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号帝国》的原文摘录

  • 文本不“评注”图像,图像不“例示”文本:对我来说,它们各自只是对某种视觉摇曳的取向,可能类似于禅宗谓之悟(satori)的那种意义丢失。文本和图像在它们的交织中,想要确保身体、面孔和书写这些能指的流通和交换,并从中读出符号的退隐。 写作是以自身的方式进行的悟:悟(禅宗事件)是一种或多或少强烈的大震荡,它会撼动认知和主体:它实施一种话语空白。而这也是一种构成写作的话语空白,禅宗在免除一切意义中,书写花园、姿态、房屋、花束、面孔和暴力的种种表达方式,正是从这个空白出发的。 认得一门外国的语言,但并不去弄懂这门语言,这是一个梦想。这是在这个语言中感知差异,但这个差异又绝不是在语言的肤浅的社会性中获得的;这就是认识到一门新语言所能积极折射出来的我们自身语言的种种不可能性;这就是学习难以理解之物的系统所在;这就是在别样的划分、别样的句法效应下,拆解我们的“真实”;这就是发现主体在陈述中闻所未闻的境地,移动其拓扑学位置;简言之,就是进入不可译之物中,直至我们身上的所有西方元素被撼动,直至来自我们父辈的完全被历史转变成“自然”的文化发生摇晃,去体验这种震动,而绝不试图减弱这种震动。 未知的语言,但我能抓住它的呼吸,它情感的流转,总之一句话,我能抓住它承载含义的纯粹事实。随着我的走动,我周围未知的语言让我产生轻微的晕眩,将我卷入它人为的空无---只是对我才会实现这种空无:我生活在这种空隙中,摆脱了所有充分的含义。 不是声音在交流,而是整个身体(眼睛、微笑、发绺(liu)、姿势、衣着)与你保持一种喋喋不休的会话;在这种会话中,对规则的完美掌控去除了所有倒退和幼稚的特征。(用手势、绘画、专名)确定一次约会可能需要一个小时,但在这一个小时里,为了得到一个一说出来就很快会去魅的信息,你认识、品味、接收的是另一个人的整个身体,是这个人的整个身体展开了他自己的叙述、他自己的文本。 绘画就是面与体的展示... (查看原文)
    女宛心兑 3赞 2019-05-19 10:17:49
    —— 引自第1页
  • 我有一個夢想:認識一門外國(奇怪的)語言,卻不理解它:觀察它與母語之間的不同,卻無法透過語言的詞語、溝通或庸言俗語等社會表面因素破除差異;在新奇語言的投射之下,實際地認識母語的不足;領會那些難以想象事物的運作;在其他句法、結構的影響之下,拆解我們自身的[真實];在言談中,發掘主體未測知的位序,挪動主體的拓樸結構;總之,進入那個不可解釋的境界,感受那股震撼甚至不用削弱它,直到我們內在的每一分西方性步履蹣跚,且父權言語開始顫抖。 (查看原文)
    A0507143 1赞 2018-10-02 20:42:00
    —— 引自第1页
  • 如此,在餐馆嘈杂的人群和订单的交织中,他完成一种分级,不是时间的分级,而是各种时态的分级(天妇罗语法的各种时态),他让种种操作的阶段清晰可见,不是把食物吟诵成某种完了的商品,它们只有完美才有价值(我们的菜肴就是这种情况),而是把食物吟诵为某种没有终极含义只有进展含义的产品,可以这样说,当生产过程结束的时候,含义也穷尽了:那个消费[终极产品]的人,是你;那个玩过、写过、生产过的人,是他。 (查看原文)
    [已注销] 1赞 2019-09-25 01:50:46
    —— 引自第29页
  • 柏青哥是一种孤独的集体狂欢。机器排成长龙,每个人站在自己的台子面前玩儿自己的,尽管摩肩接踵,可谁也不看谁。只能听到各种滚球的声音(装弹的节奏是非常快的),整个游戏室就像蜂箱或车间,玩家则像流水线上的工人。 (查看原文)
    [已注销] 1赞 2019-09-25 01:58:16
    —— 引自第32页
  • 我们从中确认的是一个没有起源的复制、没有起因的事件、没有本人的记忆和没有维系的言说。 (查看原文)
    [已注销] 2018-03-21 15:50:35
    —— 引自第88页
  • 。。。免除意义是通过一种容易阅读的话语完成的。。。既不古怪,也不熟悉。它什么都不像,又什么都像:它容易阅读。。。然而,它又毫无意义,它抵制我们,最终失去了那些先前人们授予它的那些形容词,进入这种意义的悬搁。。。 (查看原文)
    [已注销] 2018-03-23 13:21:17
    —— 引自第91页
  • 。。。重要的是,艺术是书写性的,而绝不是表达性的。。。 。。。有多么注重为书写工具创造的种种形式和品质,它就有多少忽略记录方面:这里任何笔画不允许涂画或者修改,用不着发明橡皮或其替代品。所有工具都朝向那种不可逆、不牢固书写所产生的悖论。 (查看原文)
    [已注销] 2018-04-24 14:35:19
    —— 引自第96页
  • 那精心、细致地供人阅读的,正是无可阅读的。 人们在这里可以看到意义的免除,而我们 [西方人] 则很难理解这一点,因为在我们这里,抨击就是隐藏或者颠倒意义,却从来都不会使意义缺失。 (查看原文)
    [已注销] 2018-05-02 16:19:49
    —— 引自第68页
  • 这种致敬崇尚的也不是意义 而是图示 而这个姿态的所有所指则不可思议地完全缺席 (查看原文)
    [已注销] 2018-05-28 17:24:13
    —— 引自第73页
  • Le rêve: connaître une langue étrangère (étrange) et cependant ne pas la comprendre: percevoir en elle la différence, sans que cette différence soit jamais récupérée par la socialité superficielle du langage, communication ou vulgarité; connaître, réfractées positivement dans une langue nouvelle, les impossibilités de la nôtre; apprendre la systématique de l’inconcevable; défaire notre «réel» sous l’effet d’autres découpages, d’autres syntaxes; découvrir des positions inouïes du sujet dans l’énonciation,déplacer sa topologie; en un mot, descendre dans l’intraduisible, en éprouver la secousse sans jamais l’amortir, jusqu’à ce qu’en nous tout l’Occident s’ébranle et que vacillent les droits de la langue paternelle, celle qui nous vient de nos pères et qui nous a faits à notre tou... (查看原文)
    El Guaje 2018-06-15 21:36:24
    —— 引自章节:La langue inconnue
  • 插花、物件、树木、面孔、花园和文本,如果说这些日式的事物和方式在我们看来显得都很小,这不是由于它们的尺寸,而是因为所有的物件、手势,甚至是最自由、最动态的东西,都好像是被框限的。微小不是来自尺度,而是来自事物自限、自制和完结的某种精度。这种精度,既没有什么道理也没有什么伦理:事物并不是以清教徒的方式达到纯净,而更是通过某种引起幻觉的额外添加,或通过某种切断,去除物件之含义的羽饰,撤销它在世界之中在场和立身的所有踌躇。然而,这个框限是不可见的:日式事物不是通过圈围、着色而来,不是用颜色、阴影和笔法“填充”以构成鲜明的轮廓和线条,日式事物周围,只有无,一个使事物亚光化的空的空间(因而在我们眼里:它内敛、缩减和微小)。 可以说,【日式】物件以一种既始料不及又深思熟虑的方式,瓦解了它一贯所在的空间。例如:房间保留着一些明文限定,那就是地板上的席子、平整的窗户、护条支撑的隔板----与滑动门没有区分。这里,全是线条,好像房间是用毛笔一挥而就的。然而,通过第二层设置,这个严格性反而瓦解了:隔板是脆弱的,一捅就破;墙壁是可滑动的;家具是可收起的----这让我们在日式房间里又重新发现这种“奇幻色彩”,借此,所有日本人就可以毫不费力地瓦解对框限的因循,而无需搞出什么颠覆的戏码。或者,又例如:日本的插花“构造严格”,所有日本导游册和所有关于“花道”的艺术书籍中都会提及,不管这种构造的象征意向如何,这种插花制造出来的,是气的流转,花朵、叶片和枝干。只是这些气的隔板、走廊和路障,它们按照“少”的理念精妙地追随自然的踪迹,而我们(西方人)则将这种理念与自然分离,好像只有充沛才能表现自然。日本插花是有体量的,是巴尔扎克笔下的英雄弗朗霍夫所梦想的不为人知的杰作----这个杰作能让人走到所画人物的背后,而日本插花则能让人在枝杈间隙中、在其高低不一样的空隙中移动身体,不是去解读,而是重新找到书写者之手的踪迹... (查看原文)
    女宛心兑 2019-05-19 21:10:00
    —— 引自第47页
  • 打开一本旅游指南,通常你会发现那是一本小词汇书。但这本词汇书奇怪地记载着一些无聊和无用的事物:海关、邮局、理发店、医生和价格。不过,什么是旅游?相遇。唯一重要的词汇书就是关于会面的。 (查看原文)
    [已注销] 2019-09-24 16:51:58
    —— 引自第15页
  • 食材没有珍贵的心,没有隐藏的力量,没有生命的秘密。任何日本菜都不提供中心(即在我们这里由组织进餐、围绕或铺陈菜品这样的仪式所意味的饮食中心),一切都是对其他装点的装点。 (查看原文)
    [已注销] 2019-09-25 01:39:33
    —— 引自第23页
  • 球路在发射的一刹那就预先决定了。 (查看原文)
    [已注销] 2019-09-25 01:59:08
    —— 引自第33页
  • 据说,四边形的、网状城市(如洛杉矶)会给人造成深度不适,这样的城市会给我们带来有关城市的内部机体觉(Sentiment cénesthésique)损伤,即这种[损伤后的]感觉让我们总想让所有的都市空间都有一个中心可去、可回,一个可供梦想、向往和离开的——一言以蔽之,一个可供创造的——绝对场所。 (查看原文)
    [已注销] 2019-10-06 16:54:00
    —— 引自第35页
  • 到中心去,就是与社会“真相”相遇,就是参与到“现实”的美好丰盈之中。 (查看原文)
    [已注销] 2019-10-06 16:54:42
    —— 引自第36页
  • The dream: to know a foreign (alien) language and yet not to understand it: to perceive the difference in it without that difference ever being recuperated by the superficial sociality of discourse, communication or vulgarity; to know, positively refracted in a new language, the impossibilities of our own; to learn the systematics of the inconceivable; to undo our own 'reality' under the effect of other formulations, other syntaxes; to discover certain unsuspected positions of the subject in utterance, to displace the subject's topology; in a word, to descend into the untranslatable, to experience its shock without ever muffling it, until everything Occidental in us totters and the rights of the 'father tongue' vacillate -- that tongue which comes to us from our fathers and which makes us,... (查看原文)
    一个浮 2020-02-12 23:06:17
    —— 引自第6页
  • 所有的西方城市都围绕着中心发展,而且与西方形而上运动观念一致,每一个中心都是真理的场所。我们的都市中心区总是满载意义,地点醒目、重要,文明的价值观汇集、聚结在此:信仰(教堂)、权力(办公厅)、金钱(银行)、商品(百货公司)、言语(古代集会所——咖啡厅及散步区)。前往市中心,就是与社会的“真理”相遇,就是投入“现实”无边的丰富世界。 我要谈论的城市“东京”呈现出这样珍贵的矛盾之处:它的确拥有一个中心,但这个中心却是空的。整座都市围绕着一个既禁闭且无人关注的地方,这处居所绿荫掩蔽,护城河保护着它,天皇居住于此,无人得见,也就是说,照字面来看,我们不知道谁住在里面。日复一日,计程车敏捷、迅速、动力十足地奔驰在子弹般的高速车道上,却避开这个圆形地区,低矮的屋檐是这隐形地带的可见形式,将那神圣的“空无一物”隐藏起来。于是,两座最强盛现代都市的其中之一,便由高墙、沟圳、屋顶、树木所围绕筑起,建造在一个不透明的隐暗环状物上,它的中心仅仅是个草率的概念,其存在不是为了炫耀权力,而是为了让所有的都市活动能够去支撑那种空无的中心特性,车辆永远必须绕道行驶。据说如此一来,这些想象之物,以循环的方式展现着,围绕着空无的主体旋移回转,来去往返。 (查看原文)
    サノイケ 2020-03-12 20:31:21
    —— 引自章节:第九章 空洞的市中心
  • 要说每个街区如此狭窄、密集,在其名称所涵盖的地带都塞得满满的,那是因为它有一个中心,而此中心完全没有信仰、心灵上的象征意义:往往,它是座车站。车站是个巨大的有机体,长途火车、市区火车、地铁、百货公司及整个地下商业活动都在此容身落脚。根据某些都市设计师的说法,车站在区域中负起标志作用,让城市产生意义,供人解读。日本的车站里有千百条大小路径穿越来往,功能多样,从旅行到购物,从服装到饮食,一应俱全:每列火车都可以通往一家鞋店。车站用于消费、过路、出发,保有独一无二的建筑风格,它(这全新的复杂结构是否应称之为车站?)的神圣特性消除了,而这神圣特质通常是我们西方都市的主要标志元素:大教堂、小教堂、市政府、历史古迹。在此,这种标记平凡乏味,毫无诗意。 (查看原文)
    サノイケ 2020-03-12 21:36:32
    —— 引自章节:第十一章 車站
  • 日本文乐不会隐藏什么,也不会渲染那种夸张的表现手法,它因而抹除了演员在表演时的一切神圣韵味,斩断了西方人不断想要建立的形而上连结,这些连结存在于灵魂与身体之间、原因与结果之间、动力与机制之间、操偶师与演员之间、命运与人之间、上帝与生物之间。如果幕后操纵者没有躲起来,为何你要把它变成上帝?如何变法?在日本文乐里木偶并未用任何线绑住。没有线,不再运用隐喻,也没有命运之神。木偶不再滑稽地模仿各种生物,人也就不再是神明掌中的木偶,内心不再支配外表。 (查看原文)
    サノイケ 2020-03-13 21:04:06
    —— 引自章节:第十五章 內心與外表
<前页 1 2 3 后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