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编辑推荐(作品看点)
·首部中文写就的杜尚传记,以东方哲学观照艺术家创作,再现杜尚“艺术与反艺术”的一生。
作者王瑞芸女士被陈丹青评价为 “国内研究杜尚的重要学者”,她也是《杜尚访谈录》的译者。这部以中文写就的《杜尚传》摆脱了西方几部杜尚传记的范式窠臼,是一部可读性很强的艺术家传记。
王瑞芸女士兼备中西方艺术史研究经历,又是杜尚的推崇者,她几乎穷尽西方对杜尚的研究文献,提高了本书的参考价值,也呈现出认识和理解杜尚的不同维度。
·一部最“杜尚”的传记,穿行于现代艺术的进退维谷,在达达洪流中气定神闲。
杜尚一生除一本棋书外从未著书立说,他的存在却影响了20世纪整个西方现代艺术的发展。王瑞芸的《杜尚传》为目前最为推荐的版本。文本体量适当,详略得当,每章以杜尚的“金句”开篇,将杜尚难以领悟的艺术观念揉入鲜活具象的艺术家生活。
·本书既是一部个人传记,也是一...
◎编辑推荐(作品看点)
·首部中文写就的杜尚传记,以东方哲学观照艺术家创作,再现杜尚“艺术与反艺术”的一生。
作者王瑞芸女士被陈丹青评价为 “国内研究杜尚的重要学者”,她也是《杜尚访谈录》的译者。这部以中文写就的《杜尚传》摆脱了西方几部杜尚传记的范式窠臼,是一部可读性很强的艺术家传记。
王瑞芸女士兼备中西方艺术史研究经历,又是杜尚的推崇者,她几乎穷尽西方对杜尚的研究文献,提高了本书的参考价值,也呈现出认识和理解杜尚的不同维度。
·一部最“杜尚”的传记,穿行于现代艺术的进退维谷,在达达洪流中气定神闲。
杜尚一生除一本棋书外从未著书立说,他的存在却影响了20世纪整个西方现代艺术的发展。王瑞芸的《杜尚传》为目前最为推荐的版本。文本体量适当,详略得当,每章以杜尚的“金句”开篇,将杜尚难以领悟的艺术观念揉入鲜活具象的艺术家生活。
·本书既是一部个人传记,也是一部刻画20世纪前半叶西方艺术家群体的众生相。
当传统的观念与价值观一去不复返,现实的情况往往要复杂的更多。历经世纪交替与两次大战,超然的杜尚惯看各类艺术家群体创作与生活之种种。本书收录部分未见于学院派著作的逸闻,这也是那个时代艺术家的剪影和进行中的艺术史。
◎内容简介
本书是首部以中文写就的杜尚传记,洋洋三十万言,追索这位传奇人物的艺术历程和精神世界,同时描绘了一幅20世纪西方现代艺术变迁的画卷。杜尚以一人之力扭转当代艺术的走向,却始终韬晦自隐,但开风气不为师;他的生存态度,他的艺术观点,他的超然、无我,让他躲开种种羁绊,站到了艺术之上。理解杜尚,我们可以把整个现当代艺术的得是成败看得透透彻彻;通过杜尚,我们将把一个人的生命价值看得清清楚楚。
◎图书推荐
在同时代人之中,杜尚是唯一不会老去、僵化的人。
——布勒东
杜尚可以成为一个君主,他会在兰斯加冕,然后,达利要求得到他的允许去画一张《国王和王后处在高速穿行的裸体中》。
——达利
杜尚留给世界的,不是作品,而是他的态度。
——陈丹青
杜尚没有为艺术品的意义提供任何线索,完全交给观者来判定其内涵,由此也进一步检测了艺术的边界。
——《詹森艺术史》(Janson's History of Art)
杜尚传(第二版)的创作者
· · · · · ·
-
王瑞芸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王瑞芸,江苏无锡人,1985年获得北京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史硕士学位,1991年获美国俄亥俄州西方储备大学艺术是硕士学位。旅居美国20年。现供职于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迄今发表的著述有:《巴洛克艺术》、《20世纪美国美术》、《美国美术史话》、《通过杜尚》、《戈登医生》(小说集)、《美国浮世绘》(散文集),翻译《杜尚访谈录》。
目录 · · · · · ·
第二章 “我在用八年的时间上我的游泳课”
第三章 “我从不把自己保持在一种建立好的模式里很长时间”
第四章 “我没有那种‘画家生活’”
第五章 “我想发现一些东西,它们和过去是全然不相干的”
第六章 “我什么都不信”
· · · · · · (更多)
第二章 “我在用八年的时间上我的游泳课”
第三章 “我从不把自己保持在一种建立好的模式里很长时间”
第四章 “我没有那种‘画家生活’”
第五章 “我想发现一些东西,它们和过去是全然不相干的”
第六章 “我什么都不信”
第七章 “我已经不打算再过一个追名逐利的艺术家的生活了”
第八章 “漫游在平静的海中”
第九章 “没有美,没有丑,没有任何美学性”
第十章 “你如果一边战斗,就无法同时一边发笑了”
第十一章 “我要的东西不多:棋,一杯咖啡,过好二十四小时”
第十二章 “‘我’和‘自己’之间的游戏”
第十三章 “我一直在试图渐渐减少行动”
第十四章 “吃饭和为了绘画而绘画是两件不同的事情”
第十五章 “我发现婚姻像其他事情一样没劲”
第十六章 “我很喜爱我做下的事,这种喜爱就转变成了这种方式”
第十七章 “给予抵制的方式是:沉默,缓慢,独处”
第十八章 “拒绝会显得可笑,拒绝诺贝尔奖是可笑的”
第十九章 “把一向隐蔽着的东西带到光天化日之下”
第二十章 “艺术家的状态比他的艺术更重要”
第二十一章 “我的位置就是不具备位置”
第二十二章 “我拥有一份非常精彩的人生”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实际上他压根儿信不过经由语言表述的东西,他说:“我们一旦把自己的思想放进词或句子中,事情全都会走了样。”这话很接近我们中国禅宗的立场,在禅宗里,人类理性被洞见为只是人类进化过程中的一个片段,是无意识这个汪洋大海里的一个孤立小岛,借助它,人们只能达到事情真相的边缘。禅宗因此主张“不立文字”。西方人杜尚居然也具备这种立场,他一生都自觉的和那些被印刷出来的学派和思想保持距离。 因此可以说,智慧的获得亦可以从自己的内在去开发,而不是向外去寻求。杜尚年轻时跟大家一样寻寻觅觅,而且也跟大家一样愿意接受艺术的熏陶,可是他渐渐意识到那是“一种很平庸的欲望”。最终,他放弃了所有这些,活出了他自己。他最后总结说,他喜欢的只是“活着,呼吸,甚于喜欢工作,因此……我的艺术就可以活着:每一秒,每一次呼吸就是一个作品,那是不留痕迹的,不可见也不可想的,那是一种其乐融融的感觉”。 这就是一个自由人的感觉,这个人已经从名利,地位,乃至责任和义务中解脱出来,他可以行所当行,至所当止,没有什么东西可以奴役他,左右他,他是自己的主人。这样一个人,便是生活的艺术家。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09页 -
杜尚这一辈子长时间无名无利,可他就是活的好。这样的人生的确是一个完美的作品,敌得过任何身外之物。由于杜尚用心的是活着的状态,因此做作品对他成为次要。她一向作品很少,他“不觉得艺术家是那种必须做出什么东西来的社会角色,好像他欠下大众什么似的”,他“讨厌这种想法”。杜尚宁可跟艺术家聊聊天,也不愿意去看他们做了什么。在他看来,“艺术家的状态比他的艺术更重要”,“一个个体,人之为人,人之为人的那个大脑,对我来说比对他做出的东西要更有兴趣”。 这是杜尚的“厉害”,他知道,一个人活得好,不是靠外在的名声和钱财来支持的,而只在内心的静定、和谐、喜乐。他接触艺术家,只消看一看他们“内里”,他就能知道这些人会在什么“段位”上,其他的都是扯淡。我们已经看到,杜尚一生从不外求,他自况:“我不是那种渴求什么的所谓有野心的人,我不喜欢渴求。首先这很累,其次这不会带来任何好处。我并不期待任何东西,我也不需要任何东西。期待是需要的一种形式,是需要的一个结果,这个情况对我来说不存在。” (查看原文) —— 引自第366页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杜尚传(第二版)"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杜尚传(第二版)"的人也喜欢 · · · · · ·
-
- 无码:艺术大师的秘密生活 6.9
-
- 艺术原来可以这样看(修订版) 8.3
-
- 论美术的现状 8.1
-
- 艺术展示导论 7.7
-
- 审美即生活 7.5
-
- 天才的拓荒者 6.5
-
- 艺术在路上 6.6
-
- 照夜白 7.8
-
- 隐秘的知识 8.7
-
- 爱迪生传 8.0
杜尚传(第二版)的书评 · · · · · · ( 全部 33 条 )

在阅读传记时我们期待读些什么

国人写东西难以摆脱的桎梏


最好的作品是他度过的时光—罗伯特·拜勒尔

他可以这样过一生,我可以吗?

2013-05-09
> 更多书评 33篇
论坛 · · · · · ·
仿佛在看粉头写给正主的彩虹屁小作文 | 来自初音上野驴 | 2022-09-19 19:20:14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2 )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8.4分 1567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旧书新版 (名字写在水上)
- 他山之玉 (鶴景)
- 专业书目 / 拓展视野 (宁止水)
- 艺术类书籍 (一个无名的画家)
- 图书馆 (派大星)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409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杜尚传(第二版)的评论:
feed: rss 2.0
3 有用 拉布拉布 2019-06-21 14:54:03
封面很好看,感觉和韩国现代美术馆的杜尚展览类似,给人一种名作翻译的感觉。打开一看,没想到是王瑞芸自己写的,看了前言的什么“生命的超然”之后就觉得有点奇怪...目前看到第二章,感觉有一种给小朋友讲名人故事的感觉,语气很奇怪,没必要的个人观点也很多。
33 有用 NickD 2018-07-12 21:23:50
读得很累,作者不停地在引导与总结,把自己眼中的杜尚塑造给读者,一点点神化了一个人和他的艺术;而伴随着出现的其他艺术家,不是比他更沉溺于情爱,就是没有他理智,或者不如他有才——好像杜尚像个神,所做的一切全都正确,地位重要得让他人黯淡无光。或许对我而言,这样的传记应该叫《我眼中的杜尚》。
1 有用 & JIN 2020-04-04 09:02:21
如果想更客观公正的了解,还是去读Tomkins的《杜尚》吧,毕竟杜尚没学过佛
1 有用 她失去了控制 2018-11-06 14:00:35
书是好书,有些段落讲明了西方现在艺术史的发展过程,相关的人物也是立体丰满的。但是不知道作者想过没:一味的个人崇拜口吻,把所有人与杜尚相对比,把杜尚封神,按着书中写的杜尚,会不会喜欢作者的做法呢?
12 有用 还在修飞船吗 2018-02-22 17:00:39
杜尚是我最想活成的样子,我没有他的才华但是我想拥有他的态度。杜尚最好的作品是他度过的时光,而在新年伊始之际遇到杜尚是我最幸运的事。 努力成为杜尚这样的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