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本书作者“旨求通俗,义取综合”,从中国的社会文化演变、传统的政治教育制度等多个侧面,融古今、贯诸端,对中国几千年历史之特质、症结、演变及对当今社会现实的巨大影响,作了高屋建瓴、深入浅出的精彩剖析。
孔子传的创作者 · · · · · ·
-
钱穆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钱穆(1895年7月30日-1990年8月30日 ),江苏无锡人,吴越国太祖武肃王钱镠之后。 字宾四,笔名公沙、梁隐、与忘、孤云,晚号素书老人、七房桥人,斋号素书堂、素书楼。 中国现代著名历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 ,中央研究院院士,故宫博物院特聘研究员。 中国学术界尊之为"一代宗师",更有学者谓其为中国最后一位士大夫、国学宗师 ,与吕思勉、陈垣、陈寅恪并称为"史学四大家"。
1930年因发表《刘向歆父子年谱》成名,被顾颉刚推荐,聘为燕京大学国文讲师,后历任北京大学、北平师范大学、西南联大、齐鲁大学、华西大学、四川大学、云南大学、江南大学教授。 1949年南赴香港,创办新亚书院(香港中文大学前身)。 1967年迁居台北,任中国文化学院(今中国文化大学 )史学教授。 1990年在台北逝世,1992年归葬苏州太湖之滨。
钱穆著述颇丰,专著多达80种以上 。...
钱穆(1895年7月30日-1990年8月30日 ),江苏无锡人,吴越国太祖武肃王钱镠之后。 字宾四,笔名公沙、梁隐、与忘、孤云,晚号素书老人、七房桥人,斋号素书堂、素书楼。 中国现代著名历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 ,中央研究院院士,故宫博物院特聘研究员。 中国学术界尊之为"一代宗师",更有学者谓其为中国最后一位士大夫、国学宗师 ,与吕思勉、陈垣、陈寅恪并称为"史学四大家"。
1930年因发表《刘向歆父子年谱》成名,被顾颉刚推荐,聘为燕京大学国文讲师,后历任北京大学、北平师范大学、西南联大、齐鲁大学、华西大学、四川大学、云南大学、江南大学教授。 1949年南赴香港,创办新亚书院(香港中文大学前身)。 1967年迁居台北,任中国文化学院(今中国文化大学 )史学教授。 1990年在台北逝世,1992年归葬苏州太湖之滨。
钱穆著述颇丰,专著多达80种以上 。他毕生弘扬中国传统文化,高举现代新儒家的旗帜,在大陆、香港、台湾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代表作有《先秦诸子系年》、《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国史大纲》、《中国文化史导论》、《文化学大义》、《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国历史精神》、《中国思想史》、《宋明理学概述》、《中国学术通义》等。 此外还有结集出版论文集多种,如《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中国文化丛谈》等。
目录 · · · · · ·
再版序
第一章 孔子的先世
一、弗父何
二、正考父
三、孔父嘉
四、孔防叔
五、叔梁纥
第二章 孔子之生及其父母之卒
一、孔子之母
疑辨一 叔梁纥与颜氏女野合而生孔子
二、孔子生平
疑辨二 孔子生平
三、孔子父母卒年
疑辨三 孔子少孤不知父墓
第三章 孔子之早年期
一、孔子之幼年
二、孔子十五志学
三、孔子初仕
第四章 孔子之中年期
一、孔子授徒设教
二、孔子适齐
疑辨四 孔子适齐诸节
三、孔子返鲁
疑辨五 孔子五十学易
第五章 孔子五十岁后仕鲁之期
一、孔子出仕之前缘
疑辨六 阳货为大夫与公山弗扰以费叛
二、孔子为中都宰至为司空、司寇
疑辨七 孔子为大司寇及诛少正卯
三、孔子相夹谷
疑辨八 《毂梁》与《史记》记夹谷之会
四、孔子堕三都
第六章 孔子去鲁周游
一、孔子去鲁
疑辨九 孔子为师已之歌
二、孔子适卫
三、孔子过匡过蒲
疑辨十 孔子围于匡与过宋遭司马魅之难
疑辨十一 孔子将渡河西见赵简子
……
第七章 孔子晚年居鲁
第八章 孔子之卒
附 孔子年表
附录(一)读胡仔《孔子编年》
附录(二)读崔述《洙泗考信录》
附录(三)读江永《乡党图考》
附录(四)旧作《孔子传略》
· · · · · · (收起)
喜欢读"孔子传"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孔子传"的人也喜欢 · · · · · ·
孔子传的书评 · · · · · · ( 全部 37 条 )



【转】钱穆:孔子系年考辨

决定一个民族前途和命运的,是人心,而人心是教育塑造的。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决定一个民族前途和命运的,是人心,而人心是教育塑造的。孔子对传统文化、对中华民族最大的贡献,就是奠定了教育的重要性。而且在钱穆看来,自己所处的年代,国家内忧外患,传统文化受到猛烈冲击,在这种情况下,就更应该向孔子学习,通过教育来应付我们面临的危机。 第一,孔... (展开)
今天当我们谈论孔子时我们在谈论什么

为故国招魂,为孔子立碑
> 更多书评 37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17 )
-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5)8.1分 1678人读过
-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2)8.6分 437人读过
-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2)8.0分 232人读过
-
九州出版社 (2011)8.5分 135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56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孔子传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琴川游子 2023-10-20 00:01:23 江苏
钱老此传,一扫我读《孔子世家》的疑惑。以《论语》为轴,引用文言,白话注释,便于理解。全传脉络清晰,让人可一窥至圣先师之丰富人生。借用太史公之语“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0 有用 亱白 2020-12-31 15:13:27
宾四先生欲会通众说,汰非存是,以为孔子传。又警言能考孔子之事,乃不能传孔子其人,为病之大者。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千载之下,犹想念圣人之相。
0 有用 王观旂 2020-11-08 23:44:50
感人深邃!
1 有用 天智・天武 2019-12-15 21:27:54
素王。
1 有用 春秋 2021-01-26 04:01:06
盖钱宾四终一儒耳,非独史家。而至圣如夫子亦如是。史料终是有限,故述孔子多勾勒而阙细微,然钱氏不唯列其生平,而多释道义,是为精要。我一直认为不读孔孟,不言经义,则难知古史。若动辄贬损,以今绳古,反倒落了下乘。最近又拾起了四书,我觉得读一读还是能有一定收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