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出品方: 未读·文艺家 / 未读
原作名: The Lonely City
译者: 杨懿晶
出版年: 2017-8
页数: 288
定价: 55.00元
装帧: 精装
ISBN: 9787559600097
内容简介 · · · · · ·
孤独意味着什么?
倘若我们不与另一个人紧密缠绕,我们该如何生活?
要是我们无法轻松地开口交谈,我们该如何与他人发生联系?
科技让我们更靠近彼此,还是将我们禁锢在屏幕背后 的牢笼里?
-
逃不出的北上广,丢不掉的孤独感。
身处现代城市的人群中,却无法与他人发生联系
仿佛置身于一座孤岛,发出没人理解的呐喊。
-
孤独不是光环,却也不是污点。
正视孤独,为饱经折磨的灵魂发声。
-
-
【内容简介】
-
本书作者孤身一人居住在纽约这座玻璃牢笼般的城市中时,一种密感的缺失状态促使她不断地追问孤独的本质。她从数名具有代表性的当代艺术家为切入点,以用一种自然流动的叙事方式,将爱德华·霍珀、安迪·沃霍尔、亨利·达戈、大卫·沃纳洛维奇等当代艺术家的生平与自己的反思浑然天成地编织在 一起,深入地剖析了生活在现代城市的人们所共同经历的、无法避免的孤独,从艺术、社会学、心理...
孤独意味着什么?
倘若我们不与另一个人紧密缠绕,我们该如何生活?
要是我们无法轻松地开口交谈,我们该如何与他人发生联系?
科技让我们更靠近彼此,还是将我们禁锢在屏幕背后 的牢笼里?
-
逃不出的北上广,丢不掉的孤独感。
身处现代城市的人群中,却无法与他人发生联系
仿佛置身于一座孤岛,发出没人理解的呐喊。
-
孤独不是光环,却也不是污点。
正视孤独,为饱经折磨的灵魂发声。
-
-
【内容简介】
-
本书作者孤身一人居住在纽约这座玻璃牢笼般的城市中时,一种密感的缺失状态促使她不断地追问孤独的本质。她从数名具有代表性的当代艺术家为切入点,以用一种自然流动的叙事方式,将爱德华·霍珀、安迪·沃霍尔、亨利·达戈、大卫·沃纳洛维奇等当代艺术家的生平与自己的反思浑然天成地编织在 一起,深入地剖析了生活在现代城市的人们所共同经历的、无法避免的孤独,从艺术、社会学、心理学等多个方面为读者呈现出孤独的全貌。
-
-
【编辑推荐】
-
★拥挤的城市里,人们从未如此孤独,而“孤独”这座城却早已人满为患。
在《孤独的城市》中,作者展开了一场对“城市里特有的孤独感”的讨论。空间上的亲密状态无法消除人们心理上的孤独,甚至还会加深人与人之间的疏离感。在钢筋混凝土搭建的一栋栋高楼中,人们可以看见彼此,却无法产生真正的亲密关系,就像被关进玻璃牢笼中,无时无刻不经历这一种令人窒息的压迫感。而与此同时,作者认为“孤独本身就是一座城”,它是一种人人都会有的情绪,所有人都栖居其中,因这种共有的情绪而彼此相连。
-
★孤独是个人的苦难,也是群体的困境。
孤独不是一种病,但它给人造成的痛苦却深入骨髓。从个人的角度来说,孤独的成因可能是与亲密的人之间的沟通障碍,也可能是曾经发生的苦痛经历所导致的对人际交往的恐惧;从群体的角度来说,人们会对孤独的、异于常人的人表现出厌恶和恐惧,将孤独污名化,把本就需要关怀的人推向更加孤立无援的境地。
-
★“另类”艺术家的坎坷人生,振聋发聩的社会反思。
作者在追寻孤独的本质时,将安迪·沃霍尔、爱德华·霍珀、亨利·达戈、大卫·沃纳洛维奇等数名具有代表性的艺术家的生平和作品用作自己的思考载体,奔走于档案馆、博物馆等地,亲自接触日记等私人物品和材料,挖掘出鲜为人知的人物故事。这些艺术家或是在童年时经受虐待,或是终身难以摆脱口音、相貌等方面的缺陷,或是性取向不被认可,种种原因都引发了他们的孤独与不安。这些故事不仅令人扼腕唏嘘,更能引发读者对校园霸凌、虐童等社会事件的深度思考。
-
★一场交织着回忆录、艺术评论与人物传记的理性思辨,带给你不一样的阅读体验。
作者用散文般优美的语言坦率地将自己在纽约的经历与艺术家们的往事结合在一起,以一种感同身受的方式解读艺术家们的传世之作中所蕴含的孤独体验。阅读这本书时,读者可以跟随作者的脚步——时缓,时急;时而潸然泪下,时而怅然若失,时而慷慨激昂,时而心如止水。正是作者的这种旁观而又介入的写作手法,让本书的字里行间都流露着感人至深的人文关怀。
-
★小开本精装,轻巧方便。随书附赠精美书签,扫描书签二维码查看相关经典艺术佳作。
-
-
【媒体评论】
-
奥利维娅·莱恩在她的新书《孤独的城市》中讨论了令人痛苦的城市隔绝的话题,并且将它归因于许多巧妙而又让人莫名感到慰藉的地方。她将这个话题据为己有……也许我能给这本书的最高的赞誉就是莱恩女士的致词:“若你孑然一身,这本书便是为你所写。”——德怀特·加纳,《纽约时报》
-
奥利维娅·莱恩是最优秀的新式非虚构类图书作家之一……她的作品引人入胜、独特新颖。——《时尚芭莎》
-
这本具有难得的洞察力的书将回忆录、历史和文化评论结合在一起,非同寻常、见解独到。——《旧金山纪事报》
-
在评论和自我坦白中成功地转换着实不易。与《回声泉之旅》一样,《孤独的城市》也是一个令人印象深刻、心驰神往的自传与名人传记的结合体。莱恩毫不费力地平衡了二者。作为一名评论家,她极具天赋,因为她具有通过想象来与被评论者产生共鸣的能力。如此一来,艺术家们的作品和人生在本书收尾后仍然散发出种种深意。——Elle杂志
-
这是一部好作品。莱恩女士格外地擅长在体裁之间转换,她灵活地穿梭在回忆录、传记、艺术评论和她沉浸在‘孤独研究’中所得出的结果之间……她在写到亨利·达戈和其他人物的时候见解独到、感同身受,而在写到自己的时候则避免了喧宾夺主,令人耳目一新。《孤独的城市》每一页都散发出一种能够让人解除戒备的深沉的人文关怀。——《华尔街日报》
-
《孤独的城市》所迸发出的智慧足以穿透人心。它是一幅描绘了城市孤独的幽灵般的蓝图,奥利维娅·莱恩认为这种情绪“本身就是一座城市”。这提醒了我们,正是孤独让我们走到了一起。——杰森·赫勒,美国国家公共电台
-
莱恩的冥思逐渐聚集力为宣言,针对那种简单的、不可知的“精神病”的假设来解释域外艺术家亨利·达戈、瓦莱丽·索拉纳斯和安迪·沃霍尔的生活和创作。她没有美化孤独或是20世纪70年代的纽约所经受的衰落。《孤独的城市》慷慨激昂地记录了苦难、差异,记录了个人对压迫的反叛以及它所激发出的不可思议的丰富艺术。——《华盛顿邮报》
-
这是一次对城市孤独的敏锐的且富有勇气的个人探索。莱恩文笔优美,条理清晰,擅于将心比心,巧妙地走出一条天马行空的、前卫的路线,将主题(和体裁)延伸出去而不失若隐若现的紧迫感……本书将多人的传记汇聚成了一个整体,它所讨论的主题阻力重重,近乎是一种禁忌,可作者却游刃有余地赋予了这个话题全新的意义。——《新政治家》
-
通过对四位艺术家的重点关注,莱恩的写作变得浩瀚广博。她探索了他们的个人经历,分享了艺术赏析,并且把自己在“冷冽如冰,像透明的玻璃一样”的孤立时期的体会穿插在文中。她独创了一种新的方式来看待孤独在艺术和网络中的角色(网络把她变成了一个无法自拔的青少年,她把它称作自己的“银色的爱侣”)。这一次,孤独成了一个值得徜徉其中的地方。——《出版人周刊》
孤独的城市的创作者
· · · · · ·
作者简介 · · · · · ·
奥利维娅·莱恩(Olivia Laing)
-
是一名备受赞誉的作家、评论家,曾任英国《观察家》图书版副主编,她撰写的文章多见于《观察家》《新政客》《卫报》等主流媒体之上。她还是2011年麦克道尔奖得主,曾获得英国艺术委员会、作者基金会,以及2014年艾克尔斯基金会作家驻英大 使馆的奖励。
-
她已出版的著作包括《回声泉之旅》和《沿河行》等,前者入围2013年柯达传记作品奖短名单、传播奖以及戈登·伯恩奖短名单,而后者被《独立报》《金融时报》等多家媒体选为年度好书,并且入围翁达杰文学奖、多尔曼年度z佳旅游书奖短名单。
-
《沿河行》将于今年秋季由未读·文艺家编辑出版,敬请期待!
目录 · · · · · ·
二、玻璃之墙
三、我的心向你的声音敞开
四、在爱着他的时候
五、不真实的国度
六、在世界末日的开端
七、渲染的鬼魂
八、异常的水果
注释
参考文献
致谢
· · · · · · (收起)
喜欢读"孤独的城市"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孤独的城市"的人也喜欢 · · · · · ·
孤独的城市的书评 · · · · · · ( 全部 59 条 )
> 更多书评 59篇
论坛 · · · · · ·
轻型纸,又黄又臭 | 来自tiaah | 2022-05-09 10:01:06 | |
孤独难以言表,也很难被共情,但作者很精准地描述... | 来自寻找 | 5 回应 | 2021-12-19 22:06:22 |
如果我们不互相缠绕,该怎么生活。 | 来自Leli | 2019-09-08 01:27:44 | |
书中艺术家的作品(书签二维码) | 来自lucas流窜地球 | 1 回应 | 2019-01-16 15:44:39 |
怎么还没有mobi啊.. | 来自imnoone | 1 回应 | 2018-07-18 16:20:05 |
> 浏览更多话题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5 )
-
Picador (2016)7.9分 113人读过
-
Canongate Books (2016)7.8分 44人读过
-
商周 (2016)暂无评分 6人读过
-
Picador (2017)暂无评分 2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书海无涯 (佾云)
- What I have done. (张一一)
- 闲着没事读读书(四) (鹿小羽)
- 新京报书评周刊秋季书单 (新京报书评周刊)
- 购物车 (cruyff)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孤独的城市的评论:
feed: rss 2.0
4 有用 寂地 2019-01-18 18:54:45
注意到这本书是因为被它的名字吸引。没想到它竟然是一本很个人的当代艺术的一个切片。这种私人的写作手法很少见,放入了很多作者个人的生活感受和体验,用个人的目光去看待那些影响了她的几个艺术家。他们的共同点都是,孤独得要命,在八十年代末期那个过于缤纷,然后有些东西开始腐坏,凋零,一些人被恐惧隔离起来的时代。里面写了一些很动人的故事。那个年代的一些生命,像是被吃掉丢弃的腐坏水果皮,又被人一针一线地缝补起来。... 注意到这本书是因为被它的名字吸引。没想到它竟然是一本很个人的当代艺术的一个切片。这种私人的写作手法很少见,放入了很多作者个人的生活感受和体验,用个人的目光去看待那些影响了她的几个艺术家。他们的共同点都是,孤独得要命,在八十年代末期那个过于缤纷,然后有些东西开始腐坏,凋零,一些人被恐惧隔离起来的时代。里面写了一些很动人的故事。那个年代的一些生命,像是被吃掉丢弃的腐坏水果皮,又被人一针一线地缝补起来。那个时代的孤独和我独居的时候很相似,安迪沃霍尔在参加完热闹的聚会后,独自看着电视机哭着睡着。这本书,读完真的让人很难过。却似乎又多找到了一块心里的拼图。 (展开)
9 有用 Exils 2018-02-16 18:32:47
看了書封營銷就急吼吼進來以為是藝術史考據或社會學心理學剖析 翻兩頁發現不是又氣急敗壞出去罵人的「讀者」怕不都是傻子吧?!Olivia Laing 文筆很好,一向是細膩但決不氾濫私人抒情,以大量research 為基底但曉暢易懂的Non-fiction風格,用「不夠academic」的大帽去蓋抑或包裝成什麼「都市文藝/逼格讀物」真的很不公平。
9 有用 未完成 2017-09-14 23:30:05
从艺术到社会、技术,从个体感受到科学数据,每一章都在努力将这些内容融入进去,但文笔欠缺,过渡生硬,可惜了这么好的一个选题。
3 有用 昆德拉密度美学 2017-12-11 21:46:21
一个过度自怜的女人,走一段不属于自己的路,妄图在LGBT群体中寻找第二性被男权压迫的共同点,孤独在这些边缘人中的确存在,但以此展开的城市地图的描摹,过于逼仄狭隘了。这些孤独的NYC的艺术家,这些少数群体,离我们过于遥远了。
8 有用 东耳 2018-04-03 21:31:52
前面十几页可以看看,后面就基本都在瞎扯淡了。孤独是相对沉默的。
0 有用 春日迟迟 2024-12-04 21:58:22 重庆
四星给书本身的内容。这本书聚焦于二十世纪后半叶的美国社会,通过社会历史事件和艺术评论来刻画社会上普遍存在的孤独。死亡的孤独、互联网的孤独;女性的孤独;儿童的孤独;性少数群体的孤独(尤其是男同群体在艾滋病横行时期的痛苦,让我想到了白先勇写的一系列男同性恋“纽约客”的故事);人类种族在科技时代的孤独(害怕自己成为种类繁盛、鲜花盛开的星球上最后一个物种)等等 从翻译方面来说有很多欠缺。很多地方都是比着... 四星给书本身的内容。这本书聚焦于二十世纪后半叶的美国社会,通过社会历史事件和艺术评论来刻画社会上普遍存在的孤独。死亡的孤独、互联网的孤独;女性的孤独;儿童的孤独;性少数群体的孤独(尤其是男同群体在艾滋病横行时期的痛苦,让我想到了白先勇写的一系列男同性恋“纽约客”的故事);人类种族在科技时代的孤独(害怕自己成为种类繁盛、鲜花盛开的星球上最后一个物种)等等 从翻译方面来说有很多欠缺。很多地方都是比着英语从句套从句的结构顺序直接翻译的,而且感觉译者汉语功底有点差,有些词语搭配很怪异。本书原名是The Lonely City: Adventures in the Art of Being Alone,出版社吞了一半标题,然后封面语写些似是而非的东西模糊了书籍内容误导读者 (展开)
0 有用 Elvina 2024-11-18 11:21:50 江西
浪费了几个小时,读了快一半才知道这是跨子作者写给艾滋男同的赞歌。
0 有用 !re3bH#= 2024-11-04 16:23:11 上海
@2022-05-26 16:03:25
0 有用 Berlin_柏林 2024-11-04 15:09:45 广东
艺术家的生平都太惨了吧
0 有用 R 2024-10-15 00:12:56 北京
算是看完了 跳过了很多艺术鉴赏 书中对科技和面具的论述让我记忆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