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秘鲁] 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品方: 99读书人
译者: 孙家孟
出版年: 2017-11
页数: 432
定价: 58.00
装帧: 平装
丛书: 略萨作品系列
ISBN: 9787020128501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品方: 99读书人
译者: 孙家孟
出版年: 2017-11
页数: 432
定价: 58.00
装帧: 平装
丛书: 略萨作品系列
ISBN: 9787020128501
内容简介 · · · · · ·
“《绿房子》产生于我童年时代富有诱惑力的回忆。”——略萨
诺奖得主略萨长篇小说代表作 罗慕洛-加列哥斯国际文学奖获奖作
秘鲁海边沙漠地区的皮乌拉市是一座新兴现代城市,而远在亚马孙流域心脏地带的涅瓦镇仍处于原始状态,是冒险家活跃的舞台。外地人安塞尔莫建造了享乐的中心:绿房子。围绕绿房子的兴衰,作者以多面体立体结构呈现了同一时代下有着天壤之别的多重生活。
《绿房子》出版于1966年,第二年获得西班牙文学批评奖,1967年获得罗幕洛·加列戈斯国际文学奖。
绿房子的创作者
· · · · · ·
-
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 作者
-
孙家孟 译者
作者简介 · · · · · ·
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 Mario Vargas Llosa 著名作家,世界小说大师 被誉为“结构现实主义大师”。 1985年获海明威文学奖。 1986年获西班牙阿里图里亚斯王子文学奖。 1988年获美洲金质奖章。 1994年获西班牙文学的至高荣誉——塞万提斯文学奖。 1999年获以色列耶路撒冷文学奖。 2000年获梅嫩德斯·佩拉约国际奖。 1976年被推选为国际笔会主席。 2010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风从安第斯山上下来,穿过海滨的沙丘地带就变得炽热而强烈。这风卷着沙土沿河吹来,到了城里,远远望去就像天地之间有副耀眼的盔甲。就在城里,风卸下了全部沙土。一年之中,每天的黄昏时刻,一种仿佛木屑般又干又细的沙尘像下雨般地落下,只是到了黎明时分才停止。这种沙尘落在广场上,屋顶上,望塔上,钟楼上,凉台上以及树上;还给皮乌拉城的街道铺上一层白色。 (查看原文) —— 引自第24页 -
安赫利卡嬷嬷、两个男人和老太婆在地上铺开香蕉叶,走进茅屋拿出黏土盆和参茨,燃起了一个小火堆,把巴鱼和小嘴鱼包在香蕉叶里,用藤条捆好,放在火旁。 (查看原文) —— 引自第9页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略萨作品系列(共15册),
这套丛书还有
《凯尔特人之梦》《卑微的英雄》《坏女孩的恶作剧》《城市与狗》《给青年小说家的信》
等
。
喜欢读"绿房子"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支持 Web、iPhone、iPad、Android 阅读器
喜欢读"绿房子"的人也喜欢 · · · · · ·
绿房子的书评 · · · · · · ( 全部 52 条 )

大师略萨和他的绿房子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年末忙中偷闲,重读了秘鲁作家巴尔加斯·略萨的《绿房子》。 略萨转动笔杆,寥寥二十余万字,便造就了错综复杂、变幻莫测的绿房子。这样一部多重叙述、倒转时空、虚实相生的作品,好比孔明先生那可抵十万精兵的八阵图。绿房子的落成,不知挡住了多少作家和编剧。可以说任何试图... (展开)
> 更多书评 52篇
论坛 · · · · · ·
有没有觉得翻译很糟糕 | 来自小径分岔的分岔 | 2025-04-28 11:34:35 | |
排版错误 | 来自三周華不注 | 3 回应 | 2022-09-27 20:33:00 |
这个有txt版本的吗?找到的都是pdf | 来自萨德本百里地 | 1 回应 | 2022-06-16 23:09:36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13 )
-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9)8.3分 1431人读过
-
Punto De Lectura (2008)暂无评分 6人读过
-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22)8.4分 1078人读过
-
外国文学出版社 (1983)8.3分 297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书单|回溯拉丁美洲“文学爆炸” (豆瓣读书)
- 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 年表顺序作品大全 (王多功)
- 我的书 (汪金卫)
- 『有幸为你们做嫁衣』 (Luo.)
- 嘶嘶 (东郡守丞)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8068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绿房子的评论:
feed: rss 2.0
5 有用 剑矛 2018-09-05 20:59:34
几条线同时讲述。伏屋一条,老琴师安塞尔莫一条,鲍妮法西娅一条,警长利杜马一条。其中人物穿插重叠,把几条线又穿在了一起。比如伏屋的女人拉达丽后来跟领水员跑了,再后来又跟警察讨厌鬼过了。警长和鲍妮法西娅结婚了,但她又和警长的一个死党纠缠在一起。鲍妮法西娅和拉丽达和领水员生活了一段时间。事件发生在两个地方,现代的皮乌拉和原始的涅瓦镇,有印第安人和现代文明的冲突。叙述结构独特,大量的回忆穿插在正发生的事中... 几条线同时讲述。伏屋一条,老琴师安塞尔莫一条,鲍妮法西娅一条,警长利杜马一条。其中人物穿插重叠,把几条线又穿在了一起。比如伏屋的女人拉达丽后来跟领水员跑了,再后来又跟警察讨厌鬼过了。警长和鲍妮法西娅结婚了,但她又和警长的一个死党纠缠在一起。鲍妮法西娅和拉丽达和领水员生活了一段时间。事件发生在两个地方,现代的皮乌拉和原始的涅瓦镇,有印第安人和现代文明的冲突。叙述结构独特,大量的回忆穿插在正发生的事中间,而且毫无过渡和提示,稍微不集中精神就看不懂这是现在还是过去发生的事情。环境描写非常细腻,小到几个苍蝇和太阳初升照在人脸上的光斑都不吝笔墨去描绘,真的是沉浸在作者塑造的那个世界中。 (展开)
6 有用 空山 2020-01-04 11:07:45
结尾是和解。但第四部的结尾才是让人热泪盈眶的部分。和解,因为人们心中都充满了沸腾的感情。全书两条线,绿房子是交汇点。而绿色,是森林的颜色。这真是一个充满魔幻的故事
1 有用 后知不觉 2022-02-24 15:34:11
无力欣赏,臭烘烘的语言,乱七八糟的混乱结构。 去你的蒙太奇。
2 有用 抠脚大汉 2020-06-20 23:59:36
可真是没个鲜明的主旨,无关对错,无关对抗。之前我挺弄不明白的,为什么有时候花很长的时间看很冗长平淡的故事,说不清明白了什么,但总觉得有什么是吸引你的。这次好像有一个答案了,我如何去了解一个完全不同的人,通过谈话表达?不,人们说的是他们语境里的话,如果三观不同,表达失去了理解的基础。可是如果你可以从这个人的眼去看,耳去听,感受过他感受的,那你会开始明白他为何如此思想。而平凡生活的点滴是每个人拼图的一... 可真是没个鲜明的主旨,无关对错,无关对抗。之前我挺弄不明白的,为什么有时候花很长的时间看很冗长平淡的故事,说不清明白了什么,但总觉得有什么是吸引你的。这次好像有一个答案了,我如何去了解一个完全不同的人,通过谈话表达?不,人们说的是他们语境里的话,如果三观不同,表达失去了理解的基础。可是如果你可以从这个人的眼去看,耳去听,感受过他感受的,那你会开始明白他为何如此思想。而平凡生活的点滴是每个人拼图的一块块,没有一望可知的真相,我们在永恒拼凑的是试图多一点的了解。 (展开)
2 有用 等待野蛮人 2020-01-03 13:53:21
本来不想给五星。略萨笔下没有传奇,只有日常生活,然而,那些纷争在解构主义的棋盘中显得那么怅惘,一种时间的魔力在最后迅猛又悠长地被揭示出来。在沧海桑田面前,什么仇恨善恶都不值一提,看见我们仇恨了一辈子的人,畏缩如侏儒受痛苦衰老折磨,也不免心生怜悯,因为自己也老了。可怜的麻风病人伏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