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演义》考论 短评

热门 最新
  • 2 eien99 2018-07-05 05:58:33

    作者:一般、3; 装帧开本手感:开本较大、3; 画面图像清晰度:没有、0; 印刷字体:字稍小,排版较密,清楚、3; 内容:还行、4; 厚度:较厚、2; 价格:贵、 4;总体不错,对小说有较清楚的解析,不错

  • 1 tiiiiin 2020-03-09 17:55:19

    非常翔实的考究了《封神演义》成书的社会背景与编纂动机。 《封神》如何从《武王伐纣平话》《列国志传》转化而来,里面加入的理论化提升,非常有趣。基本上就是“儒家伦理”的重新注入。 对人物的变化分析也很有趣,尤其是对姜子牙的讨论,相当有说服力。对各类人物的总结,也很有见地。 同时也考虑到创作时代的观念,但是这方面讨论较少,以重视金钱与程朱理学这种泛泛而论带过,这方面的深入值得期待。 提到了一点《西游记》,整合了丘处机作者论的说法,算是前所未闻。

  • 0 影子 2022-04-06 16:14:27

    一般,乃至非常一般

  • 0 林学凡 2021-10-16 15:58:57

    前几章之枯燥能劝退不少初读者。

  • 1 四夕林 2022-01-21 20:23:39

    细读之后发现,作者切入角度巧妙,思路清晰,逻辑流畅,文从字顺,虽然在做古代文学批评,但字里行间,融入了西方哲学思想,整体读起来很舒服。博论写成这样,真的非常优秀了。

  • 1 李超字子躍 2023-03-11 10:07:16 河南

    除了作者可能不太懂历史地理,并对先秦史仅停留在文献学分析层面外,仅从文学史和古代小说戏曲研究层面来说,的确是本好书! 本书很好地厘清了关于《封神演义》故事流传脉络、成书过程、刊刻版本、人物原型出处以及创作者文化思想上的一些长期需要讨论的问题。 当然,我并不是说这本书就是《封神演义》研究的终结,毕竟《封神演义》作为文学史上影响颇深的神魔小说,还有很多问题需要我们去探求。我这里要说的是:本书相当程度上阔宽了《封神演义》研究的视野。比如作者提出的“正统叙事”和“民间叙事”这两个概念,以及“正统叙事”和“民间叙事”在《封神演义》中的有机契合和辩证统一,很值得我们思考和继续进一步研究。

  • 0 aga叶婆 2023-07-28 22:53:59 上海

    正统叙事与民间叙事的进退,讲史故事和封神故事的勾兑,革命向天命的转向。细考过前代作品的方方面面,到第六章从《封神演义》编辑者的角度确定奇正并存,各约33回的三层大结构,继承转化和自创的神魔人物的那一下,真是顺流而下自然而然,相必作者当时也畅快非常吧,感觉我的AI主播声调都激动了。《封神》如此丰富混乱,如此宝贵有趣,由它来引申对时代累积型作品的研究方法的讨论,也就更加典型。

  • 0 碧纱窗影下 2023-07-29 13:50:05 上海

    收获颇多。

  • 0 杏汁 2023-08-02 22:48:11 上海

    全书最主要的篇章是在介绍《封神》一书的源流,但在后面比较次要的部分,作者对《封神》的思想性做的评述中,确切地指出: ①封神的价值观是多元的; ②质疑了鲁迅以来的认为的崇道抑佛的取向。 这两点的论述,我觉得非常不错。从前,我对封神多元的价值观有自己不同的理解,但作者从比较简单直接的忠君 VS gé命二元观点去解释闻仲与黄飞虎等一干角色形象折射的价值观,我认为更有道理。同时价值观的多元可能仅仅是被多重编校了的结果,这也是合理的(但令人失望的)。

  • 0 CEF94 2023-07-24 16:40:43 广东

    《封神演义》源流考

  • 0 尼采与尼玛 2023-07-22 10:36:52 四川

    按需,学术研究,枯燥多,干货也多。

  • 0 小睡神 2023-10-03 15:51:14 安徽

    有些尬吹连我这封神爱好者都看不下去了。

  • 0 Booking2023 2020-01-14 05:17:14

    正统叙事和民间叙事

  • 1 三清喵 2020-08-05 18:49:38

    中文系的路数,整体而言四平八稳,某些细节推进有功(如坚持许仲琳说、发明截教海外说),神灵部分的简单归类(儒释道+民间信仰)或可商榷,应该属于目前封神研究的巅峰之作。有种预感,四大名著(或奇书)的相关研究,未来还得靠借鉴历史学方法来实现自我超越。

  • 0 duoduo 2021-05-23 17:57:58

    很好读,中文古籍文献很详细,有一些很启发性的观点,但是还是没有避免中文研究很多论断性argument没有reference的通病。【I207.419/286

  • 0 无法做人 2021-08-29 20:25:14

    考证是有逻辑也富有说服力的。但其中的一些观念实在难以认同,可能是我个人对土行孙的观感太差了,尤其受不了作者用童趣、可爱一类的词汇形容这样一个人。 补:有些地方似乎阅读文本不够细致,书中写赵公明、多宝道人、金灵圣母相貌丑恶,但原著中并无这些人的外貌描写。

  • 2 上水川人 2018-12-09 17:21:03

    梳理细致。讨论殷周鼎革多少有些浪费笔墨,所谓的正统叙事道德化,都已经讲到革命忠君的矛盾(第一章第二节)了,举个辕黄之争的例子应该不难吧?关于《武王伐纣平话》《列国志传》讨论不好看。《三教源流搜神大全》与《封神演义》关系考辨颇有趣,哪吒与殷郊形象很好玩。赵公明原来是瘟神呀哈哈玄帝收魔故事移到姜子牙身上论断征实。成书版本编者等论述我没有什么文献学功夫,看不真切。至于什么民间叙事正统叙事,人物形象塑造,以儒为本等等没有什么让人眼前一亮的观点。(截教之截是海外之意可以用来装×。)说对西方教明褒暗贬举例不当,道教重要人物投身佛教难道能说明佛教段位低?昊天上帝就算属于鸿钧系统其地位未必就低于老子原始通天吧,南极仙翁借旗子时可恭敬了。女娲与女祸有没有什么关系呢?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