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导论
再分析的应用情境
效应值——一个关键概念
再分析的优势所在
再分析的缺点
再分析法的近期历史与当代应用
本书概要
第2章 问题指定和研究回溯
辨别需要进行再分析的诸项研究结果的形式
研究的合格标准
再论方法论质量
区分、锁定并回溯研究报告
搜索参考文献
回溯研究报告
第3章 效应值统计量的选择、计算和编码
效应值统计量及其方差
关于符号的注解
研究结果的类型和可利用的效应值统计量
单变量关系(集中趋势描述)
双变量关系
变量之间的相关
多变量关系
效应值统计量:小结
第4章 提出编码框架,对研究报告实施编码
编码计划书的提出
分析单位和编码的等级层次
效应值的编码
研究描述项
关于编码过程本身的编码信息
培训编码员
第5章 数据管理
再分析数据文件的生成
在计算机中直接编码
用计算机维护文献目录
再分析数据文件的结构
创建一个用于分析的单个平面文件
合并多重文件用于分析
第6章 分析的问题与策略
分析的各个阶段
效应值的修正
分析效应值均值与分布
效应值异质分布的分析
统计上相依的效应值的分析
额外的分析问题
第7章 再分析数据的计算技术
均值、置信区间和同质性检验
对效应值异质性分布的分析
加权回归分析
制图技术
第8章 再分析结果的解释与使用
解释效应值
关于效应值大小的经验方法
把效应值转换成其他量纲
临床意义和实践意义
解释再分析结果时的注意事项
研究基础在方法论上的适当性
实质性特征与方法论特征的混淆
方差的重要性
研究之间的差与可推广性
抽样偏差
再分析对于实践和政策的含义
附录A 以计算机为基础的文献目录服务部门与相关数据库实例
附录B 根据合格的研究报告计算效应值的步骤
标准化的均值差效应值
ESsm的直接计算
与ESsm在代数上等价的公式
t值或F比率的精确概率水平
根据一个频次分布计算均值和标准差
基于连续数据的近似值——点二列相关系数
估计(X1-X2)和Spoled
二分化的数据
相关系数效应值
ESr在定义上的公式
离散数据或分组连续数据的联合频次分布
一个二分测量和一个连续测量
两个二分测量
近似值与概率值
机率比效应值
基于单元频次的计算
基于行比例的计算
基于单元比例的计算
从相关系数和边缘比例导出2×2列联表
根据卡方和边缘比例导出2×2列联表
从连续性数据中导出机率比
附录C 微软Excel效应值计算程序
附录D 进行再分析的SPSS宏指令
附录E 少年犯挑战项目再分析实例的编码手册和编码表
研究层次的编码手册
样本描述项
研究设计描述项
治疗描述项的性质
效应值层次的编码手册
因变项测量描述项
效应值数据
研究层次的编码表
样本描述项
研究设计描述项
治疗描述项的性质
效应值层次的编码表
因变项测量描述项
效应值数据
推荐阅读
参考文献
索引
· · · · · · (
收起)
0 有用 纳穆卓可 2013-12-10 11:45:23
毕业论文时候用的方法,精细的读了前半部分,但是对于我来说还是有点复杂。很好的一本书。
0 有用 Yagami🌈 2017-11-23 23:36:55
翻译的有问题,很多术语和国内的主流术语不一致,导致看起来很费劲,真的很不实用了,后面居然写spss的分析语句,也是醉了,感觉这本书的知识比较落后,后面附录给的很多东西都搜不到了。
0 有用 SSFF 2016-10-27 10:02:38
Aonetj “数据分析中,对已有数据进行再分析很有用” truedreame “目前国内没有专门、细致的讲解元分析/再分析的书籍,而元分析已经开始逐步成为一个重要的分析工具,所以此书对于我们的研究是非常有帮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