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司法(第二版) 短评

热门 最新
  • 47 乐之 2019-12-14 12:19:08

    这本书最操蛋的地方就是案例后面提出了一大堆问题确又不给一个作者认可的答案供参考。如果是跟着作者上课的学生还兴许有机会向其请教。但是没办法接触到作者的其他人呢?尤其是实务工作者想通过这本书找到一些问题的解决方案,结果读了之后更困惑了,读来只想骂街

  • 18 豆瓣越来越难用 2020-11-03 17:17:19

    无愧于书名的“中国”二字,用中国的案例,讲中国的法律,培养中国的法律人。中国还是太缺这样的教科书了,活的法律其实是在判决当中,而不在概念的辨析和空泛的思辨中(没有说概念辨析和思辨不重要的意思)。更重要的是,案例不能编辑罗列就行,还要传授研读案例的方法。但本书也不是没有缺点,一是理论和基本知识的讲解过少且不系统,二是案例所附的问题对于自学者过难,至少应当给一点思考的提示和线索。但瑕不掩瑜,仔细读过一遍,才真的对公司法有了切身体会,入了门。

  • 12 萌萌 2018-08-31 11:42:03

    唯一买了两版的教材,其实中欧法学院讲课的时这本书的手稿我已经看了,钦佩王军老师对公司法制度的钻研。

  • 5 momo 2020-11-11 23:58:28

    读了两遍,第一遍是上学时候读的,重点梳理基本概念,厘清基本的大问题,感兴趣的案例可以看看;如今又读了一遍,这一遍看的就非常的有的放矢了,知道自己想看什么,有的地方想了解历史沿革,就读背景知识,有的地方想知道实践争议,就看案例,针对具体的法条也有了自己的认知,和作者也能产生对话的感觉,所以建议大家要循序渐进,多读几遍,适应开放式问题,法律分析和法律解释功底确实不是一蹴而就。但是书中也还是有部分的疏漏的,一个简单的例子,legal capital在美国是有专门的定义的,并不是如作者而言是非法律文本用语。

  • 6 勾陈 2021-03-20 21:56:13

    偷偷羡慕法大同学一秒钟,这本书需要配合王军老师的课堂讲解才能真正发挥它的效果。 虽然本书内容可深可浅,但对于普通读者来说恐怕只能做入门之用。对中国公司法法条进行体系化的编排,在关键处辅以释义,并使用了大量实务判决作为案例。虽然王老师通过对判决的“评析与问题”,鼓励大家独立思考,保持批判的出发点是好的,但还是希望能对一些关键问题进行观点展示,或者在讲解部分更加深入,或者提供更多的参考文献注释。读完感觉很不满足而非畅快淋漓。借用阿瑟·克拉克评价《2001太空漫游》的话:“如果有人觉得完全弄懂了这部电影,那一定是我和库布里克弄错了。我们提出的问题远超过我们给出的答案。”

  • 4 过热·钢筋 2020-12-24 18:37:49

    追星成功,要到了老师的亲笔签名。我以为法学教材都是枯燥无味,缺少生动讲解的,没想到王军老师把一个个案例研究透了,可以结合基础知识,把这些知识点串联起来,突然觉得学习也没有那么麻烦了。课前一定要仔细阅读老师提供的学习材料,课上会有与老友相会的亲切感与新体会。法治的愿景和法制的现实总是有着难以弥合的差距

  • 4 低端硬盘 2021-02-08 08:11:26

    比较稳扎稳打的教材,但到了公司合分立的部分明显就显得非常简略了,草草带过。 对案例分析的处理也值得打磨,一个是没必要在教材中完整展现一份判决的内容,而且教材正文中对案例的使用也十分不足(中国教材的通病);其次是对判决的评议中,问而不答的情形实在是太多了,这反而会减轻设问的意义。一份洞见不可能仅靠阅读教材的学生自我回答,作者若可以选择性地为自己的设问提供一定的见解(不是就一主题连续提问)、思路与论证会更好。

  • 5 亦寒 2020-03-31 13:22:35

    写到三月书单里吧 其实最密集读这本书的时间是在二月 在找论文选题的过程中 王军老师给我了很多启发 书中提出很多问题 在思考 搜索相关文献的过程中很有收获 自己去找寻答案的过程印象更深

  • 2 蓝关涌雪 2023-12-15 11:02:11 山东

    不少读者质疑作者在案例部分提出的问题悬而不决,这部分才是价值所在。如此枯燥的书竟然读完了,阅读水平大增了吗?

  • 2 Siloong 2023-07-09 19:34:45 北京

    既不通俗,又不精深,概念也不清楚,问题也不解答,不能帮初学者入门,也不能帮入门者进阶,不知道写来干嘛。不过封面印刷好看,结构编排合理,排版布局优美,读起来很舒服。看一看案例也是好的~

  • 2 Puer Aeternus 2020-05-18 16:51:31

    没有案例的书都呵呵

  • 3 lincoln 2019-06-23 22:57:03

    非常好的教材类书籍

  • 1 猎人 2020-09-15 20:40:42

    完结书籍王军的《中国公司法》。由于时间有限,跳过了案例阅读。总得来说,这是本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的好书,非常棒!(这些优秀案例记得工作后反复研习阅读)

  • 1 chunzidashi7 2024-05-15 15:09:31 湖北

    与其说本书意在“为学生提供基础信息”,更不如说是在诸多制度空白中寻求残存的共识,而这都可归结于公司法“赶鸭子上架”式的立法风格和“留待后人补充”式的立法态度。所以当务之急绝对不在于通过判例发展什么所谓的“中国特有制度”(从时间上和文书公开制度上都不允许),而在于引进和改造比较法上既已成熟的“先进”做法。

  • 0 土拨松鼠 2019-09-15 18:59:50

    这分不是刷的?

  • 0 虫虫 2022-02-21 08:36:33

    你是写书还是问问题的

  • 1 王讷敏 2022-03-03 18:42:33

    原理与案例的结合。

  • 4 水为之 2022-02-23 15:58:03

    适合搞个元宇宙社区一起讨论一下书中案例和课后提问

  • 2 贾四饼 2023-12-01 18:05:22 广东

    好的方面有二:1. 相较于国内公司法“主流”教材,主干部分冗余概念与观点之争不多(虽然还是有一些),同时节选了一些案例可作为抽象法律问题的参考;2. 王军老师显然有很强的发现真问题的能力,一连串的提问极其有利于读者走入案件与概念背后,发现其深层次的利益冲突与逻辑建构,不过,这也需要读者有心思考这些问题。不好的方面主要是:能看出来,作者实有民法功底,但在部分问题上(如出资义务加速到期、公司僵局),仍忽略了最基本的民法分析技术(甚至是基本分析框架),这可能是受公司法文献“传统”的影响,也有可能是作者考虑到一些技术(主要是合同解释)对适法者能力的要求颇高。总之,本书表现出的作者“解决问题”的能力,比不上其“发现问题”的能力。

  • 1 古丽妹妹 2023-11-29 21:24:10 江西

    大神之作~虽然之前已经通过其他渠道了解了不少书中的案例,但是作者却能提出更犀利的问题,深感之前读案例读得肤浅。作者没有给出答案,也无需答案。只能说没有正确的答案,只有切中要害的问题,佩服佩服!!!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