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逝去的时光·第一卷 短评

热门 最新
  • 288 danyboy 2018-01-12 08:37:32

    普鲁斯特主要是语言的魅力,所以漫画是别有一番风味的,巴黎的建筑、贡布雷的风景,以及斯万与奥黛特的模样和举止,被画出来后显得格外精致,没想到我看的如此仔细,连那倒写的大清乾隆年制、长着翅膀的中国龙都看到了。我读原著时逝去的时光也回来了,那时有一位美好的朋友,至今没有谋面,她时不时会从江南给我打一通电话,让我读原著中随便那一页,读完后,她就把电话挂断,那是我无比寂寞的岁月里最闪闪发光的一段回忆,尽管在今天想起来,涌起的却是怅惘。

  • 82 三皮 2018-01-06 13:08:57

    相比厚达四百页的小说,漫画当然更精练,可以清楚直观地看到书的脉络,尤其是充当全书概览的贡布雷部分,追溯的语调,贡布雷时的斯万、姑妈、弗朗索瓦兹、勒格朗丹、凡特伊及其女儿、教堂见到的盖尔芒特公爵夫人。交代了散步的两边,斯万家和盖尔芒特家。几个至福时刻,吃玛德莱娜蛋糕、马丁镇的钟楼,漫画呈现水准与篇幅兼具。全书画面精美,构图不少化用了美术史上的名作,比如卡斯帕的《雾海上的旅人》。最喜欢弗朗索瓦兹的形象,匹诺曹式的鼻头,蓝颜色的衣服和白帽子。善心与宰杀禽类的心兼具,复杂的人的形象。画到外景时的大格、室内的陈设,都足饱眼福。斯万的爱情部分,人物间对话穿插,小格频繁切换,叙述的直接引用的语言密度比较大,另一番感受。最后的最后,采用了《追寻逝去的时光》(周克希)而非《追忆似水年华》非常有眼光的选择。

  • 60 欢乐分裂 2018-01-30 22:38:56

    如果说普鲁斯特的文字难以用影像表现,那么漫画的形式尝试无疑是成功的。那些流连在我们脑海中的迷人长句,在具象化的图景中纤毫毕现——风景旖旎,华服绚烂,人物面目丰富且表情逼真,放大的某些细节如分镜般历历在目;对原著的还原度与忠实度几乎满分,特意与原著对照比读,莱奥尼姑妈房间里的摆设如字所设,对钟楼移步换景的描写如亲历现场,甚至桌上的菜式也原样复刻,而在阅读时心中绘就的众生相终于也成为实感的人物;对原著文本的研读可谓精心细心,甚至在如海金句中摘取的文字亦是我的心头好——与我自己做的摘录重合率太高了;精简的脉络保持完好,时间的跳跃、回溯,在布洛涅树林的悲风里,我意识到幸福的岁月即是失去的岁月。

  • 66 此情做梦呢 2018-02-07 17:05:43

    《追忆似水年华》我一直没敢看。有人说它内核华美无匹,越品越有滋味,看过后再看别的小说觉得几乎不可比。我一直怕自己克化不动,迷失在细节里,迷失在高深里,迷失在自己不能理解的所在,所以几乎要下手了,却一直没有。直到有机会看到这一个绘本,觉得并不难,相反,故事非常精彩迷人,脉络清晰,尤其是斯万先生的爱情那一节,简直太好看了,让人不忍释卷。如此,自己树立起了信心,觉得起码绘本是可以看懂甚至理解领会的了。文字很美,比喻相当深刻,只恨自己不懂法语,一些双关、通假之类的妙语不能得其真味。揭示巴黎上层社会人类心理的细节传神,微妙的心理让人不禁莞尔。爱情的苦痛折磨,少年人的和成年人的,自己的和别人的,写得让人心醉,也让人心碎。

  • 14 巴伐利亞酒神 2018-02-27 16:17:22

    普鲁斯特的文艺腔太厉害了,但那种甜腻却恰到好处,如清风徐来,淡雅中又时常流露出一丝哀伤,教人很难不感同身受。这种自我呢喃式的旁白,实在太适合以电影里的off-screen方式出现了。以至于阅读的过程中,伴随着斯泰凡·厄埃那一幅幅柔美的画面,多次情不自禁地轻轻吟诵起来。这是一种无法言传身教的美妙,让一杯胶囊咖啡,一首爵士钢琴曲,一间堆满书籍的起居室,都仿佛被赋予了一种难以描述的魔幻,伴随着一阵阵无可名状的愉悦。时光永驻在了这一刻,又好像拨回了从未染指的十九世纪……

  • 10 把噗 2018-01-02 19:24:52

    追寻到了阅读普鲁斯特的时光。

  • 8 Sarcophagus 2018-08-31 04:44:14

    “然而,就在一种信念消失之时,接踵而至的是对曾由这种信念赋予活力的前尘往事的盲目崇拜,仿佛所有这些旧事都是神圣的,而我们身上只剩些凡俗的东西,仿佛我们现在的怀疑自有一个偶然的原因,那就是‘诸神死了’。”

  • 8 文泽尔 2018-01-12 18:52:59

    Stéphane Heuet对普鲁斯特名作《追忆逝水年华》的图像化收获了广泛赞誉 后浪引进时 选择了周克希译本 译文与画风意外很契合 书馆藏该书已有些年头了 第一卷《去斯万家那边》陆续有许多人读 也亲眼见到许多人止步于第一卷 如今周克希版译文图像化 确实给出了重拾普鲁斯特的崭新方式 《追寻逝去的时光》从译名开始 便是周老的一种 执拗 “人生太短 普鲁斯特太长” 图像化后却并不显长 转眼便读完了 倒也收获了许多与初见时不一样的体会 想着什么时候再读一遍 只要能许我三个月不管不顾的假期……

  • 11 陈老板 2018-01-06 14:16:10

    一本读起来让人觉得幸福又惆怅的漫画,语言、画面俱美。漫画对上流社会的生活的描绘巨细靡遗,吃穿住行无一不精致。尤其关于菜谱的那一页,火鸡、鱼、刺菜蓟、樱桃······看着就叫人流口水。里面还详细刻画了两段爱情,一段关于情窦初开的少年,一段属于久历情场的中年,都很细腻,都没有结果。

  • 6 珍妮的肖像🦄 2018-01-21 13:43:36

    大约几年前读过追忆几十页又放下,再拿起就是这部图像小说,无疑文字气息在本书里是具备延续性的。长期卧床的普鲁斯特靠怀想书写赋予活力与过往,可以让名词三维,动词五维化。而绘本是可以嫁接在文字之上,可以拉开各种角度航拍,俯瞰或斜睨,是本来灵光碎片的补足,转瞬即逝之美成为彼此风中投影,在彼此靠近里可算虚实相抵,互为繁华。

  • 9 Bernie 2018-01-08 03:54:09

    漫画的话,会把结构提取出来,长篇的原文被简化后,异常清晰。感觉普鲁斯特清楚的知道自己的意识会流向何处一样,也不需要打草稿安排结构什么的。记忆本来就是在时间维度上充满弹性的,可被拉长缩短,因此读这个缩短版本的体验真的蛮独特的。另外很多细节被画出来还是很有帮助,比如钟楼啊彩绘玻璃窗啊

  • 8 周眠 2018-03-08 20:44:35

    将无比繁复的回忆扩写成更其繁复的图像小说。每一幅小画上(除了一些对话的正反打)都可以久久驻目。人世一天,普鲁斯特一年;逝水流年一卷,胜却无数人间。

  • 8 成知默 2018-11-07 16:32:54

    2018年已读107:原著中,普鲁斯特由在椴花茶中浸过的玛德莱娜的味道,开始自己漫长的追忆之旅;图像版中,斯泰凡·厄埃借助手中的画笔,细细还原了贡布雷与巴黎的众生,以及触发记忆的那些风景、香气与味道。教堂与钟楼,山楂、蔷薇的芬芳,维沃纳河里的睡莲,斯万与奥黛特,马塞尔与吉尔贝特,一切都从文字中清晰地浮现出来,形态缤纷,具体而微,保留了文字版的余味无穷,同时又让文字之外的我们的想象落到了实处。斯万的苦恋变成图像时简直惟妙惟肖,神情之间求而不得的种种苦楚让观者也为之叹息。

  • 4 李青菜 2018-03-25 18:02:17

    印象深刻的还有小马塞特坐着马车经过老维克镇的傍晚,夕阳古道,钟塔依稀,月亮马上就上来了,画面非常动人,马塞特在颠簸的马车副驾上,借了纸和笔,奋力写下心里的长长长句,这一幕已经注定这少年是终生“文艺犯”,他说,“心中充满喜悦,只觉得这些文字让我摆脱了钟楼和隐藏在它们背后的东西,我简直像个刚下完蛋的母鸡,高兴得直着嗓子唱了起来。”

  • 3 方悄悄 2018-06-10 15:13:05

    都去买吧,非常美

  • 4 胖不墩儿 2018-01-28 11:33:10

    什么时候才能出完全本啊,不够看。浓缩的小说故事更紧凑,但是也很有韵味,斯万的坎坷情路看读罢使人怅惘,多么敏感的心才能写的这样入木三分。漫画风景画的很好,人物表情有点奇怪

  • 4 Lauren与海 2018-03-15 14:20:13

    真的太太太太太赞了!希望有一天,可以温柔的抱着我儿子的脑袋,指给他看书上的马车、树林、巴黎的香榭丽舍大街,跟他讲“你看这个小朋友…”

  • 2 小米=qdmimi 2018-02-28 10:52:27

    如果文字是游戏的话,《追忆似水年华》可以无休无止地持续;如果它本身就记录了生活的真实,那么普鲁斯特在其中活过了无数次。而这册绘本给了每个人加入这场永不止息的生活盛宴的机会。豁然开朗。

  • 2 宝木笑 2018-03-19 21:43:21

    《追忆》的解读显然是件艰难的事儿,特别是将其转化为图文的形式,意识流这种东西将如何呈现在读者面前,那些自由联想的独白又将如何处理,那些精巧的叙事结构又怎么表现,但是这本漫画仍然具备着独特的意义,因为这是我们集体亲近《追忆》的一种尝试,给人们的启示远大于漫画本身,《追忆》确实是非常艰深晦涩的,然而我们还是需要寻找各种方法去靠近她、认识她以至爱上她。

  • 3 春花 2023-12-13 23:08:20 辽宁

    追忆的美妙之处在于思维的想象,像浮云在空中漫游一般,任其随风而飘,所掠之处皆是风景,它是发散的,永远不知道一下秒将往何处。而漫画本则要打断了这种绵延起伏、丝丝相连的思绪,无数的碎片被被舍弃掉,时光的永恒性只成为故事的一个瞬间,追忆的不再是时光而成了片段,少了些许乐趣。不过图画给人的视觉冲击会更强烈一些,可以作为阅读追忆七卷本的辅助工具。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