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与它的山河 短评

热门 最新
  • 0 卡莱 2018-10-18 16:44:24

    拜读!跟随作者一起探访古诗人们游历过的山河故土,心驰神往。

  • 0 汲汲 2022-03-31 23:49:24

    尤其是序,写的真好。一些对古诗的美感表达和问题的发现。理论用的也很多,但是没有割裂感,理论很多时候是视角、方法和谱系,对应到问题才生长,不是万能的套用阐释和斗争的武器。所以很喜欢萧驰、叶嘉莹类的研究者,视野开阔聚焦也准。不过这里的研究项目,去若干年前诗作具体地点考察和感受,这个真的有必要吗🤣这里读的没啥意思

  • 0 只風吹星光颤 2022-02-14 16:50:20

    乏味程度堪比论文。

  • 0 momo 2021-06-09 08:46:20

    轻型纸。硬着头皮啃了三月,不如我用自己的思维鉴赏中古诗词来得痛快。改评1星

  • 0 2021-12-22 19:59:36

    草率翻过讲杜甫的一块……maybe明天再回头看看导言吧……

  • 0 垒喦亝 2021-12-12 17:03:41

    7月30日标记想读,9月14日作者萧驰先生驾鹤西去。。。似乎很多书在作者去世之际都会引起一阵阅读热潮,如果不是先生去世,我恐怕也不会去图书馆借来这本书。同样是写抒情传统,此书比高友工先生的论述更加明晰、细致;同样是古代诗歌的现地研究,萧先生比简(锦松)先生走得更远,但离文学更近。此外,该书还大量利用康德、福柯、海德格尔、梅洛-庞蒂、马丁·布伯、巴什拉、荣格等哲学家的理论,但用得贴切,不觉生硬,亦属难得。全书600多页,可谓皇皇巨著,但每篇皆有亮点,读来皆有新知,中国古代山水诗研究,短期内恐难有超越者。诚如某豆友所言:“山水有灵,亦当惊知己于千古矣。”

  • 0 芳煙 2021-11-14 07:20:49

    局部精美,总体凌乱。

  • 1 Echo 2022-01-05 17:14:45

    萧先生有自己一以贯之的理路,虽然是多年间写就的文章结集,但确能自成体系。在运用西方理论时,也审慎而节制,大部分篇章所选的理论工具都挺适合的,尤其是柳宗元韩愈等章节,大概西方理论更适用于有“近代性”的诗人。小谢、韦应物等章节则展现出敏锐的批评直觉。

  • 1 少城秀 2021-11-19 10:41:04

    第一章 文学地理与田野

  • 0 飘来飘去 2022-05-23 16:59:40

    出游不易,早已忘记置身山水的美感,只剩与数字化搏斗的枯燥日常。萧驰的文字因此显得尤为珍贵,且与我近来研究的沈从文形成双重互文,一是其父萧乾与沈从文恩怨纠葛的师徒关系,二是中古诗歌的山水与沈从文笔下湘西的山水,有着怎样的关联?乃至五四带来与传统的断裂,又或摄像技术的发展,未来元宇宙的电子山水,在人的山水美感间又变化如何呢?这一话题似还可以无限延伸。

  • 0 Homura 2022-10-08 17:21:55 上海

    将现地研究与文本分析相结合,侧重从空间美学角度对宋代以前的山水诗展开了细致研究,感觉研究视角和方法在这个领域还挺有新意的。最大的特点就是旁征博引,跨地域又跨学科,引用了不少时髦的理论,像空间理论、现象学、绘画论、园林美学之类,有几处看上去也没那么贴切。

  • 0 z 2022-11-08 22:16:55 北京

    用功甚勤,甚勤

  • 0 财神5.0 2022-12-12 14:42:38 广东

    作者萧驰是大名鼎鼎的萧乾的儿子,他研究诗学,结合田野调查一起做,时不时对比西方的学术观念,给予人的启发还是蛮大的。不过从南北朝到唐宋元明清,文人是越来越多,其哲学观念来源越来越繁杂,从贵族化的文人到平常科举读书的农家,其对山水的观念化再造也同步进行,从神话化的潇湘、巫山,到小石潭、鱼石,以及更加世俗化的江南水乡、园林景观,山河之观念越来越来内化、个体化、世俗化,近现代的大潮流或者谈近世或许若此。

  • 0 月小兰 2024-03-21 16:09:22 北京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 0 Chauvin 2022-04-22 22:03:16

    可以再简洁直接一些,深刻性也差一些。

  • 0 頨譞 2024-02-27 23:05:59 北京

    萧驰老师宛如亲探江源的徐霞客,经年跋涉,风餐露宿,终于完成了这项基于实地考察的人文地理学诗歌图像研究,精确到经纬度坐标,极富新意。多少人熟读唐诗三百首,又有多少人却与名山大川从未谋面呢?几千年过去,竟还有这么多古迹可供寻访,竟还有此等勇士义无反顾,真真是我华夏之幸。

  • 0 吴真君不猛 2023-12-26 01:17:49 上海

    哭了,萧驰先生比我这个剡县人更了解剡县地理景观的变迁和跟谢灵运诗歌描写的对应之处。现地研究于此书方才体现其推动文本研究的意义。相比较而言,王兆鹏老师的现地研究不过是个吃力不讨好的玩意’用俊子哥的话说就是:“我看着GPS地图也能得出一样的结论。”

  • 0 四塊 2023-12-02 08:41:58 湖北

    一开始读不懂 很无聊 后面越来越好看

  • 0 梦山谷 2024-01-29 19:16:12 北京

    只知有画家之山,不知有天地之山。萧驰此论,值得每一位治古典美学史与文艺理论者深思。

  • 0 2024-04-12 17:25:37 天津

    (其實沒讀完只看了唐前和總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