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王的两个身体 短评

热门 最新
  • 97 旧金山旅客 2018-01-15 17:22:00

    华政校友的翻译5星,书本身的内容3星,刘小枫国师的前言给1星都嫌多。

  • 36 יוֹחָנָן 2018-01-04 19:03:32

    从知识上来看,整本书的知识量很大,尤其是中间两章的论述很有意思。但是从启发性上来看,的确不是特别大。尤其是作者本身论述的问题,后现代已经研究的相当多,以至于读过之后觉得没有多大的启示。

  • 20 微笑迦朵 2018-02-27 18:44:46

    2018年读书012。要不是每月打卡,这本书我可能真坚持不下来——主要是知识储备不达标,一看是论文就知道要糟,对中世纪的文学、法学、政治学、图像史——这个对作者康图洛维茨算是划出去,但我看的时候最容易理解,试想指环王3里面,阿拉贡的国王墓穴,横躺的塑像与真实肉身的分离——都有极高的要求。法学这块没什么意志力补了,不过但丁和亚里士多德、不死鸟伊丽莎白一世,应该是有兴趣的,先搞下《诗学》。虽说两个身体论论证庞驳,混乱不可避免,时代与地域的不同,会让同一个说法产生巨大的偏移,但这种试图找到依循之规的意图,蛮可爱的,唯如此,这事至少能论。由于最近发生的事,不免设想中国历史中,是否也存在两个身体,甚至试图让自然之体,提升到政治之体的地步,可惜没有神学提供基础,不过我们有那啥(打住)。

  • 24 年方十八发如雪 2017-12-30 23:37:57

    直接面对的问题是一个抽象的国王如何在中世纪建构起来的,实则追问现代国家作为一个符号的形成。从主要问题牵扯出的线头极多,令人叹为观止的博学,值得三刷!

  • 14 Blade King 2018-01-18 10:32:59

    从现代政治哲学的角度看“两个身体”的隐喻并不稀罕,但康氏从中世纪思想史的角度详细考证了这个隐喻的观念变迁。我个人对神学和中世纪思想不了解,不大清楚论断的正确性,但看着还是蛮见功力的。另外,译文很赞。

  • 10 小p 2018-02-16 23:11:10

    写的很精彩,但是对基础知识要求实在太高了,大概只有少数专业人士才能理解其中每一部分的确切含义。以及刘小枫那个中译本前言写的真的是……不知从何开始吐槽……

  • 7 只抓住6个 2018-06-26 21:05:01

    很替爱较真的康托洛维茨着急。自然之体与政治之体的问题普遍存在,我国皇帝用“朕即国家”搪塞了一切讨论(当初看到路易十六被判叛国罪我这个中国人总觉得哪里不对头)。至于君权神授,临时编个神话就够了。这本书40%篇幅都是注释,很显功夫

  • 5 啥啥啊 2018-03-31 18:18:36

    国王在普世教会与政治国家的分离过程中继承了来自神学概念的独立身位,继而将此法人身位遗承给现代国家。关于国家法人学说,荻骥借重法国行政法的材料范围,表达了对国家以法人的独立身位侵损国民在先权利且难以救济的忧虑,进而言明了对国家法人学说的根本反对。主编者的序言既是妄想也是妄想的辩白,颠倒了施密特和凯尔森各自就宪法48条出庭辩论时的立场,屁股坐沉指导现实议题。妄想不断被验证为先声时,sigh。。。类同被吐槽的新出《论巴赫》,豆瓣的新书评分真不好拿来参考。

  • 6 Phaedo 2018-01-31 15:26:56

    记为已阅,剩下的去读英文本。汪洋恣肆,就里面收集的材料就已经非常有价值了,而且小枫师的序在前又构成微妙的对照(我怀疑他老人家做中山大王正过瘾没看这本书就写了个反剑桥学派的序)。看得差不多后觉得168元要是能有四分之一进译者口袋,买书也是划来的,译得艰难……

  • 5 DRYJIAYOU 2018-01-23 22:26:37

    国王既是个人,也是神或神的代表,而“神”在后来被“人类”、“人类共同体”这种概念所代替,成为现代政治学的基本概念。

  • 4 通风口的床 2018-02-05 23:56:31

    绵密的著作。文献丰富密集,细致的工作让人钦佩。基督论-法律-正义、奥体-合众体(这个翻译已经完全接受了),现代政制神学世俗化的过程,这个洞察现在看来没那么有冲击力了。原著四星,尤其对但丁的解读,总觉得太过世俗化,然后翻译超五星。BTW,小枫师的以后能不能就叫「头学」了?

  • 5 Lowlibrarian 2018-07-30 11:39:29

    史料太丰富,对于我这种历史文盲来说既震撼又容易出戏;第4、5章启发巨大,从历史的角度详细梳理了从“超越—内在”的二元论向内在俗世的二元论转变的过程。其中,法律、国库(公共领域)承担了充当永恒性载体的责任,教会的帝国化与世俗领域的宗教化亦趋亦步,二者最终共同导向了神圣性以世俗形式来表现。而作为“头”的国王,如何拥有两个身体(自然身体与政治身体)则是通过一种时间永恒化在王位、王室尊荣上的具体化来达成的,王位与个体国王分离,从而解决了自然身体死亡带来的政治身体延续性问题。

  • 5 空山 2018-08-23 22:02:49

    8月打卡书·太冗赘了,加上才疏学浅,看得我头疼,国王拥有两个身体,一个自然之体,一个政治之体,他们犹如一对双生子,读下来以后,发现世界都是差不多的,感觉和中国君权神授一样,区别是他们的国王是基督,而中国的皇帝是天子,其实哪有纯粹的文学历史,都是带有一定政治色彩的历史文化。求求字体一致吧!

  • 2 愚公 2018-06-12 16:39:21

    康托洛维茨,德国人,中世纪研究学者,二战后流亡美国,本书是其在美国时期撰写的探讨王权的政治思想史专著。这本书,刘小枫撰写了五十页的导言,这个导言本应该帮助我们梳理本书的内容,但是他却介绍了一系列关于康托洛维茨和这本书的历史背景,丝毫没有考虑到缺乏神学背景的我们如何阅读这样一本中世纪政治-神学的专著。当然,康托洛维茨作为一位作者,在介绍这个概念的时候,还是旁征博引,最重要的是将基督教上帝的位格概念与中世纪以降君主的权力概念加以比较研究,在他看来欧洲君主的权力是存在两个部分,其一作为自然人的血肉之躯,其二对于国家即邦民的代表,前者是有限的生命体,而后者则是无限的权力体。当然,如果熟悉柏拉图和理想国,自然就想到了哲人王的灵魂与肉体的二分法,在最后的梦中肉体与灵魂分离,本书最后一章谈但丁与神曲,好玩

  • 2 脑仁味的草莓 2018-01-09 21:04:48

    对嗣后的思考是人类最基本的思考,政治体亦然。

  • 2 旻旻 2019-04-11 15:47:49

    杰作,对政制中最重要的部分——权威的神学建构。看了十三天,期间正好看了《古代城邦》,同样是针对理性建构的权威(社会契约论)而提出的神学起源;同时参加两次讲座,第一次讲座讲到儒家的圣王(凭借德性建构的权威,而非神秘人格魅力赋予的卡里斯玛),第二次则谈到法家的“势”的概念,并非凭借人自身的德性,而是位分赋予的权威。同时,问题棘手之处在于:权威的存在是否合理?刘小枫在序言处显然是赞同类似但丁所言的由完美人格构成的皇帝-哲人二元概念作为权威,并且提到“圣王”。这和自由主义或共和主义针锋相对。权威本身存在就是对自由的妨碍,但韦伯采取法律制度的建构来解决权威的缺席又颇成问题,《现代性与大屠杀》中就展现了纯理性的制度是如何把人剿灭的。今天讲座老师说不如去思考什么样的权力是可行的。思索半天,我也想不出来。

  • 2 无所有 2018-03-14 10:16:50

    它山之石,可惜少了历史的分析

  • 2 已注销 2018-11-08 15:14:17

    此书信息量很大的,仔细阅读可以了解很多知识。

  • 3 Franger 2020-05-08 03:31:27

    现在有逆练福柯,逆练鲁迅,还是小枫国师厉害,直接逆练王权理论,怪不得要搞国父论。

  • 4 林 門 2020-06-06 21:07:03

    前言太糟糕了,完全是脱离文本在表达自己的私见。刘总是喜欢将丰富的文本内容抽象到一个单薄的点子上,如果这个点子跟文本内容基本不一致,那就更加浮夸和恶劣了。不是所有曲解都是创造性的曲解。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