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室内设计,工业设计、建筑设计、城市设计等所有领域均与环境设计息息相关,本书作者三轮正弘深入浅出地列举出大量欧洲、日本具体事例,对“环境设计究竟为何物”进行了充分的考察,思索。对建筑、工业设计、室内设计、城市规划设计等的相关领域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所谓环境,正如其字面意思,意为“被环绕的地方”,是一个环绕着我们的区域。然而,这个区域并不只是空间上的延展,它还包括了平时我们称作自然界的所有物质,以及在该区域中活动的所有生物的生存场所,它是一个动态的集合体。
那么,自然到底是什么呢?广义上来说,是指保持原始自然状态的外部世界,未经人类雕琢的草木、河流,甚至是高山、大海、天空,进而扩展到宇宙这一无限的区域。我们可以用西方语言中表现自然的词“Nature”来分析,其表层意思当然是用来表现自然,但同时还意味着未经人为加工的物或事。当认识到保持原始状态的自然正是...
(展开全部)
那么,自然到底是什么呢?广义上来说,是指保持原始自然状态的外部世界,未经人类雕琢的草木、河流,甚至是高山、大海、天空,进而扩展到宇宙这一无限的区域。我们可以用西方语言中表现自然的词“Nature”来分析,其表层意思当然是用来表现自然,但同时还意味着未经人为加工的物或事。当认识到保持原始状态的自然正是这样的一种事物时,人们就确立了自身的自然观,认识了自然这一事物。
“Nature”还包含“人的天性”这层意思。指人与生俱来的性格,即天性、本性、脾气等意。作为物的自然与作为事的自然,虽是两个含义,却相互重叠,具有双重性,表示人一方面具有物质肉体层面的实在感,另一方面则具有精神层面的存在感。这对我们阐明环境或环境设计而言,也许将会是一个超乎想象的重要契机当我们追问自然的反义词时,通常脑海中会浮现“人工”一词。这是因为将自然与人工相对比,从中也可清晰看出西欧二元论所强调的对立。
三轮正弘
武藏野美术大学名誉教授,株式会社三轮环境会长,新日本建筑家协会会长,日本室内学会与日本室内设计师协会会长
三分之二弃。前半部分是披着建筑外套的形而上,后半部分是游记。喜欢装帧,但内容的实用性可以说几乎为0.
买错书了。不过翻看一遍,感觉游离在学术和散文之间,专业性有待加强,具体问题个人感觉不够深入,在专业论证中加入了过多的感情抒发。
不知所云
作为非专业门外人士来说,这本是相当好读了。从生命的形态到自我意识,以及不同生活、文化背景下的生存生态都深入浅出的讲到了。很少能看到既能把philosophy 讲清楚又不让人觉得艰涩难懂,之后还能分析创作实践分析得那么好看的。完全不辜负题目里的“思想”两个字,不过分宏大也面面俱到。很喜欢关于日本时空间讲述的这一章,“欧洲对于空间与时间的等价性或对置性,或者是两者兼容性都抱有完全等同的认知尺度…使得其... 作为非专业门外人士来说,这本是相当好读了。从生命的形态到自我意识,以及不同生活、文化背景下的生存生态都深入浅出的讲到了。很少能看到既能把philosophy 讲清楚又不让人觉得艰涩难懂,之后还能分析创作实践分析得那么好看的。完全不辜负题目里的“思想”两个字,不过分宏大也面面俱到。很喜欢关于日本时空间讲述的这一章,“欧洲对于空间与时间的等价性或对置性,或者是两者兼容性都抱有完全等同的认知尺度…使得其具备了使近代科学发展的欧洲环境精神。而日本则是通过时间的尺度创造出了观察者的视点,即便对于空间的理解,也凸显出其在时间尺度上的反映、被时间支撑的空间…(想想其实日本文学也是,比如金阁寺,美学观也是,比如侘寂)建筑真是一个集大成的专业。这是本可以常翻常新的书了。 (展开)
我擦,这本书居然没人读。当初没头没脑选择这个专业的同学们,都滚去读完再回来打分。低于三颗星一定是自己水平低!
> 2人在读
> 23人读过
> 23人想读
订阅关于环境设计的思想的评论: feed: rss 2.0
2 有用 行走的雕像 2019-02-26 18:37:20
三分之二弃。前半部分是披着建筑外套的形而上,后半部分是游记。喜欢装帧,但内容的实用性可以说几乎为0.
2 有用 SUDA 苏达 2018-05-15 15:16:51
买错书了。不过翻看一遍,感觉游离在学术和散文之间,专业性有待加强,具体问题个人感觉不够深入,在专业论证中加入了过多的感情抒发。
2 有用 mmworm 2018-01-05 12:30:04
不知所云
0 有用 朝东风凉 2019-04-27 08:49:56
作为非专业门外人士来说,这本是相当好读了。从生命的形态到自我意识,以及不同生活、文化背景下的生存生态都深入浅出的讲到了。很少能看到既能把philosophy 讲清楚又不让人觉得艰涩难懂,之后还能分析创作实践分析得那么好看的。完全不辜负题目里的“思想”两个字,不过分宏大也面面俱到。很喜欢关于日本时空间讲述的这一章,“欧洲对于空间与时间的等价性或对置性,或者是两者兼容性都抱有完全等同的认知尺度…使得其... 作为非专业门外人士来说,这本是相当好读了。从生命的形态到自我意识,以及不同生活、文化背景下的生存生态都深入浅出的讲到了。很少能看到既能把philosophy 讲清楚又不让人觉得艰涩难懂,之后还能分析创作实践分析得那么好看的。完全不辜负题目里的“思想”两个字,不过分宏大也面面俱到。很喜欢关于日本时空间讲述的这一章,“欧洲对于空间与时间的等价性或对置性,或者是两者兼容性都抱有完全等同的认知尺度…使得其具备了使近代科学发展的欧洲环境精神。而日本则是通过时间的尺度创造出了观察者的视点,即便对于空间的理解,也凸显出其在时间尺度上的反映、被时间支撑的空间…(想想其实日本文学也是,比如金阁寺,美学观也是,比如侘寂)建筑真是一个集大成的专业。这是本可以常翻常新的书了。 (展开)
1 有用 TD 2018-11-09 16:26:52
我擦,这本书居然没人读。当初没头没脑选择这个专业的同学们,都滚去读完再回来打分。低于三颗星一定是自己水平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