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美国] 威廉·福克纳
出版社: 上海文艺出版社
出品方: 99读书人
译者: 李文俊
出版年: 2018-9
页数: 332
定价: 45.00
装帧: 平装
丛书: 福克纳作品精选系列
ISBN: 9787532166503
出版社: 上海文艺出版社
出品方: 99读书人
译者: 李文俊
出版年: 2018-9
页数: 332
定价: 45.00
装帧: 平装
丛书: 福克纳作品精选系列
ISBN: 9787532166503
内容简介 · · · · · ·
《福克纳随笔》收录了福克纳各个时期较为成熟的非虚构性文章,其中包括演讲词、书评、序言以及有意发表的公开信等,是福克纳全部作品中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组成部分,也是了解一个真实、全面甚至隐秘的福克纳的必不可少的资料。大多数的篇章是他创作后期的产物,不少反映了他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后有所增加的公众人物的责任感。这些文章显示出这位极其热诚、异常复杂、非常隐秘的作家在职业生涯的后四十年愿意向公众揭示的那些部分的同时,也使我们得以更进一步地了解他的为人与他的作品。
福克纳随笔的创作者
· · · · · ·
-
威廉·福克纳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威廉•福克纳(William Faulkner,1897—1962),美国文学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作家之一,意识流文学代表人物。出生于没落地主家庭,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在加拿大空军中服役,战后曾在大学肄业一年,一九二五年后专门从事创作。一生共写了十九部长篇小说和七十多篇短篇小说,其中绝大多数故事发生在虚构的约克纳帕塔法县,被称为“约克纳帕塔法世系”。代表作有《喧哗与骚动》(1929)、《我弥留之际》(1930)、《献给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1930)、《八月之光》(1932)、《押沙龙,押沙龙!》(1936)、《去吧,摩西》(1942)等。一九四九年,福克纳因“对当代美国小说作出了强有力的和艺术上无与伦比的贡献”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我并未读过当代作家的全部作品;我还抽不出时间。因此我只得谈我所了解的那些。我现在想到的是我认为应列为最最好的一部:塞林格的《麦田里的守望者》,也许是因为这一部如此充分地显示了我打算要说的道理:一个青年人,不管持有什么古怪的主张,总有一天必须当一个成年人的,他会比某些人聪明,会比大多数人更加敏感,他也许是因为上帝使他头脑里有这样的想法吧,他爱成年人,希望成为大人的一员,人类的一员,他想参加到人群里去,但是失败了。在我看来,他的悲剧不在于,如他或许会想的那样,自己不够坚强,不够勇敢或是不值得被接受进人类。他的悲剧在于,当他企图进入人类时,人类根本就不在那里。他没有什么可以做的,除了疯狂地,一本正经地乱飞,在他那只倒置的玻璃杯里,直到他或是放弃,或是自我毁灭在乱飞乱撞之中。”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福克纳谈《麦田里的守望者》 -
“婚姻出了什么毛病?”我不认为问题与婚姻有任何关系。毛病出在前去参加婚礼的那对新人的身上,男士若是单纯为了得到什么而去投身于某件事情,其结果必然是收获到不幸福。以自己所拥有的现实条件,却像随心所欲地创造出奇迹,这正是问题之所在。男士女士们都忘了,食物越是好吃,消化起来也越快。哪怕是两位男士也好两位女士也好——一旦组成了一个小单元,倘若两人一直记得对方是有弱点的,深深记得人类是易犯错误的,那么,他们就会获得成功与幸福。但是许多男人和女人结婚时似乎都忽略了这一点,那就是:双方都必须记清楚,他们有一个希望去创造并得到的目标,他们务必共同为此而努力,并且还要学会宽忍对方。 我们当中没有一个人愿意相信,我们的痛苦都是由自己造成的。我们都认为是这个世界亏欠了我们,使我们没有能得到幸福;在我们得不到幸福时,我们就把责任怪在最靠近我们的那个人身上。 最初涌现的激情、心灵与身体的贴近,这绝对不能算是爱情。那仅仅是要抵达真正的爱、宁静与满足这平静的大海之前的那圈浪潮。浪花也许很有趣,但你是无法平安地穿越浪花进入港湾的。自然已婚夫妇希望共同抵达某个港湾——到了那里,可以回顾金色的年华,在遗忘的那些日子里,相互的容忍曾让他们跋涉崎岖地带,而时光又抹平了其余的艰难险阻。 只要人们能记住这一点,世界上就不会有不愉快的婚姻了:激情是会自行燃尽的火焰,而爱情确实燃料,它能向篝火提供燃料,使它永不熄灭。 婚姻本身没有什么问题。倘若真是有的话,人们自会发明出某样东西来取代它的。 原载新奥尔良《新闻报》,一九二五年四月四日 (查看原文) —— 引自第361页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福克纳作品精选系列(共9册),
这套丛书还有
《八月之光》《圣殿》《押沙龙,押沙龙!》《坟墓的闯入者》《我弥留之际》
等
。
喜欢读"福克纳随笔"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支持 Web、iPhone、iPad、Android 阅读器
喜欢读"福克纳随笔"的人也喜欢 · · · · · ·
福克纳随笔的书评 · · · · · · ( 全部 5 条 )

文学史上不可缺席者——永远的福克纳
在西安汉唐书城外国文学区淘书,赫然看到这本书被放在了显眼的位置。又是译文出版社的,而且是2007年年根上首次出版,对于喜欢福克纳的读者来说,可以说还是值得一读的。 诚如书前介绍,本书收录福克纳所有成熟的文章、演说词、书评、序言以及有意公开发表的信函。大多数的篇页...
(展开)
> 更多书评 5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5 )
-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8)8.2分 504人读过
-
-
北京燕山出版社 (2017)7.6分 127人读过
-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5)7.3分 74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①这列火车载满了书籍,将在夜晚途经你梦里⋯⋯ (Z)
- 九久·新书(第十三辑 · 2018年) (上海九久读书人)
- 福克纳作品精选系列(上海文艺,2018) (鲸岛)
- 九久·新书(第十四辑 · 2019年) (上海九久读书人)
- 文新思 (森森)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166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福克纳随笔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42 2022-10-19 17:20:40 河北
收录随笔、书评、演说词、书信,如果不是专门的福克纳的研究者,恐怕是很难有耐心一直读到最后的吧。不过其中也的确有一些极为重要的篇章,是了解福克纳众多观点的可靠来源。读了《密西西比》,便能真正理解他那些小说里所表现出的对于南方的无比复杂的情感——“深深地爱着这里,虽然他也无法不恨这里的某些东西,因为他现在知道你不是因为什么而爱的,你是无法不爱;不是因为那里有美好的东西,而是因为尽管有不美好的东西你... 收录随笔、书评、演说词、书信,如果不是专门的福克纳的研究者,恐怕是很难有耐心一直读到最后的吧。不过其中也的确有一些极为重要的篇章,是了解福克纳众多观点的可靠来源。读了《密西西比》,便能真正理解他那些小说里所表现出的对于南方的无比复杂的情感——“深深地爱着这里,虽然他也无法不恨这里的某些东西,因为他现在知道你不是因为什么而爱的,你是无法不爱;不是因为那里有美好的东西,而是因为尽管有不美好的东西你也无法不爱。”又一次重温诺奖演说,虽仅寥寥数语,却有着振聋发聩的力量——尽管他所推崇的忍耐、同情、牺牲,在当今时代难免会被视为过时。对于《喧哗与骚动》,福克纳认为它是自己所有作品中最独特的一部——它所带给他的那种难以言明的情绪,那种狂喜,往后再不曾有过。而《喧哗与骚动》也一直是我最爱的一本福克纳。 (展开)
0 有用 Kiyoko🌲 2023-01-24 16:07:06 广东
随笔部分比较精彩,大概可以看出福克纳的价值观和写作观,他很反感消灭个性的一切暴力和极权,认为人是可以自由的,“自由的、有个性的人不仅必须活下去,而且一定能够活下去”,还有里面讲了《圣殿》《寓言》等几部作品的写作背景,还挺有意思,演说词和书信比较粗浅,大部分都谈到黑人奴隶的问题,立场很矛盾,一方面同情黑人希望他们能获得应得的权利,另一方面作为南方白人农场主,他又无法摆脱根植于潜意识里对黑人的歧视,字... 随笔部分比较精彩,大概可以看出福克纳的价值观和写作观,他很反感消灭个性的一切暴力和极权,认为人是可以自由的,“自由的、有个性的人不仅必须活下去,而且一定能够活下去”,还有里面讲了《圣殿》《寓言》等几部作品的写作背景,还挺有意思,演说词和书信比较粗浅,大部分都谈到黑人奴隶的问题,立场很矛盾,一方面同情黑人希望他们能获得应得的权利,另一方面作为南方白人农场主,他又无法摆脱根植于潜意识里对黑人的歧视,字里行间能看出对黑人自视高人一等的姿态,无法理解他都写了好几部黑人题材的作品,为啥在种族问题上这么矛盾。 (展开)
1 有用 相见欢 2024-10-30 18:52:19 江苏
没头没脑,很难进入
0 有用 谢无妄 2023-04-17 08:50:30 山东
文人的政治观点往往都只能看个乐。少有文人做总统,不知道是因为他们太聪明、太天真还是太愚蠢。我打赌他相信血统和肤色将人分成两个世界,既不赞成保守主义者也不赞成激进派,或许还恐惧同性恋。然而福克纳的文字太漂亮了,其形式本身就具有意义,语言的美已经超越了内容本身,瑰丽的长句将人带到现实与梦幻的边缘,一口气读下去如同海水,咸涩而冰冷。精简的短篇反倒突出重点。悲天悯人、有苍生为己任的觉悟,但忘了隔行如隔山。... 文人的政治观点往往都只能看个乐。少有文人做总统,不知道是因为他们太聪明、太天真还是太愚蠢。我打赌他相信血统和肤色将人分成两个世界,既不赞成保守主义者也不赞成激进派,或许还恐惧同性恋。然而福克纳的文字太漂亮了,其形式本身就具有意义,语言的美已经超越了内容本身,瑰丽的长句将人带到现实与梦幻的边缘,一口气读下去如同海水,咸涩而冰冷。精简的短篇反倒突出重点。悲天悯人、有苍生为己任的觉悟,但忘了隔行如隔山。华盛顿的后代如果不忘记祖先就不会成为抗议者。不,这正是他为什么应该成为抗议者! (展开)
1 有用 阿卡德拉 2019-12-24 17:14:30
我现在觉得现代主义作家,可能,真的就是,机灵的讨厌鬼。福克纳其实随手而来的文章,更多的让我觉得就是个MUJI收纳盒之类的意识工具,又贵又无意义但好像就是能让人安心。那样的魅力,对我而言已经消失了。(这些人就是民粹的前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