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人五论》是张岱年先生于1942至1948年间撰写的哲学理论著作,包括《哲学思维论》、《知实论》、《事理论》、《品德论》、《天人简论》五篇。其中,《哲学思维论》论述哲学的性质、哲学命题的意义以及辩证法的基本原则,《知实论》从感觉经验推证客观世界的实在性,《事理论》论述事物与规律的关系,《品德论》论述价值的标准与道德理想的基本准则,《天人简论》则综论人与自然的关系。该书是张先生重要学术代表著作之一,标志着其 “综合创新”的“新唯物论”哲学理论体系正式形成,也是张先生自己所钟爱的“驰骋独立思考”、“探索真理与至善”之作。
本书撰写于抗战时期,因时代原因,搁置四十余年后方才面世,与同时期思想札记汇为一书,题为《真与善的探索》,由齐鲁书社于1988年出版。此次出版,将“五论”作为专著单行,另收入《真与善的探索》自序及张先生1944年为前三论所作《近三年来所写三稿之说明》。编校中以河北人民出版社1996年《全集》所收为工作本,据《真与善的探索》进行校勘,并以张先生家属提供的1953年秋誊清稿对校,订正历次排印中的文字标点讹误,并核对引文,统一体例。附人名、书篇名索引,以供读者查阅。
1 有用 大甜甜~~ 2018-08-17 08:52:21
基本上是作为哲学史的材料来读。前后两编差异颇大,可见抗战蛰伏的几年对张岱年思想的形成影响很大。前半部分重逻辑、命辞,像是一个年轻人对罗素的模仿;后半部分讲性理物我,又很传统。日后的张岱年应该是比较明显地偏向了后者。
2 有用 ⚓️ 2021-10-10 23:42:00
从“自序”看,张先生钦慕熊十力《新唯识论》、冯友兰《新理学》、金岳霖《论道》式的“各自建立自己的理论体系”,所以有了“天人五论”。“五论”的方法论特色是中西马结合的“综合创新”与“以概念分析的方式出之”,“五论”的思想史贡献是“以兼和易中庸”。但也有相应的问题,一是概念多有自创而不够“通俗”,如“空虚命题”“形式”“机构”等语用(作者也意识到了,所以在《近三年来所写三稿之说明》一再提及);二是“以... 从“自序”看,张先生钦慕熊十力《新唯识论》、冯友兰《新理学》、金岳霖《论道》式的“各自建立自己的理论体系”,所以有了“天人五论”。“五论”的方法论特色是中西马结合的“综合创新”与“以概念分析的方式出之”,“五论”的思想史贡献是“以兼和易中庸”。但也有相应的问题,一是概念多有自创而不够“通俗”,如“空虚命题”“形式”“机构”等语用(作者也意识到了,所以在《近三年来所写三稿之说明》一再提及);二是“以兼易中”方案缺少论证,相关的“兼宗”“兼体”“兼化”“兼和”及其与“机构”“自然”“日新”的关系散落各部,不集中也不够有力 (展开)
0 有用 Howard Z 2023-02-04 04:48:09 江苏
张先生被低估的伟作 二十世纪中国哲学耕耘的重要果实
0 有用 归洋 2018-11-11 11:01:00
青年哲学家时期的张岱年先生的哲学探索。企图将现代唯物论、逻辑分析方法以及中国哲学的优秀传统结合起来。与金岳霖、冯友兰诸先生不同的是张岱年一早就是唯物论的信奉者,所以在49后,张先生大概可以说是如鱼得水了。
0 有用 回到黑格尔 2024-11-18 01:20:17 陕西
毕论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