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2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鎮長的日记 (鎮長)
- 2018年历史学新书 (史学研究)
- The Green Book (挠挠)
- 2021 (疯清扬)
- 【想读分类】中国思想史 哲学史 学术史 相关 (谢糸色)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177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文内文外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魂兮归来 2025-01-26 01:45:01 湖北
主要读了和《论语》有关的论文,边读边学习《义疏》《集注》《正义》,启发很大。 所谓“文内”与“文外”,很大程度上即站在作者和读者两个角度对思想史文本做分析,通过还原作者当时的语境去判断作者的意思(文内);通过引入读者(解经者)当时的语境去分析读者在理解经典时的立场(文外)。作者说文内文外难以分开,的确是这样,解经者既是读者又是作者,这样一环接着一环,形成了一个经典诠释的脉络。 不过作者在作部分论文... 主要读了和《论语》有关的论文,边读边学习《义疏》《集注》《正义》,启发很大。 所谓“文内”与“文外”,很大程度上即站在作者和读者两个角度对思想史文本做分析,通过还原作者当时的语境去判断作者的意思(文内);通过引入读者(解经者)当时的语境去分析读者在理解经典时的立场(文外)。作者说文内文外难以分开,的确是这样,解经者既是读者又是作者,这样一环接着一环,形成了一个经典诠释的脉络。 不过作者在作部分论文时似乎也有些立场(或者说问题意识过强),但这种立场可能更多是行文顺序造成的,观点和论证本身不见得就有很大的问题,瑕不掩瑜。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