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数基金投资指南》的原文摘录

  • 投资者笔记 能够为我们“生钱”"的就是资产,现金不是资产。 有的人看起来“富有”,但一旦停止工作,高收入也就戛然而止。 通过定期投资指数基金,业余投资者往往能够战胜大部分专业投资者。 (查看原文)
    midlight 4回复 14赞 2020-07-17 19:00:37
    —— 引自章节:投资者笔记14
  • 投资者笔记 指数是一个选股规则,它的目的是按照某个规则挑选出一篮子股票,并反映这一篮子股票的平均价格走势。 指数基金追踪指数,完全按照指数的选股规则去买入完全一样的一篮子股票。 指数基金有三个独特的好处:长生不老、长期上涨、成本低。 指数基金是最适合普通投资者的投资品种,如美国的401(k)养老计划中有很大ー部分比例投资于指数基金,一个普普通通的工薪族靠着普普通通的收入也能通过投资指数基金实现财务自由。 (查看原文)
    midlight 4回复 14赞 2020-07-17 19:00:37
    —— 引自章节:投资者笔记31
  • 投资者笔记 投资的行业上区分,指数基金可以分为宽基和行业指数基金。 常见宽基指数基金有:上证50、沪深300、中证500、创业板、红利、基本面、央视50、恒生、H股、上证50AH优选、纳斯达克100、标普500等。 常见的行业指数基金有:必需消费行业的指数基金、医药行业的指数基金、可选消费行业的指数基金、养老产业的指数基金、银行业的指数基金、证券业的指数基金、保险行业的指数基金、金融行业的指数基金、地产行业的指数基金等。 (查看原文)
    midlight 4回复 14赞 2020-07-17 19:00:37
    —— 引自章节:投资者笔记120
  • 总结一下,值得投资的行业,主要是两类,一类是天生更容易赚钱的优秀行业,像医药、必需消费、可选消费以及相关的主题行业。另一类是在周期底部也能盈利的强周期性行业,像金融行业中的银行、证券、保险、地产行业、能源行业、部分材料行业等。 (查看原文)
    midlight 4回复 14赞 2020-07-17 19:00:37
    —— 引自章节:行业指数基金92
  • 投资者笔记 格雷厄姆对价值投资有三个非常重要的理论,分别是价格与价值的关系、能力圏,以及安全边际。 常见的估值指标有:市盈率、盈利收益率、市净率、股息率。 查询指数估值的三种方式:通过笔者的公众号获取每日估值推送;通过指数官网查询;通过付费金融经端查询 挑选指数基金有两个策略:盈利收益率法和博格公式法。 不同类型的指数基金需要使用不同的策略进行投资。比如盈利稳定的价值指数可以采用盈利收益率法来投资;成长指数可以使用博格公式法进行投资周期指数可以使用博格公式的变种来投资;困境指数建议直接放弃。 (查看原文)
    midlight 4回复 14赞 2020-07-17 19:00:37
    —— 引自章节:投资者笔记159
  • 投资者笔记 定投是普通投资者买卖指数基金最合适的方式。 定投需要确定两个因素:定投的时间和定投的金额。 指数基金并不是任何时间都适合定投的,低估时定投才能获取更高的收益。 可以通过降低投资费用、正确处理基金分红、选择合适的定投频率、定期不定额等技巧,进一步提高定投指数基金的收益。 (查看原文)
    midlight 4回复 14赞 2020-07-17 19:00:37
    —— 引自章节:投资者笔记206
  • 投资者笔记 构建一个适合自己的详细定投计划分为四个步骤:梳理自己的现金流、挑选好基金、构建定投计划、定期检查优化。 制作定投计划表,并将计划表打印出来(尽量大些),张贴在家中显眼的位置。 通过参考三个定投实例完善自己的定投计划:为父母构建养老定投计划、为自己构建加薪定投计划、为子女构建教育定投计划。 (查看原文)
    midlight 4回复 14赞 2020-07-17 19:00:37
    —— 引自章节:投资者笔记236
  • 投资者笔记 家庭资产配置中需要根据资金的不同使用时间来投资不同的投资品种。货币基金适合打理随取随用的资金,债券基金适合打理中短期(1~3年)的资金,而指数基金适合打理长期(3年以上)的资金 为了获得长期较高的收益,跑通货膨胀,家庭资产的配置长期看应该以指数基金为主,货币基金和债券基金主要作为补充和辅助。 (查看原文)
    midlight 4回复 14赞 2020-07-17 19:00:37
    —— 引自章节:投资者笔记 260
  • 投资者笔记 低估值的指数基金就是一只非常理想的”瘦鹅”。方面低估值意味着买的比较便宣;另一方面指数基金作为一个“长生不老”的品种,它投资的是一篮子股票,不会倒闭,总能撑到恢复健康的那一天指数基金,它背后代表的是几十上百家公司,这么多的公司,它们的经营会在短期里就有较大幅度变化吗?并不会,这些公司长期会有变化,但短期变化并不大。 认真工作,用双手创造价值,把自己打造成”获取稳定提升的现金流”的资产,这是我们的防御武器;再将现金流定投到低估值的指数基金上,依靠低估值的指数基金来放大收益,这是我们的进攻武器。这个“双核”制定投体系,是最适合大多数人的投资思路。 (查看原文)
    midlight 4回复 14赞 2020-07-17 19:00:37
    —— 引自章节:投资者笔记 285
  • 为了保证自己工作产生的现金流足够稳定,平时也要注意身体健康。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早睡早起;经常锻炼,提高身体素质。这些不仅有助于工作,也有助于长期投资发挥复利的威力。 (查看原文)
    midlight 4回复 14赞 2020-07-17 19:00:37
    —— 引自章节:定投的“双核制”280
  • 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 (查看原文)
    midlight 4回复 14赞 2020-07-17 19:00:37
    —— 引自章节:有恒产者有恒心281
  • 在本书的最后,送给大家我非常喜欢的一句话:“我相信,我终将富有!” (查看原文)
    midlight 4回复 14赞 2020-07-17 19:00:37
    —— 引自章节:有恒产者有恒心281
  • 假如我们每天中午吃外面卖的快餐作为午餐,花费20元。那一年有12个月,每个月有约22个工作日,一年下来光花在午餐外卖上的钱就是接近5300元。但如果我们每天在家里为自己精心准备好午餐,大约只需要不到10元就可以做得很好。为自己和家人做午餐,相比起外卖,不仅更加健康美味,还可以每年省下几千元。何乐而不为呢?如果坚持这么做,单单是工作日的午餐费,10年下来就是接近3万元。这些钱如果可以每年拿来买资产,让“钱生钱”,10年后这3万元就可以增值到10万元。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财富的差距就是在这不起眼的一点一滴中拉开的。 (查看原文)
    天明 3赞 2021-02-18 09:52:49
  • 成长指数、周期指数和困境指数。 对于盈利稳定的价值指数,可以采用盈利收益率法来投资,这是最简单的方法。投资的时候波动小,确定性高,持有过程中又能享受到高股息收益,是最适合普通投资者入门的方法,也是普通投资者主要采用的策略 对于成长指数和周期指数,可以分别使用博格公式及博格公式的变种来投资,这两种方法的难度都加大了,需要我们分析指数的历史估值走势,需要分析当前估值所处的位置。不过,通过应用这两种投资方法,能给我们提供更多的投资机会。 对于困境指数,直接放弃就资风险大,收益可能还很不理想 (查看原文)
    Mr.lonely 2赞 2019-11-24 22:50:02
    —— 引自章节:指数基金估值方法小结156
  • 真正的财务自由,是手里有大量能够“钱生钱”的资产,这样即使自己不再投入精力去工作,也可以源源不断地获得现金收入。有的人看起来“富有”,但一旦停止工作,高收入也就嘎然而止。 (查看原文)
    金色的羽毛 1回复 2赞 2018-07-30 22:58:57
    —— 引自第1页
  • 真正的财务自由,是手里有大量能够“钱生钱”的资产,这样即使自己不再投入精力去工作,也可以源源不断地获得现金收入。 (查看原文)
    Proteus_Fan 1赞 2019-12-15 17:36:52
    —— 引自章节:想成为富人,你得攒资产3
  • ·当盈利收益率大于10%时,分批投资。 ·盈利收益率小于10%,但大于6.4%时,坚定持有已经买入的基金份额。 ·当盈利收益率小于6.4%时,分批卖出基金。 (查看原文)
    Proteus_Fan 1赞 2019-12-15 17:49:48
    —— 引自章节:盈利收益率法挑选指数基金141
  • 投资债券基金比指数基金简单很多,只需要记住两句话即可: 第一,利率低位选短期,利率高位选长期。 第二,随时可以投资,出现浮亏可以加仓拉低成本。 (查看原文)
    Proteus_Fan 1回复 1赞 2019-12-15 17:52:11
    —— 引自章节:债券基金怎么买252
  • 这里有两个数据可供参考。一个是 10%,一个是 6.4%。 当盈利收益率大于 10% 时,分批投资。 盈利收益率小于 10%,但大于 6.4% 时,坚定持有已经买入的基金份额。 当盈利收益率低于 6.4% 时,分批卖出基金。 (查看原文)
    红色有角F叔 1赞 2017-12-22 18:41:34
    —— 引自章节:盈利收益率法挑选指数基金
  • 指数基金并不是所有的时间里,盈利收益率都符合投资的条件。如果指数基金盈利收益率长时间不符合条件怎么办?... 其实不要紧,对港股指数基金来说,通过对历史的分析,基本上每隔 4~5 年就会出现一次机会,再加上国内国外众多的指数基金,不同的指数基金的成长性是不同的,有的处在低估区域,有的处在正常区域,有的处在高估区域,所以我们也不用担心买不到。所有指数基金都不低估,这种情况是很罕见的。 (查看原文)
    红色有角F叔 1赞 2017-12-22 18:41:34
    —— 引自章节:盈利收益率法挑选指数基金
<前页 1 2 3 4 5 6 7 8 9 ... 12 13 后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