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能性 短评

热门 最新
  • 63 孟冬 2018-11-05 23:04:33

    很巧的是昨天看完的书里刚好有讲到不可能性中“我”的焦虑,即一种在非存在的无限可能中急迫地想要抓住存在的焦虑,状态周而复始,焦虑总是卷土重来。类似的情境也发生在布朗肖的虚构中,在《适当的时刻》,“我”寻找那永不现身的女人朱迪特(存在),为与她相逢的瞬间震颤,却永远抓不住她,我看见的永远是非存在的化身,另一个女人克劳迪娅。就像《老鼠的故事》里我与B与A一样。这样的作品,自由与有限并存是人焦虑的所在。很难将这样的作品称为小说,它更像是听一个人从他的孤独深处发出的呻吟,这呻吟你不打开绝不会听到。我原以为到此为止,但巴塔耶写道:如果上帝不存在,那么你在孤独中撕心裂肺的哀告便是可能性的极限。抵达漫无边际又无法捉摸的可能性边界,感受到不可能性,这也是他内在经验里观点,通抵那里意味着语言上帝悉数退场。

  • 50 树上的兔女爵 2018-02-11 19:13:21

    那些肮脏的动人的温柔的黑暗的情欲和死亡,那些无意义的有意义和有意义的无意义,那些被放大的滑稽和日常的疯狂,都在巴塔耶的笔下了,毁灭性的浪漫啊!

  • 51 acid 2018-01-06 13:06:21

    其实…我觉得…还能…再狠点…巴塔耶终究是法国人…对吗…

  • 26 kylegun 2018-02-04 15:12:11

    “不可能,性”,两个故事加一篇胡扯;故事一:公子、神父、浪女三人行,古堡看守人和父权崩塌的存在主义情感纠结;故事二:主教守灵日记之嫂子在湖边干神马;胡扯:是否能超越所有可能性而触摸到不可能性的诗之真谛——“我接近诗了,却是为了错过它。”……因审查而缺失的翻译段落增加了当下在场与文本欲望的互文,但评分虚高得有点离谱哈

  • 26 刀叢中的小詩 2018-09-22 19:11:42

    乔治·巴塔耶《不可能性》读毕,第一部分讲得是欲望之不可能,却又止于颤栗;第二部分讲得是死亡之不可能,却又屈于神性;第三部分讲的是诗之不可能,当你接近诗时却又失去了它。

  • 5 梦魇马戏团 2018-04-10 11:23:40

    浪漫天真至死的同时,理性被灼烤燃烧。因为这个世界,能写出这样的文字,又不能出版。于是放弃了,是怯懦的。

  • 7 沈隱舟 2020-08-13 22:40:31

    “我接近诗了:却是为了错过它。”

  • 3 陆支羽 2019-04-26 23:50:34

    4.0。1.我像孩子哭泣一般写作:孩子慢慢放弃了哭泣的理由。2.手持大蜡烛,去重新被黑暗笼罩的房间看躺在鲜花中的死者,山梅花香气和死亡的洗涤剂气味混在一起,这一切多么富有戏剧性!3.这或许是世界的本质:一种令人震惊的天真,没有底限的放弃,一种醉醺醺的情感过剩,一种充满戾气的无所谓!4.夜晚是我的裸体,星辰是我的牙齿,我把自己扔到死人堆中,穿着雪白的阳光。

  • 5 Emeline 2019-07-18 01:50:24

    看得我眩晕。。

  • 6 牟仃 2020-05-22 06:18:43

    巴塔耶式的审恶、审丑,最极致的叛逆。对人最深处的黑暗爱到极致,享受绝望、痛苦、施虐和受虐、溃败、濒死……用诗化语言描绘这一切,将理性的旗帜抛向大海,认同并承担命运的黑暗。灵魂深处的魔鬼在黑色的火焰上舞蹈,一串串黑色的音符化为成群的黑蝴蝶遮蔽明晰的阳光。每个人都是恶的概念,黑色的符号,在不可能性的空间交集互动。没必要厘清人物之间的关系,他们就像蠕虫一样在一摊污泥中挣扎并享受着,嘲笑着生命中的阳光和连续性的妄想,唱着靡菲斯特欢快的歌。

  • 2 2018-01-10 11:40:29

    “诗令夜晚向过度的欲望敞开。”死与欲的暴虐逼迫人的思绪伸出现实的墙壁,人最终可见的将是现实裂缝中的不可能性,对不可能性的召唤就是诗之暴力,是诗的死与欲。具象抽空,唯有“我我我之歌”。

  • 6 S.C 2018-11-04 22:13:26

    这评分是在逗我?

  • 4 lωh 2019-05-26 21:35:42

    在天空之蓝中巴塔耶关注的是濒临死亡 在死亡边缘徘徊的愉悦与激情 而在这里 既有前者一样的对濒临死亡的追寻,还有书写 直面他者死亡的愉悦与魅力 但写作本身与死亡是同一的 书写死亡体验 亦如书名一样是 不可能

  • 2 闪耀妹子冯姑娘 2019-12-14 15:58:20

    我接近诗了,却是为了错过它。

  • 7 澤夏 2019-01-28 21:35:48

    只有仇恨才能抵达诗,只有不被爱才能激发灵感。

  • 0 XU 2019-02-06 04:00:49

    “命苦啊“

  • 1 好蓝 2019-06-23 00:54:07

    文体是独特的,跟着巴塔耶的三段支离的呓语是可以读到普遍性的。 不过这样解构的操作是不是会和尤利西斯有些相近?另外语言和感情随意倾泻,不荒唐之外反倒有一种油腻的充实感。 暂时还是不喜欢,评价的话,那就“焦虑个卵子,另外,没有为什么”。

  • 2 林中路 2018-11-25 19:16:35

    欣赏水平低。。。看得吃力

  • 3 小南姐姐 2019-07-22 20:17:14

    读不懂,看这打分咱也不敢问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