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 · · · · ·
1970年、中国上海にうまれる。16歳から小説を書き始め、17歳から24歳までのあいだ、中国各地を放浪。25歳のときの再び上海に戻り、本格的な執筆を始める。短篇小説集『ラ、ラ、ラ』は香港、ドイツ、イタリアで出版され、大勢の読者の心をとらえた。『上海キャンディ』は中国国内で出版された著者最初の長篇小說である。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2019年版的《糖》是一个有关爱情的故事。在这一版里,我去掉了其他与“爱情”关系不大的章节。此时想到爱情,就想到男主人公赛宁的《蓝月笔记》里蓝月师父说过的一段话,这段话其实是对我说的,大致的意思是:不要再在痛苦的基础上虚构痛苦,唯有死亡是不容置疑的事实,你们会老,到时候现在说爱你们的男人们死了的死了不见了的不见了……听到这段话的我如梦初醒,我想象着赛宁也许会说:即便是这样,领悟到这一切也是甜蜜而幸福的。 距离第一次出版《啦啦啦》到现在已经快20年了。我并不记得我曾经觉得自己是年轻的。距离上一次为《糖》写序言也应该有近10年了,那应该是为《糖》的波兰版写序言,以前我经常会在这样的时候,写我是“那个会因为总是不知道穿什么去party而哭泣的女孩儿”,事实上那也只是一种比喻,那应该是“地下丝绒”或Nico的一首歌的歌词。我就是这样一直虚构着我的生活,或者说生活一直在写着它自己的虚构。我相信所有的心都是连着的,而虚构在心的世界存在。就在前几日晚上9点多的时候,朋友圈那一头我的女儿跟我说她准备去clubbing(她沿用了她妈妈喜欢用的词,clubbing就是去俱乐部跳舞的意思),她说她很急因为她总是不知道穿什么去夜店跳舞。我说:穿黑色的。我说我以前也总是没有去clubbing的衣服,所以我总是穿黑色的。我说当你不知道该穿什么的时候,穿黑色总是对的。相信我。她说:好的,我相信你。 我女儿很美,并保持善良严谨的言行,她在很小的时候就组建了乐队,她有时弹吉他有时弹贝斯。她现在的大学专业跟艺术没有关系,虽然她很小的时候表示过她并不惧怕舞台。我也爱我女儿的嗓音,我觉得她的嗓音具有一种令人镇定的作用。我有一个疯狂的想法已经很久了,我想让我女儿朗读《中阴得度》,我觉得我女儿的朗读可以带领我们了解有关死亡的路线图。我女儿应该没有看过我的书。我也从不推荐我的书。但是在编辑这一版的《糖》的时候,我想的是...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页 -
想起彭洪武做的音乐杂志上的那句——我们的青春都浪费在青春上了!我不知道我还会不会担心我执着的男孩喜欢别的男孩,但我知道爱情只是我们杜撰出来的一场又一场疾病。就像苹果说过的,那些男孩们,几乎所有的痛苦都来源于童年的创伤或者跟他们爸爸妈妈的关系什么的,以前我不会相信这些说法,但实际上就是这样,跟我们这些女孩儿其实一点关系都没有。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61页
> 全部原文摘录
上海キャンディ的书评 · · · · · · ( 全部 60 条 )


这一本曾经影响我的书
回家翻出一堆旧书, 拣出了这本《糖》, 重新再读一遍吧。 这一本书, 对我来讲肯定是意义深远不可磨灭了。 那是一个转折点, 经过之后,我的观念改变了。 记得那时候, 这本书被禁了,褒贬不一。 无论如何,我反正是一口气读完了。 而且读到心里去了。 我第一次觉得我能够深入...
(展开)

> 更多书评 60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4 )
-
珠海出版社 (2009)7.4分 2784人读过
-
中国戏剧出版社 (2000)6.9分 3168人读过
-
长江文艺出版社 (2019)6.5分 132人读过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3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上海キャンディ的评论:
feed: rss 2.0
还没人写过短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