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论
创世记中描述的创造从未间断过。作为人类,我们不断创造来帮助我们重塑所知世界的现实和本质。当我们创造出新的事物如技术、组织、流程、环境、思维方式或系统时,我们就是在从事设计的工作。
第一部分 最初的传统
我们总是习惯于把人类的成就贴上“发现”的标签,而不是“设计”的,这么做揭示了我们传统中存在一种很严重的偏见,即将“观察”凌驾于“想象”之上。人们在争论达芬奇到底是科学家还是艺术家时,往往忽略了他归根结底其实是一名设计师的事实。
第1章 最初的传统:整合性设计思维
第二部分 基础理论
· · · · · ·
(
更多)
导 论
创世记中描述的创造从未间断过。作为人类,我们不断创造来帮助我们重塑所知世界的现实和本质。当我们创造出新的事物如技术、组织、流程、环境、思维方式或系统时,我们就是在从事设计的工作。
第一部分 最初的传统
我们总是习惯于把人类的成就贴上“发现”的标签,而不是“设计”的,这么做揭示了我们传统中存在一种很严重的偏见,即将“观察”凌驾于“想象”之上。人们在争论达芬奇到底是科学家还是艺术家时,往往忽略了他归根结底其实是一名设计师的事实。
第1章 最初的传统:整合性设计思维
第二部分 基础理论
虽然人们普遍认为任何新的思考方式都应该由新的范例确认(Kuhn,1962),但是找到一些基础理论以使新的探究文化得以立足也同样重要。我们接下来论述的设计本质就是设计方法的支持平台。
我们认为本部分的章节包括了重大的且对设计文化起支撑性作用的理念。研读这些基础概念将会帮助设计者或设计的拥护者,了解让真实设计探究和行动得以繁盛的必要条件。
第2章 终极独特
第3章 服务
第4章 系统论
第5章 整体论
第三部分 基本技能
设计的基本技能是很简单的“做中学”。它们需要不断地练习。实际上,这些技能的习得跟人们做运动及修习艺术或音乐等方面的基本技能的方式是一样的。掌握这些基本技能并不是因为我们要抵达一个终点,而是因为我们要去经历一个刺激而持续的过程。其成就是通过优点和质量来衡量的。
第6章 渴求
第7章 诠释和测量
第8章 想象和沟通
第9章 判断
第10章 组合和连接
第11章 工艺和材料
第四部分 形而上学
每个设计师都必须对生活中的设计方法所延伸出的大量的形而上学问题进行思考。这样的问题包括了设定设计边界、判断设计卓越性、界定设计师在设计成果上的责任,以及如何面对设计固有的美好和邪恶。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客户、利益相关者、整个社会以及他们自己,出色的设计师应承担对这些主题的意义和结果进行持续性反思的义务。
第12章 设计之恶
第13章 设计之荣耀
第14章 设计之保证人(神)
第五部分 聚拢
将事物系统式地聚拢到一起有两种迥异的方式。第一种是通过关系——对比相似性和差异。第二种是通过联系——绑定或连接在一起。因此,聚拢就是什么可以确定事物是相似的以及什么可以将不同的事物绑定在一起。
第15章 成为设计师
第16章 作为设计师
后 记 未来之路
设计已经为人类做出了伟大的贡献,同样也造成了巨大的危害。设计能力是一种以显著方式融入与重塑世界的能力,是设计师及全人类应掌握的基本生存技能。追求本书所提出的设计意图和目的是一种终生承诺,这个承诺针对的是我们所参与的最重要的设计过程之一,即我们自己的人生设计。
· · · · · · (
收起)
2 有用 Doris-peach 2019-08-10 13:39:02
设计需要的是我们走一条不同的路。
0 有用 🌈旅居月球🌈 2022-11-14 18:30:42 广东
HD 好晦涩,一看不简单
0 有用 Asteroid 2024-03-18 16:00:01 北京
有点看头。理念书,不过作者定义本书是一本关于设计文化的书,不止是理念。 看了小半,懒得看了暂时。240318于zd
0 有用 小暗黑同学 2022-04-26 00:12:11
和产品方法论一起读的,都是设计学科的总纲式著作,从学科角度讨论设计,以及其能力模型,最重要的启发是设计能力的核心是设计判断,但实践性不如产品学科里的产品方法论
2 有用 Ryan-j 2022-08-24 22:11:19 上海
因为翻译很烂,所以全本书很难读。不过看英文的话,应该是本比较通俗易懂的书。全书从哲学思辨的角度来看待广义的设计,算是小写的design。全书一直将设计放在各种维度中,来思考其定义和意义,以及设计师的使命,如与科学的关系对比,设计师的学习和成长,设计过程、与利益相关者的关系,哲学思维等。 角度蛮新颖的,非常适合设计师一读,不过如果有条件,建议读原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