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inking in Bets》的原文摘录

  • 克服自利性偏差 斯坦福大学的社会心理学家罗伯特・麦考恩( Robert Maccoun)有个有意思的观察:他发现在所有的交通事故记录中,75%的司机都指责是別人犯了错。如果事故至少涉及到两辆车,那么91%的司机都认为是对方犯错。而哪怕事故中只有一辆车,也有37%的司机能找到别人身上的原因。出了事儿都怪别人,这是人之常情。心理学家对此有个专门的名词,叫“自利性偏差”。有自利性偏差的人认为:如果我做这件事没做好,那肯定是因为不可控的别人的或者意外的缘故;如果我做这件事成功了,那肯定是因为我水平高。 这种态度会使人自我感觉良好,但是不可能提高你的决策水平。人是不会从自己的失败中吸取教训的,因为他总能找到理由把失败归咎于别人。当然别人的失败有可能是你的成功之母,因为观察别人的失败,从中总结一个教训,完全不会伤害自已的自尊。不过这个方法对自利性偏差严重的患者来说也不容易,自利性偏差还包括,认为别人的成功都是因为运气,别人的失败则都是因为他这个人的水平本来就不行。 杜克说,自利性偏差是职业扑克选手最大的魔障。扑克是一种零和游戏,你赢就是我输,所以人们对自己和别人的输赢都有非常强烈的感觉。如果输赢涉及到很大的利益,你的感情可能会强烈到让你根本无法客观面对现实。可是如果不涉及大的利益,你就不会真的严肃对待输赢的教训。 人生就像一场场牌局,我们每个人都是参与者。在“变”和不确定”成为常态的当下,我们在信息不充分的条件下,如何做出正确的重大决策,需要一定的智慧。愿每个人都在人生长期博弈中,出好每一张牌,成为胜者。 (查看原文)
    凪翊 5赞 2019-12-12 23:00:37
    —— 引自章节:前言 为什么这不是一本关于打扑克的书
  • a truthseeking charter: 1) focus on accuracy (over confirmation), which includes rewarding truthseeking, objectivity, and open-mindedness within the group; 2) accountability, for which members have advance notice; and accountability is a willingness or obligation to answer for our actions or beliefs to others. 3) Openness to a diversity of ideas Calibration requires an open-minded consideration of diverse points of view and alternative hypotheses. Accuracy, accountability and diversity wrapped into a group's charter all contribute to better decision-making, especially if the group promotes thinking in bets. The only way to gain knowledge and approach truth is by examining every variety of opinion. Several ways to communicate to maximize our ability to engage in a truthseeking way with a... (查看原文)
    ZZ 2赞 2018-04-18 09:02:06
    —— 引自第130页
  • 树木学和事后偏见(或者,让电锯歇一歇) 心理时间旅行的目标之一是全面、客观地看待问题。要理解这种观点的主要风险,我们可以把时间看作一棵树。这棵树的组成部分有树干、顶部树枝以及枝干连接处。树干代表过去。一棵树只有一个成长中的树干,正如我们只有一段不断积累的过去。树枝就是潜在的各种未来,较粗的树枝相当于可能性较大的未来,而较细的树枝代表着可能性较小的未来。树干上部与树枝交汇处是现在。未来有很多种,但只有一个过去;树有很多树枝,但只有一个树干。 随着未来不断成为过去,所有这些树枝又会怎么样?不断前进的现在就像是一把电锯。当其中一个树枝得出了某种结果之后,树枝变成过去时,现在的我们锯掉并清除了所有未能得出结果的树枝。当我们回顾过去只看到那件已发生的事情时,它似乎就给人一种不可避免的感觉。为什么从这个有利位置看,它不应该给人无可避免的感觉呢?即使是最小的树枝,也就是最不可能发生的未来——比如拉塞尔·威尔逊的抛球被拦截的概率仅为2%~3%——在成为强大树干的一部分时也会扩大。事后看来,当时的2%~3%变成了100%,所有其他树枝,无论多么粗壮,也都会被忽略掉。 这就是事后偏见,概率思维的死敌。 美国权威法学家、第七巡回上诉法院法官弗兰克·伊斯特布鲁克(Frank Easterbrook)曾经就某种潜在可能发生之后法律系统的概率评估中存在的危险性进行了警告。简茨诉康尼格拉食品公司(Jentz v. ConAgra Foods)的案件涉及的当事双方为康尼格拉公司旗下的一处“热”粮仓,以及其聘请的负责调查和处理粮仓燃烧气味、烟雾和温度升高原因的一家名为西侧(West Side)的公司。由于未能解决问题,西侧的工头让康尼格拉公司打电话给消防部门求助。然后,为了避免影响消防人员的进出,工头让自己的工人们将工具从通往仓库的一条隧道中移出。 当工人们进入隧道时,粮仓发生了爆炸。几名被严重炸伤的西侧工... (查看原文)
    一锅脑浆粥 2赞 2019-05-02 09:28:52
    —— 引自第237页
  • 首先,表达不确定性。承认不确定性不仅可以增进团体内部的求真性,还可以邀请我们身边的每个人来分享有用的信息和不同的意见。害怕犯错误(或害怕必须指出他人的错误)抵消了确认性的社交规则,这往往会导致人们对彼此隐瞒宝贵的见解和观点。如果我们首先明确自己的不确定性,那么听者就会更加明白,明确随后的任何讨论都不会涉及正确与错误,这将最大限度地有利于我们与团体以外的人进行求真交流。 (查看原文)
    一锅脑浆粥 1赞 2019-05-02 08:32:51
    —— 引自第180页
  • 其次,通过认同来引导沟通。例如,留心对方提到的与你的信念一致的观点,对其加以具体的陈述,然后用“而且”来代替“但是”。如果迄今为止我们只学到了一件事,那就是我们喜欢听到那些肯定我们想法的观点。比方,我们想要让一个与我们有分歧的人(在我们团体内部或外部)和我们进行求真沟通,那么如果我们从一些彼此观点一致的领域开始,对方必定会表现出更加开放和轻松的态度。只有极少数人才会对他人的所有言论都持反对态度。通过实施促进普遍性的策略以及积极寻找我们认同的观念,就可以更加自然地让他人与我们一起学习,也会更加开放地思考他人的言论,从而增强我们校正自己信念的能力。 (查看原文)
    一锅脑浆粥 1赞 2019-05-02 08:32:51
    —— 引自第180页
  • 当通过认同来引导沟通时,听者会乐于接受任何可能会涉及的不同意见。此外,当将新的信息以补充而非否定之前所涉及事情的方式提出时,听者将会以更加开放的态度来对待我们的意见。最简单的修辞手法在这里却可以大有作为。当对方表达了听起来像是没有经过很好校准的信念或预言,而且是我们了解与其相关的信息的时候,那么不妨尝试着说“而且”,比如,“我同意你提到的关于某事”的看法,“而且……”。在“而且”之后添加我们想要表达的观点。在相同的场景中,如果我们说“我同意你提到的关于某事”的看法,“但是……”,这样的措辞会给人挑战的感觉,这会使听者进人防御状态。“而且”是在提供帮助或做出贡献,“但是”却意味着拒绝和否定。 (查看原文)
    一锅脑浆粥 1赞 2019-05-02 08:32:51
    —— 引自第180页
  • 我们可以广义地认为这是一种为了避免说“不”的尝试。在即兴表演艺术中,演员们得到的第一个建议是,当某人开始一个场景时,你应该回答“是的,而且……”。“是的”意味着你正在接受某种场景的概念,“而且”说明你正在对其进行补充说明。在任何你想鼓励探索性思考的情况下,这都是一个很好的指导方针。重要的是设法找到双方观点一致的领域,以保持寻求真相的伙伴精神。在表达可能相互矛盾或产生异议的信息时,我们的语言可以理想地将导致分歧的影响降到最低。 (查看原文)
    一锅脑浆粥 1赞 2019-05-02 08:32:51
    —— 引自第180页
  • 管被家人和医生视为一名无可救药的酗酒者,鲍勃博士却在旅 途中成功地控制住了威尔逊的酒瘾。反过来,威尔逊最终也帮 助鲍勃博士戒酒成功。随后,匿名戒酒会帮助数百万人戒酒并保持清醒的状态,接着又衍生出以同样方式应对其他顽固恶习的帮助组织,如吸毒、吸烟、不健康饮食和虐待关系。 切都源于一个理念:在别人的帮助下我们可以做得更好。 虽然团体的作用可能要强于无组织的个人,但这并不是自动形成的。在团体中,我们可以通过讨论替代方案以及认识到我们的思维偏差来提高我们的决策质量,但是团体同样也会加剧我们对既有信念加以巩固的倾向。菲利普・泰洛克和珍妮弗・勒纳( Jennifer Lerner)是团体互动科学领域的权威专家他们在2002年的一篇颇具影响力的论文中如此描述了这两种群体推理模式:“确认性思维片面地试图将某个观点合理化,而探索性思维则公平地考虑了其他可能的观点。”换句话说,确认性思维放大了偏见,助长了动机性推理,因为它的主要目的是为正当性辩护。确认性思维促进人们对自己信念的热爱和颂扬,扭曲团体处理信息的方式和制定决策的过程,如此可能会出现从众思维的结果。而探索性思维不仅鼓励对替代假设进行开放和客观的考虑,而且对驳斥偏见的异议持允许态度。探索性思维有助于团队成员理性地对他们看到的世界进行更为准确的理解。 如果缺乏明确的章程来引导探索性思维,并且无人对章程 (查看原文)
    freddy 1赞 2020-08-04 19:04:28
    —— 引自章节:团体生而不同
  • 团体让我们接触到各种各样的观点 约輸・斯图亚特・穆勒是对赌思维的先驱之一。在《论自由》成书的150多年后,他对社会和政治哲学的思考在今天仍然具有惊人的适用性。《论自由》中一个反复出现的主题是意见多样化的重要性。多样性和不同意见不仅是对可能出现的错误的排査,而且是检验最终真理的唯一方法:“人类得以全面掌握某个主题的唯一途径,是通过了解人们对其发表的各种不同意见,以及研究各种思维角色都参与探讨的所有方式。没有任何智者是在此之外的其他模式中获得智慧的,而且通过其他任何方式获得的智慧都不具有人类的理智性。” 穆勒的见解有一种简约之美。就个体而言,我们只有一个观点。这是我们作为人类的限制。但是,如果把一群有这种局限性的人集合在一起,我们就会接触到不同的观点并通过检验替代假设来向准确性靠拢。单凭我们一己之力没有可能接触到一个组织良好的决策团体可以提供的多样性的观点。为了能够更加客观地看待这个世界,我们需要一个可以使我们接触到替代假设和不同观点的环境。这不仅仅适用于我们周围的世界:为了能够更现实地审视自我,我们需要他人的帮助来填补我们的盲点。 (查看原文)
    freddy 1赞 2020-08-04 19:04:28
    —— 引自章节:第四章:结伴制
  • 现在我们花一点时间,先回想一下去年你做过的最佳决策是什么,再想一想最差决策是什么。 我敢打赌,你的最佳决策带来了一个好结果,而最差决策导致了一个坏结果。 (查看原文)
    Mee 1赞 2020-11-06 23:14:30
    —— 引自章节:以结果为导向的危害
  • 事后诸葛亮是比较显眼的目标,作家和为大众提供即时分析的博主们也很容易引人注目。但是,正如我从自己打扑克的经验中发现的那样,以结果为导向是一种折磨着我们所有人的常规思维模式。在结果和决策质量之间建立过于紧密的联系会影响我们的日常决策,并可能造成广泛的灾难性后果。 (查看原文)
    Mee 1赞 2020-11-06 23:14:30
    —— 引自章节:以结果为导向的危害
  • 好的决策之所以好并不是因为它产生了好的结果。好的决策来自好的过程,而这个过程必定包括了准确表达我们自身知识状态的尝试。这种知识状态同样也是某种“我不确定”的表现形式。 我们的世界是无常的和不可预知的。他们清楚,自己几乎不可能确切地知道某件事情将会如何发生。他们接受这种不确定性,并试图弄清这种不确定的程度,而不是专注于如何才能确定。他们根据不同结果的发生概率来做出最佳判断。这些判断的准确性将取决于他们拥有多少信息,以及他们是否具有丰富的判断经验。这是所有对赌的基本要素之一。 但无论是老将还是新手都无法确定下一次翻牌的结果。老将的优势是他们有更好的判断力。 首先,“我不确定”仅仅代表一种对世界更准确的描述;其次,当我们接受了自己对某事物无法确定的时候,就不容易陷入黑白思维的陷阱。 (查看原文)
    Mee 1赞 2020-11-06 23:14:30
    —— 引自章节:“我不确定”: 充分利用不确定性
  • . (查看原文)
    花卷 1回复 1赞 2021-02-17 21:31:04
    —— 引自章节:皮特·卡罗尔和事后诸葛亮
  • . (查看原文)
    花卷 1回复 1赞 2021-02-17 21:31:04
    —— 引自章节:以结果为导向的危害
  • . (查看原文)
    花卷 1回复 1赞 2021-02-17 21:31:04
    —— 引自章节:快速或死亡:人类大脑不是为理性而构造
  • . (查看原文)
    花卷 1回复 1赞 2021-02-17 21:31:04
    —— 引自章节:两分钟警告
  • . (查看原文)
    花卷 1回复 1赞 2021-02-17 21:31:04
    —— 引自章节:奇爱博士
  • . (查看原文)
    花卷 1回复 1赞 2021-02-17 21:31:04
    —— 引自章节:扑克与象棋
  • . (查看原文)
    花卷 1回复 1赞 2021-02-17 21:31:04
    —— 引自章节:一场致命的智斗
  • . (查看原文)
    花卷 1回复 1赞 2021-02-17 21:31:04
    —— 引自章节:“我不确定”: 充分利用不确定性
<前页 1 2 3 4 5 6 7 后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