竟乡土遗产在中国来讲还是一个很新的概念。
本书行散而神不散,主题明确,却又是作者各种豆腐块期刊发表小文章的结集。既有对宏观现状的描述,也有对于理论实践的思考,还有若干理论实践案例,基于彭一刚理论的现代拓展,另外这种编文集的方式也让我深受启发。
论文集。在图书馆偶然瞥到,看了几篇。
> 2人在读
> 23人读过
> 70人想读
订阅关于传统村落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momo 2021-06-09 16:52:26
在传统与现代,保护与开发之间存在的多种现实矛盾与人心观念,很引起了一些思考,而这种境况实在非常中国和当下。 回到书中内容本身,发现价值、激活人心、实践案例的三大结构是清晰而有逻辑的,然具体的每一小节未免稍显烦琐破碎。作为读者,我也更想看一些失败案例的经验,和一些成功例子的长远图景。 追求现代化生活方式与传统居住条件之间的割裂是客观存在的,而在保护开发的背景下,如果建筑仍要发挥住所功能,其坚固耐用和... 在传统与现代,保护与开发之间存在的多种现实矛盾与人心观念,很引起了一些思考,而这种境况实在非常中国和当下。 回到书中内容本身,发现价值、激活人心、实践案例的三大结构是清晰而有逻辑的,然具体的每一小节未免稍显烦琐破碎。作为读者,我也更想看一些失败案例的经验,和一些成功例子的长远图景。 追求现代化生活方式与传统居住条件之间的割裂是客观存在的,而在保护开发的背景下,如果建筑仍要发挥住所功能,其坚固耐用和安全可靠性是一个重要的方面。 另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是,作为村民,他们在保护开发传统村落中的地位和他们将获得的收益,改造之后的空间,大概仍是面向游客更多,似乎提高旅游收益,才是可持续下去的动力吧。而所谓民众观念的转变,在现阶段当然也是从收益提高这一直观的指标而来。(完全是体现中国社会现状的一个微小结构 (展开)
0 有用 刀叢中的小詩 2024-04-27 23:36:48 北京
《传统村落》——工作所需。所公布的三期传统村落,排在前两位的是云南和贵州,多是因为少数民族聚落所在;第三位没想到是浙江,可能是因为其文化禀性的原因。这本书给有志于回归乡土生活的人们,提供一些可能的方向。
0 有用 肉饼青年 2017-12-09 21:04:19
没有系统的理论,其实是像论文集一样的书。很多案例,论述的内容也是方法论层面的。毕竟乡土遗产在中国来讲还是一个很新的概念。
0 有用 韧勉 2017-10-29 21:36:57
本书行散而神不散,主题明确,却又是作者各种豆腐块期刊发表小文章的结集。既有对宏观现状的描述,也有对于理论实践的思考,还有若干理论实践案例,基于彭一刚理论的现代拓展,另外这种编文集的方式也让我深受启发。
0 有用 七紫三羊不应 2019-10-22 19:27:58
论文集。在图书馆偶然瞥到,看了几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