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花与童》是水墨画家林曦的精选画作合集,庆山、冯唐作序推荐。
林曦的画作朴拙天真、细腻灵动,尤其喜画花朵、孩童、案头玩意等美好小景。画集是林曦对自然、艺术、生活等的一份内心独白,以“花”和“童”为主题来反观日常生活中细微的美好、感动的瞬间、烂漫的时刻。在花间寻天真,重拾宁静美好的天然本性;于童心得热忱,找回生命中珍贵的持有。
全书共分为“花间集”“童心说”“问答录”三辑,并随书附赠别册《谈艺录》。
“花间集”——芍药、栀子、牡丹、水仙、桃花、荷花、梅花……60幅清雅之花,一览四季芳华,诠释何为“供养自己的插花之道”;
“童心说”——天真、可爱、甜蜜、忧愁……88幅童子绘图,水墨游戏间,珍视“用尽力量过好当下生活”的童心。
“问答录”——以“窗台上的一片青苔”为喻,解读中式文人审美及其标准;从“断舍离”出发,论古人的待物之道等。
《谈艺录》——分享学画...
《花与童》是水墨画家林曦的精选画作合集,庆山、冯唐作序推荐。
林曦的画作朴拙天真、细腻灵动,尤其喜画花朵、孩童、案头玩意等美好小景。画集是林曦对自然、艺术、生活等的一份内心独白,以“花”和“童”为主题来反观日常生活中细微的美好、感动的瞬间、烂漫的时刻。在花间寻天真,重拾宁静美好的天然本性;于童心得热忱,找回生命中珍贵的持有。
全书共分为“花间集”“童心说”“问答录”三辑,并随书附赠别册《谈艺录》。
“花间集”——芍药、栀子、牡丹、水仙、桃花、荷花、梅花……60幅清雅之花,一览四季芳华,诠释何为“供养自己的插花之道”;
“童心说”——天真、可爱、甜蜜、忧愁……88幅童子绘图,水墨游戏间,珍视“用尽力量过好当下生活”的童心。
“问答录”——以“窗台上的一片青苔”为喻,解读中式文人审美及其标准;从“断舍离”出发,论古人的待物之道等。
《谈艺录》——分享学画之路、创作经历,深入谈论笔墨修养、蒙养生活、文人的轻盈和扎实、好作品的标准、艺术品的收藏等话题。
花与童的创作者
· · · · · ·
-
林曦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林曦
水墨画家,1983年生于重庆,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擅长用传统水墨描绘当下,笔墨师法古人,画作有朴拙天真的样子,细腻灵动,尤其喜画花朵、孩童、案头玩意等美好小景。受家庭熏陶,她从小就很喜欢并且有机会深入学习体验中国传统,尤其喜欢写字。少年时办过不少画展,出版过诗文画集,现在致力于中国文人传统美学和生活方式的转译与传播,也在古琴、中医等不同领域中持续学习。
从兴趣出发,她创办了美育与文化工作室“小世界工作室”、教授书画的“暄桐教室”、基于中式文人审美的独立设计品牌“山林曦照”。各种各样的智慧和乐趣会有其相通之处,尽情地玩耍和不懈地努力,叫人充实又踏实。
目录 · · · · · ·
喜欢读"花与童"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花与童"的人也喜欢 · · · · · ·
花与童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6 条 )

闲来无事消遣 捧书清茶一盏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这本书像是林曦老师的关键词总结: 全书分为三个部分: 花间集,供养自己的插花之道: 美好、坚持、情绪、快乐、寂寞、欣喜、压力、幸福、得失、次序、兴趣、玩儿、雅、沟通、因果、二元对立、享受、爱情、与君、各自、相信、闲人、生死、生命、真情、灵魂、移步、光、有时、学... (展开)
关于书的碎碎念 08-林曦《花与童》

我想要留一片青苔??
> 更多书评 16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灵修/心理/哲学/思维/情感/婚姻书单 (蓝蓝的紫)
- 浦睿文化:让书与人更美好地相遇 (浦睿文化)
- 读书清单2011-2020 (杜扬Seatory)
- 一条选书 (丝绒陨)
- 浦睿文化·2018书目 (浦睿文化)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花与童的评论:
feed: rss 2.0
3 有用 且耐清贫读我书 2018-03-19 00:42:01
林曦的画和随笔,每幅画配有一小段思索的文字,还是更爱看画中的字,如冯唐所说给人一种纯粹感。
4 有用 三尺水 2018-05-07 10:46:41
有些人吧,就是永远停不下卖弄自己的行为。你说你给人家写序,言词间各种吹嘘自己,有意思?可惜了作者这么童真灵性的画与字。
11 有用 蕾蕾菜 2018-03-20 11:14:04
女生会一见倾心的书,画的是好看的花,和可爱的童子,天真烂漫,原来水墨也可以有这样的呈现啊。很喜欢。
1 有用 兰藻(春困中 2018-05-17 17:02:37
温和明净的画风,清爽干净的文字。要说不喜欢哪里,大概是冯唐……
8 有用 无忌 2018-05-14 15:02:42
画比较耐看,文字就比较幼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