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本书是艾思奇在20世纪30年代为通俗宣传马克思主义哲学而写的优秀著作。本书语言简洁,并附有大量日常生活中的事例,阐述了什么是哲学、唯心论、二元论和唯物论,哲学与日常生活的关系,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及唯物辩证法的主要范畴等。
大众哲学的创作者
· · · · · ·
-
艾思奇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艾思奇(1910年—1966年)原名李生萱。云南腾冲人,蒙古族。早年留学日本,1935年参加中国共产党。长期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宣传和教育工作,注意把马克思主义哲学通俗化和大众化。历任中共中央高级党校哲学教研室主任、副校长、中国哲学会副会长、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学部委员。著有《大众哲学》《哲学与生活》《艾思奇文集》,主编《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等。
目录 · · · · · ·
第一章 绪 论
一、哲学并不神秘——哲学与日常生活的关系
二、哲学的真面目——哲学是什么?
第二章 本体论(世界观)
三、两大类的世界观——哲学的两大阵营
四、一块招牌上的种种花样——观念论和二元论
· · · · · · (更多)
一、哲学并不神秘——哲学与日常生活的关系
二、哲学的真面目——哲学是什么?
第二章 本体论(世界观)
三、两大类的世界观——哲学的两大阵营
四、一块招牌上的种种花样——观念论和二元论
· · · · · · (更多)
第一章 绪 论
一、哲学并不神秘——哲学与日常生活的关系
二、哲学的真面目——哲学是什么?
第二章 本体论(世界观)
三、两大类的世界观——哲学的两大阵营
四、一块招牌上的种种花样——观念论和二元论
五、客观的东西是什么——唯物论
六、不如意的事——物质的特点
七、牛角尖旅行记——哲学的物质和科学的物质
第三章 认识论
八、用照相作比喻——唯物论的认识论
九、卓别麟和希特勒的分别——感性和理性的矛盾
十、抬杠的意义——认识和实践
十一、由胡桃说起——实践和哲学的党派性
十二、我们所能认识的真理——真理论
第四章 方法论
十三、“天晓得!”——认识论和辩证法
十四、不是变戏法——矛盾的统一律
十五、追论雷峰塔的倒塌——质量互变律
十六、“没有了!”——否定之否定律
十七、思想的秘密——概念论,概念的意义和用法
十八、青年就是青年——形式论理学与辩证法
十九、两种态度——两条线上的斗争
二十、七十二变——现象和本质
二十一、笑里藏刀——形式与内容
二十二、规规矩矩——法则与因果
二十三、在劫者难逃——必然性和偶然性
二十四、猫是为吃老鼠而生的——目的性、可能性和现实性
· · · · · · (收起)
一、哲学并不神秘——哲学与日常生活的关系
二、哲学的真面目——哲学是什么?
第二章 本体论(世界观)
三、两大类的世界观——哲学的两大阵营
四、一块招牌上的种种花样——观念论和二元论
五、客观的东西是什么——唯物论
六、不如意的事——物质的特点
七、牛角尖旅行记——哲学的物质和科学的物质
第三章 认识论
八、用照相作比喻——唯物论的认识论
九、卓别麟和希特勒的分别——感性和理性的矛盾
十、抬杠的意义——认识和实践
十一、由胡桃说起——实践和哲学的党派性
十二、我们所能认识的真理——真理论
第四章 方法论
十三、“天晓得!”——认识论和辩证法
十四、不是变戏法——矛盾的统一律
十五、追论雷峰塔的倒塌——质量互变律
十六、“没有了!”——否定之否定律
十七、思想的秘密——概念论,概念的意义和用法
十八、青年就是青年——形式论理学与辩证法
十九、两种态度——两条线上的斗争
二十、七十二变——现象和本质
二十一、笑里藏刀——形式与内容
二十二、规规矩矩——法则与因果
二十三、在劫者难逃——必然性和偶然性
二十四、猫是为吃老鼠而生的——目的性、可能性和现实性
· · · · · · (收起)
大众哲学的书评 · · · · · · ( 全部 34 条 )

经典之作——年代久远,仍值得学习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用一个下午时间读完了艾思奇的《大众哲学》。上一次集中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应该是复习研究生考试时了,与晦涩的考试辅导书相比,这是一本通俗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读本,大量使用例证方法使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通俗易通。这本书的写作年代已经久远,用的例子都是以前时代的,传... (展开)
哲学源于生活,它是我们的世界观
哲学是什么?哲学,就是世界观,是人们思考、认知世界的方式。可以说,人人都能是思想家,但不一定是哲学家。哲学是一套体系,它在归纳事物发展规律的同时,又指导着人们的生产活动,与人息息相关。 因此,在清楚什么是哲学思想前,得先明白什么是认知。认知有二,即感性认知与...
(展开)

写给大众看的马克思主义哲学
作为一本数十年来享有盛誉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读物,《大众哲学》毫无疑问地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特别是青年人)。 总结起来,这本篇幅并不长的小书实现了三个结合: 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与中国现实情况的结合:作者在书中举了大量中国的例子,特别是近现代中国的实际情况...
(展开)

该书语言风格颇有毛的风范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小书摘,不喜勿喷 1. 机械唯物论用机械运动作为公式说明一切,不是彻底的唯物论;辩证法唯物论承认事物的性质变化,以及事物的产生和死亡的规律。辩证法唯物论没有机械唯物论的弱点,它不但承认世界上一部分事物具有机械力学的性质,承认数量和位置的变化是某些事物的主要形式... (展开)

这本书到底是什么书?
平常看书很少发评论,更多喜欢看别人的评论吸收新思想、借鉴新角度而反观自己。但看完评分之后看到诸多评论之后,其实很不明白,那些给差评的人、那些说这本书是政治教材的人,的关注点到底在哪?虽然有当时的时代背景受影响,甚至满篇都是“美帝国主义坏、社会主义好”之类的...
(展开)
> 更多书评 34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16 )
-
人民出版社 (2009)7.5分 637人读过
-
上海三联书店 (2019)8.1分 256人读过
-
煤炭工业出版社 (2017)7.9分 215人读过
-
人民出版社 (2006)7.9分 151人读过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2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大众哲学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Kinbote 2017-12-28 15:17:00
哈哈哈
0 有用 破晓朝阳 2024-10-06 09:38:03 吉林
把枯燥玄奥的哲学思想,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说得明明白白。 每一个对哲学感兴趣的人都该读一读这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