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出品方: 万千心理
译者: 李玫瑾
出版年: 2017-8-1
页数: 576
定价: CNY 98.00
装帧: 平装
ISBN: 9787518412655
内容简介 · · · · · ·
本书旨在用心理学的观点探讨犯罪问题,整合近年来犯罪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和*案例,全面而深入地阐述当代犯罪心理学的理论、研究和应用。本书涉及犯罪行为的界定与分类;犯罪行为的发展因素、生物因素及学习和情境因素;攻击和暴力行为;未成年人违法犯罪行为;异常人格的犯罪行为;心理失常的犯罪行为;伤害、杀人和家庭暴力;校园暴力;职场暴力;恐怖主义行为;性侵害行为;侵财犯罪行为;跟踪骚扰行为;网络欺诈行为;药物滥用与犯罪等内容。本书体系完整、内容丰富、材料新鲜,多元包容,是一本难得的犯罪心理学佳作,可供公安、检察、法律、司法等领域的专业人士以及对犯罪心理学感兴趣的读者学习和参考。
犯罪心理学(第11版)的创作者
· · · · · ·
-
李玫瑾 译者
作者简介 · · · · · ·
作者简介
Curt R. Bartol博士 曾在大学从教30余年,教授过生物心理学、犯罪心理学、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司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以及心理学与法律等课程。他曾于美国卡斯尔顿州立大学创办司法心理学研究生项目并担任研究生院院长。作为注册临床心理学家,他在地方、市级、州级和联邦执法机关担任警方顾问已超过25年。他的著作包括《司法心理学》(Forensic Psychology)、《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与反社会行为:一种发展的观点》(Juvenile Delinquency and Antisocial Behavior: A Developmental Perspective)、《犯罪和犯罪心理画像》(Criminal and Behavioral Profiling)及《心理学与法律》(Psychology and Law)等。
Anne M. Bar...
作者简介
Curt R. Bartol博士 曾在大学从教30余年,教授过生物心理学、犯罪心理学、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司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以及心理学与法律等课程。他曾于美国卡斯尔顿州立大学创办司法心理学研究生项目并担任研究生院院长。作为注册临床心理学家,他在地方、市级、州级和联邦执法机关担任警方顾问已超过25年。他的著作包括《司法心理学》(Forensic Psychology)、《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与反社会行为:一种发展的观点》(Juvenile Delinquency and Antisocial Behavior: A Developmental Perspective)、《犯罪和犯罪心理画像》(Criminal and Behavioral Profiling)及《心理学与法律》(Psychology and Law)等。
Anne M. Bartol 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奥尔巴尼分校刑事司法学博士,美国威斯康星大学新闻学硕士。曾在大学从教20年,教授司法学、社会学和新闻学课程,并在儿童和青少年保护机构担任社工。她还与Curt R. Bartol合著了《司法心理学》《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与反社会行为:一种发展的观点》《犯罪和犯罪心理画像》及《心理学与法律》等著作。她是《刑事司法与行为》(Criminal Justice and Behavior)的书评编辑和主管编辑,并发表过多篇有关女性和刑事司法、农村地区法院以及司法心理学历史方面的文章。
译者简介
李玫瑾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犯罪心理学家。出版过专著《犯罪心理学》《犯罪心理研究在犯罪防控中的作用》,主持翻译过《犯罪心理画像》《地理学的犯罪心理画像》。研究涉及犯罪心理画像、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心理及预防、有组织犯罪心理问题,家庭暴力的心理影响,公安社会心理调查,犯罪高危人群心理评估等。
目录 · · · · · ·
犯罪理论
犯罪理论之人性观
多学科角度的犯罪学
犯罪界定与测量
未成年人违法犯罪
简要回顾:犯罪和违法的界定
总结和结论
第二章 犯罪行为溯源:发展风险因素
累积风险模型
发展级联模型
社会环境风险因素
父母和家庭风险因素
心理风险因素
总结和结论
第三章 犯罪行为溯源:生物因素
遗传与反社会行为
心理生理因素
环境风险因素
神经心理学因素
总结和结论
第四章 犯罪行为溯源:学习和情境因素
行为主义
社会学习
挫折导致的犯罪
情境煽动和犯罪行为的监管
道德脱离
总结和结论
第五章 攻击和暴力
攻击的定义
攻击的理论观点
攻击和暴力中的社会学习因素
攻击的认知模型
外显性攻击和隐蔽性攻击
媒体暴力的影响
总结和结论
第六章 未成年人违法犯罪
关于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定义
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本质和程度
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发展理论
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预防、干预和矫治
总结和结论
第七章 犯罪与人格异常
何为人格异常
行为描述
人格异常的犯罪者
人格异常的心理测量
人格异常的核心因素
女性的人格异常
种族或族群差别
未成年的人格异常者
神经生物学因素和人格异常
人格异常者的童年
对人格异常犯罪者的治疗
总结和结论
第八章 犯罪与心理失常
精神疾病的界定
能力和刑事责任
特殊辩护和条件
心理失常的暴力
危险性和风险评估
总结和结论
第九章 杀人、伤害、亲密伴侣与家庭暴力
定义
杀人者的人口学及其他因素
心理学对杀人的研究
亲密伴侣暴力
家庭暴力
杀婴
总结和结论
第十章 多重杀人、校园和职场暴力
侦查心理学
犯罪心理画像的类型
多重杀人者
系列杀人者
滥杀者
校园暴力
职场暴力
总结和结论
第十一章 现代恐怖主义心理学
定义和实例
恐怖组织分类
恐怖分子的类型
追随者和领袖:谁参加和谁组织
恐怖主义社会心理背景
恐怖分子的动机和辩解心理
心理效应与恐怖主义的本质
总结和结论
第十二章 性侵害
定义和统计
性侵对被害人的影响
易发生性侵的因素
性侵者的特点:谁会性侵他人
强奸的分类
对性犯罪人的矫治
总结和结论
第十三章 对儿童和青少年的性侵害
对儿童性侵害的发生率和流行率
性侵对儿童心理的影响
性侵儿童者的特点
认知扭曲
男性性侵害儿童的模式分类
互联网带来的性侵害
性交易
对性侵儿童者的矫治
总结和结论
第十四章 入室盗窃、强闯民宅、偷窃及“白领”犯罪
入室盗窃
偷盗和偷窃机动车
诈骗和身份盗用
偷窃商店
白领犯罪和职务犯罪
总结和结论
第十五章 暴力侵财犯罪、网络犯罪和恐吓犯罪
抢劫
网络犯罪
跟踪骚扰
劫持人质犯罪
纵火罪
总结和结论
第十六章 药物滥用与犯罪
未成年人药物滥用
关于滥用药物的一致发现
毒品的主要种类
致幻剂
兴奋剂
麻醉品
俱乐部毒品:镇静安眠复合药物
酒精
药物滥用与暴力
总结和结论
附录一 术语表
附录二 缩写词表
参考文献
译后记
显示部分信息
· · · · · · (收起)
喜欢读"犯罪心理学(第11版)"的人也喜欢 · · · · · ·
犯罪心理学(第11版)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26 条 )
犯罪心理学:阳光之下,必有阴影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拿起这本书,手里沉甸甸的,而心中的感觉,同样是沉甸甸的。 这本重新修订后的第12版《犯罪心理学》,大开本,近500页,80万字,分量的确够沉;而封面上醒目的“犯罪心理学”五个大字带给人的视觉冲击,也的确够重。 沉重的情绪,会贯穿你翻阅这本书的全过程。毕竟,正如书中所... (展开)《犯罪心理学》:了解罪犯是为了更好的了解人类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文/石墨杨 马加爵事件、“激情杀人”药家鑫、“蛇蝎美人”劳荣枝、宝马撞人温庆运……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这些罪犯都得到了应有的惩罚。 正如约翰·道尔所言:“罪犯并非生活在我们之外,而是我们中的一部分。” 对于我们普通人而言,这些事件有着深刻地警示作用,我们好奇这些... (展开)系列案件的犯罪心理分析
《犯罪心理学》:洞悉人性,远离伤害,避免犯罪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这是本洞悉人心幽微,剖析罪犯心理动态的经典书。自1980年首版以来已畅销世界40余年。作者是美国学者柯特.R.巴托尔教授和安妮.M.巴托尔教授。 在第12版中,作者主要聚焦于心理学的角度,关注并分析犯罪行为和反社会行为。在撰写框架上,首先界定了何谓犯罪行为,及如何测量犯罪... (展开)论坛 · · · · · ·
为什么这本2017年出的是11版,上海人民版2018年出... | 来自修二的轮舞 | 2 回应 | 2022-01-03 17:36:01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13 )
-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9)7.8分 793人读过
-
Prentice Hall (2012)暂无评分 1人读过
-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24)8.9分 164人读过
-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8)7.6分 20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豆瓣五星图书【心理学】 (爱玛·包法利)
- 灵修/心理/哲学/思维/情感/婚姻书单 (蓝蓝的紫)
- 万千心理全豆列 (万千心理)
- 读书。豆瓣九分以上通识&专业教材。 (Vanessa。)
- 学习设计师的书房 (Margie Hu)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犯罪心理学(第11版)的评论:
feed: rss 2.0
7 有用 不勿酱 2018-01-14 22:59:31
内容丰富 看的非常过瘾
86 有用 甘草披萨 2019-01-01 13:46:42
知识性专业性强,内容全面,不仅是给专业人员的教材,正如本书前言说起的,也是一本“给美剧爱好者的正经参考书”,歇洛克、汉尼拔、犯罪心理、绝命毒师这种老调无需赘言,波兰斯基案、沉默的证人Kitty Genovese案,就连《利器》里的“孟乔森综合征”也在书中读到理论依据,还启发了对《威尔森夫人》一片真相的解读,可以说本书可能是一本最具可读性和趣味性的专业书籍了,若立志当编剧尤其值得读,堪称剧本宝藏。当... 知识性专业性强,内容全面,不仅是给专业人员的教材,正如本书前言说起的,也是一本“给美剧爱好者的正经参考书”,歇洛克、汉尼拔、犯罪心理、绝命毒师这种老调无需赘言,波兰斯基案、沉默的证人Kitty Genovese案,就连《利器》里的“孟乔森综合征”也在书中读到理论依据,还启发了对《威尔森夫人》一片真相的解读,可以说本书可能是一本最具可读性和趣味性的专业书籍了,若立志当编剧尤其值得读,堪称剧本宝藏。当然这是戏言,其实读后最大的感触是一种无力感和悲剧感,因为犯罪成因复杂几乎没有确切完全的科学解释,同时对犯罪的矫治何其困难,有些精神障碍基本没有矫治成功的可能性,近乎是终身的精神障碍或疾病,要真正分析犯罪、防范犯罪、攻克犯罪问题、降低重犯率,道路还太长太长 (展开)
10 有用 Chaos_Rain 2020-03-07 15:07:01
读完这本书,本来是以为里面会有很多案例。现实是里面介绍的研究方法让我觉得这根本不配被叫做一门学科,顶多叫做小样本数据统计,里面充斥着很多正确的废话的结论。比如家庭暴力对孩子的心理影响,未成年人犯罪的影响因素,实验数据和样本都过小。让我不禁怀疑自己,为嘛要买这本书来看。还有一点这本书讲的面很广,但是可能是因为这是一门小众的学科,所以跟国内的环境,文化其实是不符的。更现实的选择可能是去B站听李玫瑾教授... 读完这本书,本来是以为里面会有很多案例。现实是里面介绍的研究方法让我觉得这根本不配被叫做一门学科,顶多叫做小样本数据统计,里面充斥着很多正确的废话的结论。比如家庭暴力对孩子的心理影响,未成年人犯罪的影响因素,实验数据和样本都过小。让我不禁怀疑自己,为嘛要买这本书来看。还有一点这本书讲的面很广,但是可能是因为这是一门小众的学科,所以跟国内的环境,文化其实是不符的。更现实的选择可能是去B站听李玫瑾教授的课。 (展开)
1 有用 亖人亖 2021-04-17 14:30:06
业余爱好者了解之后就满足于此,学到了很多。
161 有用 rieneaur 2018-12-21 11:21:10
主笔失眠,入睡难,给他买了这本让他读。一周读了12页,每天看2页马上入睡。。。。。实乃催眠宝物
0 有用 等待野蛮人 2024-10-11 19:10:38 浙江
我忘了,心理学不是哲学,重视数据调查统计,轻推理,有分析
0 有用 栉海 2024-09-05 14:37:28 美国
完全可以是文艺工作者与犯罪/刑法/法医学爱好者的必读书目。覆盖系统而全面的犯罪类别、对应研究策略和相当扎实的量化数据,间或存在着考验读者甄别和理解能力的重叠,不过不是问题。 看这本书的时间,不是正午下厨的间隙,就是十点半后的深夜,总觉得在目前的时间安排下,这样看完,难免会产生些精神问题,一切暂时还挺好,只是耳边时常有钟声,提醒我遗忘,与不要遗忘。
1 有用 有悬念的人生 2024-08-16 17:40:01 广东
这本书的书名是 Criminal Behavior,应该翻译成《犯罪行为》才对啊。另外一本书 Criminal Psychology,才应该翻译成《犯罪心理学》啊。
0 有用 Varmestuga 2024-06-14 21:28:37 黑龙江
一般般
0 有用 归寻 2024-06-11 18:33:39 上海
理解人性的阴暗面。有些章节读了两遍!这是我连续买了三本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