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愿的冲撞的书评 (7)

躺学再分析 2020-02-11 08:52:54

《意愿的冲撞》对恋爱的启示

本书是古尔德正式出版的第二本书,也是他生前的最后一本,其主要研究对象是结构视角下的暴力冲突。书中比比皆是洞见,如果这位天才没有英年早逝,该有更多精彩的分析以飨读者吧。说实在的,条缕清晰而又不失写作趣味的社会学书籍实在少见,本书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有学者把此书...  (展开)
小 葵~ 2018-02-24 18:05:04

为荣誉而战——一丁点破事引发血案的原因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骑一辆自行车就引发的命案 提到骑自行车致人死亡,你会想到哪些原因呢? 和其他车发生碰撞?刹车失灵?操作不当?小偷偷车骑,被主人发现? 都不是。而是一个人不让骑车,另一个非要骑车,俩人吵架之后又打,不小心致人死亡。 这起命案是这样发生的: A骑车到一个单位里面。B是...  (展开)
NARUMI 2018-05-18 19:00:51

叔本华:生活就是冲突,冲突是生活的本质

2018-05-18 前言: 1、“生活就是冲突,冲突是生活的本质。” by 叔本华 2、天下 为利熙攘。而熙攘,即意愿的冲撞。 by 我 对古尔德遗作的致谢! 一、【核心观点提要】 1.人际暴力是关系(而非个人)的产物。人际冲突大多源于社会关系中支配程度的分歧。 2、关系具有黏性(且可...  (展开)
堂吉磕碜 2022-08-01 20:51:06

日常冲突的社会学分析

这里的日常冲突是指比如超市插队,小额债务、冷嘲热讽、争抢车位等生活中常见的琐碎小事引起的暴力冲突。为什么这些非常细琐的事情容易引起冲突呢? 有一个观点认为这里有胁迫,所以会产生冲突,但以我们的生活经验来看,其实并没有胁迫。还有一种观点会将实施暴力的人称为反常...  (展开)
khala 2023-02-26 07:02:09

写给自己看看~

作者一气呵成的遗作,以为什么许多地方发生的极端暴力行为仅源于琐碎小事引发的纠纷为引,发挥了充沛的社会学想象力~作者指出,科层制的等级性质与其说是过时社会组织形式的模仿,不如说是一项社会固有原则形式的体现,实际上很多社会学研究在不平等问题上汲取养分~社会关系...  (展开)
yuki 2023-01-13 17:42:19

意愿的冲撞

撑过痛苦的前两章,从第三章开始终于可以看懂了。薄薄的一本,主要用法国科西嘉岛的犯罪(致死)数据以统计学的知识佐证了一些观点,满新颖的,总结一下。 1.个体与个体,从争吵上升至暴力冲突的情况主要发生在对称关系之间(不存在明显的等级与支配关系)并且主要为了象征性而...  (展开)

订阅意愿的冲撞的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