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你爱什么,就写成那样的感觉,这就是风格 你爱旅游,就写成旅游的感觉,这就是风格 你爱做菜,就写成做菜的感觉,这就是风格 你爱唠嗑,就写成唠嗑的感觉,这就是风格
一二三章和五章很精彩,对中文写作者有重要参考价值。但本书主要针对英语写作,分析英语语法、句法,对中文参考意义不大。话说回来,其中许多写作建议,很多写作书都提过,但史蒂芬·平克是著名的语言学家和认知行为学家,由他说出来的建议,大多有科学依据。总体来说,这是一本值得阅读的好书。
如果让一个平庸作家拿黑暗、火、永恒造句,会写成黑暗中重生,浴火中永恒这样的句子,只有海子会写成:火回到火,黑夜回到黑夜,永恒回到永恒。 在师法西方平克等人的古典风格时,你不应忘记,中国还有韩愈、桐城派那样的古典风格,你更不应该忘记,中文还有“卿云烂兮,纠漫漫兮”、“白云在天,丘陵自出”那份来自源头的美好。 DNA组合所允许的人类之数,远远超过曾活过的所有人数。你和我,尽管如此平凡,但仍从这概率低得令人眩晕的命运利齿下逃脱,来到世间。
中文版少了5成的语言审美,比起英文原版来
全书共六章,前三章讲如何破解好文章,并写出易读易懂的好文章,是写作指南的核心内容;后三章是讲英文的句法与文法,过于技术与繁琐,只适合指导英文写作,不太适合中文,大可略读,所以,此书精读前三章足矣。精读指南 https://book.douban.com/review/9378788/
主要是针对英文写作的,有两章讨论了大量的英语语法和用词原则,但速览或略过对阅读全书并无影响。作者提倡古典风格,认为写文章是平等地与读者对话,引导读者了解事物,一定要简洁、清晰、易懂、有力量。有不少观点值得参考,相信对你会有启发。
一直想读平克的书,但没有契机,没想到居然从一本谈写作的书开始。 《风格感觉》果然很有趣,观点独立。比如强调语言者多数喜欢先从控诉当下语言滥用开始,更不用尤其网络时代更是如此。对比前辈们忧虑批判态度,平克并不盲从,他不认为存在绝对的语言堕落。甚至,对文字语法的控诉,从苏美尔人的泥板上就有了,而当下年轻人犯的错误比例并不过去多。 平克的书不仅是对于写作的指导,更是对于对于语言的重新思考,《风格感觉 : 21世纪写作指南》即是一本工具书,也是一本哲学书。
重点不是要证明自己是对的,重点是把事情说清楚
会写作的人,掌握着一份由海量字词、成语、构造、比喻和修辞技巧构成的清单,以及对它们之间如何配合、如何冲突的悟性,这就是耳感,是一种暗默的风格。
读书日唯一想分享的是我在写作瓶颈时便会翻阅的书。这不仅是一本工具书,更是一本哲学书。如果你在文字创作中遇到困难,不妨精读。装帧精美,纸质手感细腻。作者平克是著名的语言学家和认知行为学家,读书的时候导师就介绍过,他倡导的理论很有启发性。我们在应试教育下的作文,框架性强、匠气木讷并缺乏感染力。写文章、写作都应该是和读者们平等的对话、引导,简明扼要富有力量感。 当然,该书并不建议没有英文功底的人阅读,它更适用于中等写作水平的进阶指南。中文翻译后的语言还是优美诙谐的,前半段类似武侠小说里的内功,后半段就是招式拆解。 全书的核心论点是:写作是将网状的思考通过树状的结构用线性的语言表达。 写作不一定会让你的生活变得多好,但写作一定会让你的善意源源不绝,对世界充满爱和敬畏,这也许才是写作的真正意义。
如果要进行英文写作,此书必读。前三章谈的还是从心理角度对写作、阅读的影响,后面则基本就是在讲语法了。
我以为是本英语写作书呢……对中文作家意义不大。
书名,弱了,策划也有问题,内容也配不上21世纪写作指南
知可顺守,见须逆取。作者只讲了一半的道理。
不错,中高阶写作指南。
这本书确实读原版要比中文版少层障碍。另外,虽然谈的是英文写作,但至少第6章之前的内容,大体上都可以有所借鉴。不过两次阅读都不忍卒读,究其原因,还是那种鸡零狗碎的观感吧。像前几天弃读的《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都是不加排布与甄选,将你硬生生地抛入一片“临床实例”的汪洋大海。可能也是跟研究方法和习惯有关。
举的例子都是英文句子,和中文语境还是不太一样,实用性一般,而且我对其中一些观点实在不赞同
写作就是将网状的思想,通过树状的结构,用线性的词语表达出来。 本书中史蒂芬平克总结了写作的八原则,也可以作为写作要点参考。 原则1:节俭使用元话语(文字路标) 原则2:放弃专家腔,更自然地对话 原则3:写作清晰有力,少用模糊词汇 原则4:陈词滥调,如避蛇蝎 原则5:抽象名词,远之;抽象概念,论之 原则6:去掉僵尸名词(名词化导致的多余词汇) 原则7:采用主动和互动风格(作者与读者的情感互动) 原则8:被动语态,并非洪水猛兽
我是想看怎么写作而不是学英语的。
是本好书,关于知识的诅咒,思维网,连贯之弧这几个章节值得细读。不好的是,许多英文方面的句法、句式看着头疼,只能粗粗掠过。
> 风格感觉
78 有用 跨过山河大海 2018-05-18 22:10:58
你爱什么,就写成那样的感觉,这就是风格 你爱旅游,就写成旅游的感觉,这就是风格 你爱做菜,就写成做菜的感觉,这就是风格 你爱唠嗑,就写成唠嗑的感觉,这就是风格
40 有用 明月照沟渠 2018-06-09 11:18:59
一二三章和五章很精彩,对中文写作者有重要参考价值。但本书主要针对英语写作,分析英语语法、句法,对中文参考意义不大。话说回来,其中许多写作建议,很多写作书都提过,但史蒂芬·平克是著名的语言学家和认知行为学家,由他说出来的建议,大多有科学依据。总体来说,这是一本值得阅读的好书。
77 有用 smile 2018-07-16 14:13:07
如果让一个平庸作家拿黑暗、火、永恒造句,会写成黑暗中重生,浴火中永恒这样的句子,只有海子会写成:火回到火,黑夜回到黑夜,永恒回到永恒。 在师法西方平克等人的古典风格时,你不应忘记,中国还有韩愈、桐城派那样的古典风格,你更不应该忘记,中文还有“卿云烂兮,纠漫漫兮”、“白云在天,丘陵自出”那份来自源头的美好。 DNA组合所允许的人类之数,远远超过曾活过的所有人数。你和我,尽管如此平凡,但仍从这概率低得令人眩晕的命运利齿下逃脱,来到世间。
31 有用 GuJi 2018-06-02 09:18:30
中文版少了5成的语言审美,比起英文原版来
17 有用 cnfeat 2018-05-19 14:30:13
全书共六章,前三章讲如何破解好文章,并写出易读易懂的好文章,是写作指南的核心内容;后三章是讲英文的句法与文法,过于技术与繁琐,只适合指导英文写作,不太适合中文,大可略读,所以,此书精读前三章足矣。精读指南 https://book.douban.com/review/9378788/
10 有用 陈大强bigwall 2018-06-15 09:42:59
主要是针对英文写作的,有两章讨论了大量的英语语法和用词原则,但速览或略过对阅读全书并无影响。作者提倡古典风格,认为写文章是平等地与读者对话,引导读者了解事物,一定要简洁、清晰、易懂、有力量。有不少观点值得参考,相信对你会有启发。
3 有用 经济人读书会 2018-07-06 23:18:56
一直想读平克的书,但没有契机,没想到居然从一本谈写作的书开始。 《风格感觉》果然很有趣,观点独立。比如强调语言者多数喜欢先从控诉当下语言滥用开始,更不用尤其网络时代更是如此。对比前辈们忧虑批判态度,平克并不盲从,他不认为存在绝对的语言堕落。甚至,对文字语法的控诉,从苏美尔人的泥板上就有了,而当下年轻人犯的错误比例并不过去多。 平克的书不仅是对于写作的指导,更是对于对于语言的重新思考,《风格感觉 : 21世纪写作指南》即是一本工具书,也是一本哲学书。
11 有用 greatabel 2018-12-04 00:59:35
重点不是要证明自己是对的,重点是把事情说清楚
4 有用 shininglove 2020-06-28 22:03:01
会写作的人,掌握着一份由海量字词、成语、构造、比喻和修辞技巧构成的清单,以及对它们之间如何配合、如何冲突的悟性,这就是耳感,是一种暗默的风格。
5 有用 Lanny 2020-04-23 19:44:31
读书日唯一想分享的是我在写作瓶颈时便会翻阅的书。这不仅是一本工具书,更是一本哲学书。如果你在文字创作中遇到困难,不妨精读。装帧精美,纸质手感细腻。作者平克是著名的语言学家和认知行为学家,读书的时候导师就介绍过,他倡导的理论很有启发性。我们在应试教育下的作文,框架性强、匠气木讷并缺乏感染力。写文章、写作都应该是和读者们平等的对话、引导,简明扼要富有力量感。 当然,该书并不建议没有英文功底的人阅读,它更适用于中等写作水平的进阶指南。中文翻译后的语言还是优美诙谐的,前半段类似武侠小说里的内功,后半段就是招式拆解。 全书的核心论点是:写作是将网状的思考通过树状的结构用线性的语言表达。 写作不一定会让你的生活变得多好,但写作一定会让你的善意源源不绝,对世界充满爱和敬畏,这也许才是写作的真正意义。
2 有用 Jian上眉梢的A 2018-06-13 06:52:12
如果要进行英文写作,此书必读。前三章谈的还是从心理角度对写作、阅读的影响,后面则基本就是在讲语法了。
2 有用 四百击 2018-07-29 12:13:06
我以为是本英语写作书呢……对中文作家意义不大。
1 有用 我是卢俊 2018-07-19 11:29:29
书名,弱了,策划也有问题,内容也配不上21世纪写作指南
2 有用 空想家 2018-08-04 01:05:57
知可顺守,见须逆取。作者只讲了一半的道理。
1 有用 二赫 2018-05-25 15:57:13
不错,中高阶写作指南。
1 有用 不懈不戒 2020-03-02 19:16:12
这本书确实读原版要比中文版少层障碍。另外,虽然谈的是英文写作,但至少第6章之前的内容,大体上都可以有所借鉴。不过两次阅读都不忍卒读,究其原因,还是那种鸡零狗碎的观感吧。像前几天弃读的《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都是不加排布与甄选,将你硬生生地抛入一片“临床实例”的汪洋大海。可能也是跟研究方法和习惯有关。
1 有用 Booking2023 2018-06-10 23:42:20
举的例子都是英文句子,和中文语境还是不太一样,实用性一般,而且我对其中一些观点实在不赞同
1 有用 佛佛佛 2024-03-19 08:39:58 浙江
写作就是将网状的思想,通过树状的结构,用线性的词语表达出来。 本书中史蒂芬平克总结了写作的八原则,也可以作为写作要点参考。 原则1:节俭使用元话语(文字路标) 原则2:放弃专家腔,更自然地对话 原则3:写作清晰有力,少用模糊词汇 原则4:陈词滥调,如避蛇蝎 原则5:抽象名词,远之;抽象概念,论之 原则6:去掉僵尸名词(名词化导致的多余词汇) 原则7:采用主动和互动风格(作者与读者的情感互动) 原则8:被动语态,并非洪水猛兽
1 有用 木。 2019-10-29 11:06:12
我是想看怎么写作而不是学英语的。
2 有用 小山 2018-06-06 17:54:09
是本好书,关于知识的诅咒,思维网,连贯之弧这几个章节值得细读。不好的是,许多英文方面的句法、句式看着头疼,只能粗粗掠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