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學的最後基礎》的原文摘录

  • 因为集体无所谓存在与本体,集体只有在人们的行为中才存在。它的存在,是由于有些观念促动个人们以某一群体的成员身份在行动,如果这些观念的促动力消退了,这个集体也就不存在了。所以认知集体的唯一方法,是分析它的成员的行动 (查看原文)
    以太 4回复 2013-01-25 21:26:47
    —— 引自第110页
  • 人民大众厌恶资本主义制度,把他们自己的行为创造出来的利润污蔑为不公平,这最为令人信服地表明,人民大众的见识肤浅。没收一切私有财产,将其平均分配给所有社会成员,这样的要求只是在完全的农业社会中才有意义。在农业社会中,一些人拥有大量财产,必然导致另一些人一无所有,或拥有的财产不足以养活自己和家人。但在生活水平取决于资本货物供应的社会中,情况则不同。资本的积累,靠的是节俭和储蓄,资本的保持,靠的是不挥霍浪费。工业社会中富人的财富,既是大众幸福的原因,也是大众幸福的结果。而且,没有财富的人,因富人拥有财富而生活富裕,并不因富人拥有财富而生活贫困。 当代的一些政策造成的景象,的确是荒谬的。推销商和投机商利欲熏心,备受抨击,可他们却天天向大众提供前所未闻的各种商品和服务。丰富的商品涌向大众,可他们却不知道所有这些新奇的小玩意儿是如何生产出来的。资本主义制度的这些受益人感觉迟钝,沉溺于幻觉之中,误以为是他们自己每天的日常工作,创造出了所有这些奇迹。他们将选票投给那些支持破坏活动的统治者。“大企业”身不由已地一心迎合消费大众,消费大众却将大企业视作头号公敌;在他们看来,凡是能“惩罚”他们所嫉妒的大企业的措施,就能改善他们自己的状况,于是他们便赞同此类。 (查看原文)
    老了的老豹子 3赞 2022-02-17 11:17:52
    —— 引自章节:第六章 忽视经济思考带来的另一些结果
  • 极端的怀疑主义,否认人心可以获得关于宇宙情况的确定只是。它把逻辑与数学这些先验的元范看做假设或惯例,由于它们便于人们获取其所能获取的那类知识。 但是这样极端的怀疑主义没有说到行为学的只是。行为学也是由一个先验的元范出发,而靠演绎的推理展开的。可是怀疑主义对于先验元范和先验推理的确实性提出反对,不适用于行为学。因为行为学所要阐明和解释的本体,与人心的逻辑结构是同类同源的。人心发动思想,也发生行为。人的行为与人的思想同一来源,在这个意义下,它们是同一性质的。因此绝不会有什么不能充分解释的行为结构。在这个意义下,行为学提供了正确的知识。 只要现状的人还存在,那么属于行为学所处理的那种元范型的人的行为也就存在。在这个有限度的意义下,行为学对于未来的情形提供了精确的知识。 (查看原文)
    以太 3回复 2013-01-25 20:26:28
    —— 引自章节:确定与不确定
  • 行为学的一些预言,在其适用范围内,是绝对确定的。但是,关于行为者们的价值判断和他们决定行为的方法,它们不会告诉我们什么。关于这种价值判断,我们所能知道只属于历史方面的。至于将来的价值判断 和 依此判断来调整其行为而采取的手段的预测,对或者不对,我们不能预先知道 (查看原文)
    以太 3回复 2013-01-25 20:26:28
    —— 引自章节:确定与不确定
  • 这些自由主义者不相信有人不犯错误,也不相信多数人不犯错误。他们对于人类未来抱有乐观态度,是因为他们期待知识精英将说服多数人赞同那些有益的政策。 近百年来的历史并没有实现这一希望。也许,摆脱君主和贵族专制的转变来得太突然了。无论如何,事实是,有一种学说成为了“进步的”政治宣传的基本信条,此种学说认为,普通人在智力和道德上是完善的,因而多数人是不会犯错误的。这种信条在逻辑上进一步发展,便产生了一个信念,即:在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组织领域,多数人制订的任何方案都会产生令人满意的结果。人们不再问,干预主义或社会主义能否带来其鼓吹者所期望的结果。人们认为,只要大多数投票人赞成某一方案,就无可辩驳地证明,该方案是行得通的,定会带来所期望的好处。没有哪个政治家再关心某项措施是否真能达到想要达到的目的。对他而言,重要的仅仅是,大多数投票人是赞成还是反对该措施。只有极少数人关注“纯理论”有关社会主义的论述,只有极少数人关注社会主义在俄国和其他国家的“实验”经验。我们这个时代的几乎所有人都坚信,社会主义会把人间变为天堂。我们可以把这叫作一厢情愿或相信思想万能。 可是,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即便没有人愿意承认真理,真理却照样行得通。 (查看原文)
    老了的老豹子 1赞 2022-02-17 10:42:19
    —— 引自章节:第五章 关于经济学的范围与方法的一些常见错误
  • 统计是以数字来记述那些关于不规则的现象的经验。至于在现象的连续中有规则性可寻的。就用不着统计 (查看原文)
    以太 1回复 2013-01-25 20:11:51
    —— 引自第82页
  • 统计法则:对于所谓的规律性或法则,他们自己以及其他人和人都没有给以任何解释,而只是说统计证实了它们。这是一种无根据的说法。 (查看原文)
    以太 1回复 2013-01-25 20:11:51
    —— 引自第82页
  • 五、一些結果 關於現代的意理情況,明顯的事情是最流行的政治學說是趨向於極權主義,徹底消除個人的選擇自由與行爲自由。同樣明顯的事,是這種制度 ------一致服從的制------最固執的鼓吹者,每把自己叫做科學家、邏輯家和哲學家。 當然,這並不是一個新的現象。柏拉圖設計了一個極權制度,其劇烈的程度只有十九世紀的孔徳與馬克斯的設計可以超過。許多哲學家完全不容異己,而想藉助政府的警察機關來防止對於他們自己的親念所加的任何批部,這是一個事實。 邏輯實證論的經驗原則,如其只涉及自然科學的試驗方法,那就不成問題。如果用以排斥行爲學的認識論原則,那就不僅是完全錯誤,而且是故意地挖垮西方文明的知識基礎。 (查看原文)
    山的那边 2020-05-04 03:41:52
  • 我们也知道,如今齐聚在统一科学这一名称之下的所有时髦学说的鼓吹者,是有其自己的目的的。他们被独裁情结所驱使他们想要像工程师对待用以建造房屋、桥梁和机器的材料那样,对待他们的同胞。他们想要用社会工程取代其同胞的行动,用他们自己的独出心裁的、囊括一切的计划取代所有其他人的计划。他们俨然以独裁者一一领袖、元首、沙皇一一自居,所有其他人都只不过是任由他们摆布的棋子而已。即便他们把社会称为行动者,行动者也是他们自己。即便他们说应该用有意识的社会行动取代个人主义的无政府状态,那也指的仅仅是他们自己的意识,而不是任何其他人的意识。 (查看原文)
    老了的老豹子 2022-02-16 09:00:09
    —— 引自章节:第二章 知识的行动主义基础
  • 概念的实体化不仅仅是一种认识论上的误,不仅仅会把对知识的追求引人歧途。在所谓社会科学中,它常常服务于某种政治野心,宣称集体本身比个人享有更高的尊严,甚至只将真实的存在赋予集体,否认个人的存在,把个人称为纯粹抽象的观念 集体主义者们自己在评价各种集体概念时,彼此的意见是不致的。他们每每宣称,某一个集体要比其他的集体更为真实,更加具有道德上的尊严,他们有时态度更为激进,否认其他人的集体概念是真实的,否认这些概念也是有尊严的。臂如,国家主义者把“国家”视为唯一真实的集体,认为所有个人只应该效忠于国家,而将所有其他的集体一一例如宗教团体污蔑为等而下之的集体。不过,认识论没有必要讨论由此引发的政治争论。 我们在否认集体本身的独立存在时,丝毫不否认个人之间的合作产生的真实效果。我们只不过是证明了,个人的思想和行动产生了集体,一且个人采取了不同的思想和行动方式,集体也就消失了。某一个人的思想和行动不仅有助于一个集体的产生,而且也有助于各种集体的产生。例如,这个人的各种态度会有助于建立国家、宗教团体、政党等集体。另方面,一个人也可以不完全与某一集体断绝关系,而偶尔甚或经常做违背该集体信条的事情。例如,在各国的近代史上,有时会看到,天主教徒会对那些公开反对天主教会的候选人投赞成票。历史学家在研究各种集体时,必须注意,各种合作观念究竟在什么程度上决定了集体成员的思想和行动。如,在研究意大利复兴运动史的时候,历史学家必须考察,世俗的罗马教皇国家这一观念究竟在多大程度上和以何种方式影响了所研究的个人和群体的态度。 马克思时代的政治和意识形态状况,使他在宣布自己的生产资料国有化方案时,使用了“社会”这个词而没有使用国家(stat)这个词(这个德文词相当于英文中的 nation)。社会主义的宣传赋予了“社会”这个名词和“社会的”这个形容词以神圣色彩,其表现是,所谓“社会工作”,即对分发... (查看原文)
    老了的老豹子 2022-02-17 10:14:00
    —— 引自章节:第五章 关于经济学的范围与方法的一些常见错误
  • 此种推理导致人们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商人的利润来自于他人的困境和痛苦。按照这种推理,医生是靠病人生病,而不是靠给病人治病谋生的。面包师是因为人们饥饿,而不是因为提供面包缓解人们的饥饿而生意兴隆的。任何人都只有靠牺牲别人才能利;任何人的得利都必然是另一个人的损失。在交换行动中,得利的仅仅是卖方,而买方总是损失惨重。商业活动通过损害买者而使卖者获利。旧的和新的重商主义学说都认为,对外贸易的好处在于出口,而不在于用出口货物购买的进口货物。 依照这种谬见,商人是一心想要损害大众。可以说,商人就是要玩弄各种手法,来尽可能多地使其敌人遭受灾难。他想要毁灭的对手,不仅有其竞争者,而且还有其未来的顾客,而那些竞争对手像他一样也要侵害大众。据说,若想科学地考察商业活动和市场过程,最为适当的方法就是分析博弈者的行为和策略。 ...... 人类为了改善自身的生存境况,不得不采取行动。要采取行动,就得制订计划并决定哪个计划是最为有利的。但商业活动的特征并不是把这样的决定强加在人们的头上,而是旨在改善人们的生活境况。游戏是作乐、运动和嬉戏;商业活动是生活和现实。 (查看原文)
    老了的老豹子 2022-02-17 10:34:29
    —— 引自章节:第五章 关于经济学的范围与方法的一些常见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