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美国心理协会反焦虑思维训练课,献给动不动就不淡定的你】
经常觉得压力山大,发愁事情永远没完没了?
想事情总是先想到消极的一面,每天负能量满满?
一遇大场面,就习惯性焦虑、不安?
凡事思虑过重,想太多,愁太甚,永远处在焦虑状态?
本书就是一本写给这些动不动就焦虑起来的人的实用指南,案例+方法+步骤全方位助你摆脱焦虑魔咒,重获安全、自控、自在的生活。
★【心理博士30年执业经验精华,8种心理训练方法,快速消除焦虑】
本书两位作者都是专业咨询师、培训师、美国心理协会成员,执业时间长达30年,有丰富的治疗经验。
在书中,他们结心理学背景和执业经验,用九个章节,为我们一一详解了应对焦虑的具体方法,帮助你释放大脑的超能力;粉碎让你处在不停忧虑状态的幻想;清醒、自信地面对每天的挑战;转变你的内在状态,获得全新的自己。
★【焦虑时代的应对法则,浮躁社会的镇静剂...
★【美国心理协会反焦虑思维训练课,献给动不动就不淡定的你】
经常觉得压力山大,发愁事情永远没完没了?
想事情总是先想到消极的一面,每天负能量满满?
一遇大场面,就习惯性焦虑、不安?
凡事思虑过重,想太多,愁太甚,永远处在焦虑状态?
本书就是一本写给这些动不动就焦虑起来的人的实用指南,案例+方法+步骤全方位助你摆脱焦虑魔咒,重获安全、自控、自在的生活。
★【心理博士30年执业经验精华,8种心理训练方法,快速消除焦虑】
本书两位作者都是专业咨询师、培训师、美国心理协会成员,执业时间长达30年,有丰富的治疗经验。
在书中,他们结心理学背景和执业经验,用九个章节,为我们一一详解了应对焦虑的具体方法,帮助你释放大脑的超能力;粉碎让你处在不停忧虑状态的幻想;清醒、自信地面对每天的挑战;转变你的内在状态,获得全新的自己。
★【焦虑时代的应对法则,浮躁社会的镇静剂】
据调查,在青年白领群体中,有34%的人经常焦虑,62.9%的人偶尔焦虑,只有0.8%的人从来没有焦虑过。
在这个普遍焦虑的时代,我们应该如何自处,又如何与焦虑的人相处?在这个浮躁的社会,我们又该如何静下心来,倾听内心的声音,找到真正使命所在并努力之?《反焦虑思维》将循序渐进地带你走出焦虑状态,从心智游移、自我关怀、切换思维到心流、超级思维,一步步将你带往巅峰体验,最终安全、自控、自在地生活。
经常觉得压力山大,发愁事情永远没完没了?
想事情总是先想到消极的一面,每天负能量满满?
一遇大场面,就习惯性焦虑、失眠、不安?
凡事思虑过重,想太多,愁太甚,永远处在焦虑状态?
在这本具有可操作性的书中,两位心理学博士基于30多年的执业经验,为我们提供了8种焦虑自救良方,从理解自身的状态到学会控制思绪,从心流到超级思维,这些方法层层递进,抽丝剥茧般为我们破解无处不在的焦虑,帮助我们重获安全、自控、自在的生活。
作者简介 · · · · · ·
罗尔•克肖(Carol Kershaw)
美国心理协会成员、临床心理学家、临床催眠和基于脑的心理转化国际培训师,执业时间长达35年。
比尔•韦德(Bill Wade)
专业咨询师、婚姻和家庭治疗师、美国婚姻和家庭治疗协会会员、美国临床催眠学会认证顾问,执业时间长达30年。
两人合著《大脑变化治疗:自我转化的临床干预》等作品。
目录 · · · · · ·
第一章 我们为什么会焦虑
相信你的能力 · 006
将狮子误认成石头的后果 · 007
焦虑的原因:“负面倾向” · 009
杞人忧天者是如何诞生的 · 011
· · · · · · (更多)
第一章 我们为什么会焦虑
相信你的能力 · 006
将狮子误认成石头的后果 · 007
焦虑的原因:“负面倾向” · 009
杞人忧天者是如何诞生的 · 011
充满力量的观点 · 015
从此以后,科学就快乐地躲在了背后 · 016
生活冲击 · 018
注意力和自我调节 · 019
唤醒水平 · 021
跳舞小姐的情绪历险记 · 022
你的个人故事如何“助攻”担忧和焦虑 · 025
故事是精神“燃料” · 025
进一步评估情绪反应和自我调节 · 029
第二章 平息恐惧,穿越困境前行
大脑是个“墨守成规”的家伙 · 037
控制精神是可能的 · 042
人体电/ 脑电 · 043
转移你的注意力 · 048
关注大图像 · 051
灵活地运用注意力 · 052
改变你的语言 · 054
“暖起来”然后“静下去” · 055
散个步,换种心情 · 056
学会“装腔作势” · 060
小结 · 061
第三章 开个小差,再做重大决定
白日梦的重要性 · 068
发散性思维 · 072
小心!不要“迷路”了 · 073
正念冥想 · 079
做梦是为了构建未来 · 083
心理时间之旅 · 083
你会接收他人的焦虑吗? · 086
让我们来集体“开小差”吧 · 086
开小差后的时光 · 087
心智游移做出的决定 · 088
打哈欠能够调节注意力 · 089
第二部分 大脑的超能力
第四章 如何通过深度放松化解焦虑
压力心态 · 097
压力制造 · 098
压力超载 · 099
为什么θ 波会治愈焦虑 · 102
θ 波如何治愈焦虑 · 104
利用θ 波重新编排我们的思维 · 108
如何进行深度放松练习 · 110
伊芙琳寻求“深度潜水状态” · 117
另一种显著的变化 · 119
第五章 毫无焦虑,期待最好的未来
意图 · 127
动机和激情 · 128
消极的心理复述 · 129
未来定时 · 136
“延迟满足”的力量 · 138
限制性信念 · 141
信仰体系结构 · 142
大脑的超能力:设想 · 144
挑战你的信念 · 146
第三部分 训练你的大脑
第六章 切换你的“大脑回路”
过去如何影响现在 · 160
我们真正需要的是什么 · 161
如何“将神经再次模式化” · 168
行动计划 · 174
形成内在的稳定 · 176
人际间的神经模式化 · 179
做最好的打算 · 180
第七章 如何通过自我关怀保持最佳的内在状态
保持神经系统健康可以让你享受人生 · 184
健康的神经状态如何提升你的洞察力 · 185
专注自我可以改变未来 · 191
找到你的暂停键 · 198
深度自我 · 200
深度倾听 · 201
设计新的冒险经历 · 206
自我连接和共享连接 · 207
听从内心的声音 · 209
生成性对话 · 210
第四部分 点燃你的生命
第八章 双脑同步运作让你远离焦虑
自然界的“同步” · 216
全脑同步运作状态的历史 · 217
如何让你的双脑α 波频率同步 · 222
走进α 波 · 224
甩掉焦虑 · 228
恢复力 · 229
双脑同步和你的潜能 · 230
双脑同步在现实世界是如何运作的 · 230
调整你的思想状态和思想内容 · 233
第九章 从心流到超级思维
“心流”为什么有这么多好处 · 242
克服思想的局限性 · 247
心流循环 · 249
如何激发心流状态 · 251
催眠 · 253
心流有助于解决问题 · 256
在休息时间里“孵化”新想法 · 257
无意识的指导作用 · 259
心流状态中的巅峰表现 · 260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每天,你所想、所感知和相信的东西都会影响到你体内的基因表达。你是你自己的基因工程师。你可以影响到你的健康、寿命,以及疾病和退化。无须学会调节你身体的内部环境,你就可以触发身体里有毒的化学过程,而这些过程产生的后果是毁灭性的。DNA不代表命运,但消极的想法却真的可以打开1200个压力基因中的任何一个。而多数这样的基因能够导致慢性病、抑郁和绝症。 你的大脑能够立即绑架你的情绪。你的早年经历也许会告诉你,生活在过度警戒的状态让你更有安全感,然而现在,你点小小挫折或令人不快的意外就能将你打回焦虑不安的“原型”。如果这种情况经常发生,在内心里长久忍受的这种循环就开始失去控制,过度反映使情绪变得更早,你更加焦虑,继而更加过度反映,情况更加糟糕,恶性循环……然而,自始至终,一直造成你如此焦虑的“狮子”或许只是一块“石头”。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第一章 我们为什么会焦虑 -
在有关临床催眠的描述里,未来定时有时也被称为“伪定时”。在这个技能里,你设想自己在未来的某一时刻顺利解决了此时困扰你的问题。想象自己在未来时刻的样子、说话的声音、穿着和行为。然后,想象自己逐渐变成这个人,透过她的双眼看东西,用她的耳朵听声音,以她的方式来思考。成功的未来成了指导你如何采取步骤来实现那个未来的源泉。列举这些步骤,思考如何执行它们。这种聚焦于未来的做法会增强意愿,提高积极性,激发热情。 整个过程如下: 1. 每天早晨阅读一些和你的目标有关的内容,激发你实现那个特定目标的积极性。找到灵感,你就能对未来产生积极的期待,并激发热情。写下某个未来的场景。通过记下目标,你就在精神里“演练”了一回这个未来。要坚持一段时间。当你设想你在未来顺利地完成了目标,就请在此时感受这股动力带来的兴奋感,留意激情如何在体内四处乱窜。在激情澎湃的时刻,你是不会感到焦虑的。 2. 接着,设定一个意图,让它带领你行动,实现你的目标;设想自己在努力实现那个未来,现在开始执行第一个步骤。 3. 努力完成这个过程,培养自己的毅力。在长期努力中,你可能会感到厌倦,所以你需要思考如何将奋斗的感觉延长。用3-4个步骤概括从此刻到你期待的未来之间的路途,包括衡量标准和截止日期,使你在前进的轨道上不偏航。写下路途中可能会存在的障碍。回答这个问题:你要怎么做才能确保自己坚持完成这些步骤? 4. 通过在内心演练的方式,探索你所想到的未来。不要抱怨你缺少什么,或你不能做些什么。相反,在脑海里设想每天都在一点一点地完成那个终极目标,抓住象征着成功的每个细节。如果你的目标是写一本书,那就想象你捧着完成那本书的场景。如果你的目标是增强客户端负载均衡,那么想象自己如何开展询问和调查工作。 5. 回顾、纪录完成每一个步骤的“胜利”日期。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未来定时 · 136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反焦虑思维"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反焦虑思维"的人也喜欢 · · · · · ·
反焦虑思维的书评 · · · · · · ( 全部 67 条 )

一本书教你如何停止胡思乱想,告别emo,放过自己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01 我又又又emo了。 朋友半夜给我发微信,声音里的丧隔着手机屏幕都能感受到。 胡思乱想、精力无法集中、时常感到焦虑,这些症状让他一度觉得自己患上了抑郁症。 这种行为在心理学上称为反刍思维,牛习惯把吃下去的东西反回来再次咀嚼,而人的大脑也会把曾经遇到过的事情不停调... (展开)
《如何停止胡思乱想》:用心理学技术调整脑电波,改善不良心理状态

告别焦虑,期待无限美好的未来:如何停止胡思乱想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生活中,我们总会患得患失:害怕自己工作出错被领导批评,担心孩子成绩不好考不上一个理想的学校,公司裁员担心名单上有自己的名字。 以上种种困扰属于正常,但是,如果为此每天都提心吊胆去提防,甚至晚上都彻夜难眠,连做梦都是与此有关,导致白天精神萎靡不振,影响正常的工... (展开)
当你被“反刍思维”折磨,无法脱身时,按照这四个步骤来调整自己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心理学研究表明,生活中的许多问题与烦恼,都是“反刍”造成的。反刍是一种持久的、循环的抑郁思维。 反刍就是你每当遇到什么不开心的事或挫折的时候,就会不断翻找过去那些让你感到痛苦的事,然后沉浸其中,难以自拔。这是对过去的胡思乱想,它让你的负面情绪不断升级加倍。 ... (展开)
不要总担心没发生的事:快乐起来,结果就会好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我们总会不由自主地为没发生的事担忧,怕工作不顺利,怕生活遇到困境。 虽然我们在人前装得若无其事、一脸风轻云淡,但是只有自己知道,内心里早已塌方,沉重又焦虑。 其实,我们不必这样,未来怎么样,并不会因为担忧和焦虑而改变。如果我们能摒弃恐惧和压力感,而是用活力、... (展开)
一个让人读了之后更加胡思乱想的书
> 更多书评 67篇
论坛 · · · · · ·
前言部分就漏翻译,还是看英文版吧 | 来自关关 | 2017-11-26 10:22:18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2 )
-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22)6.6分 474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新京报书评周刊秋季书单 (新京报书评周刊)
- 2017年财经频道推荐书目 (我周颠不服)
- 2018 List (阿钝)
- 高太爷书单(5) (大智不愚)
- 心理学-治疗自己(重要) (菲常雨)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941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反焦虑思维的评论:
feed: rss 2.0
1 有用 Aubrey 2022-03-22 12:32:29
相比正面信息大脑对负面信息的查找更强烈,这些就会令人感到焦虑。
12 有用 闻夕felicity 2017-09-27 21:44:53
读之前最大的担心是会读到一本伪科学心灵鸡汤,但其实这本书从神经科学出发、为很多行之有效却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情绪转换方法提供了理论解释。虽然和纽约时报上的心理学科普和商业生产力提升专栏一样容易有蹭热点和夸大其词之嫌,但本书提供的神经学心理学视野和思维转换实用办法仍然是非常有价值的
1 有用 一只顿悟的咸鱼 2017-11-22 10:02:33
对我最有启发的是:不同的脑波产生不同的精神状态,可以通过“自我调节”转换脑波从而改变精神状态。本书“自我调节”的方法是:转换注意力、放松、冥想;而有的方法看起来让人怀疑其有效性。其实焦虑定义很广,压力、担忧也是属于焦虑范畴。
0 有用 TinOO 2018-03-07 19:09:51
开头的确有点鸡汤的感觉,书中多次提到冥想对于减少焦虑的作用,觉得自己还是应该尝试。通过思想改变思想的方法论,感觉有点形而上,操作性不强。
4 有用 拖延象小姐__ 2017-12-02 11:58:05
有的内容过于抽象,阅读此书的人是想找到自己,一些过于抽象的概念在解决读者自身问题上并没有太大的帮助,但有一部分还是很好的。比如焦虑的时候问自己:你为什么紧张?你在怕什么?还有就是,最好的状态就是做最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