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对选举 短评

热门 最新
  • 21 甲骨文图书 2018-07-24 16:25:08

    “当越来越多的公民满怀激情地关注当权者的所作所为却又对他们越来越不信任时,这种情况会给国家的稳定造成怎样的影响?一个政体可以承载多少嘲讽的目光?而在一个所有人都可以通过互联网表达并分享自我情绪的时代,难道嘲讽的目光就只会是目光?” 这也许不只是西方民主政治所面临的困境,对于中国,或许更加值得深思。

  • 19 维舟 2018-10-31 22:12:34

    观点很鲜明,不过感觉最有价值的是作者点出了当下这个时代政治体制的危机感,以及如何更有效地重新激发其活力,让我想起韦伯在一百年前也曾设想如何推动陷入困局的政治机器。作者在此虽然将选举视为过时的事物和贵族制的残余,但事实上最终他提议的灵感也源于甚至更古老的抽签制。问题是,这能确保公平、带来活力,却不见得提高效率。这个激进的建议后效如何实难预料,但可想它在解决一些问题的同时也会带来属于自己的新问题。

  • 8 洛梦蝶 2018-09-15 16:31:39

    本书的观点以一句话总结,即治理需要专业精神,但公平呼唤机会均等,所以为了弥补选举在公平性、合法性、代表性以及参与度等方面上的不足,应当引入抽签这种古老的制度,实现新的民主改革。以代议选举制在当下上百个普遍意义的民主国家政治里所遇到的困局而计,选举作为实现民主的一种手段并不具有天然的正确性,所以,实际上先天带有寡头色彩和精英主义的选举并不能和民主简单的划等号,破除西方制度的迷信,反思欧美民主的困境,对于提倡制度自信、道路自信、文化自信的本朝,还是有很多可以借鉴学习的东西的,最起码,不能盲目推崇外来的和尚会念经,只要是发达国家的东西就是好的。

  • 9 恶鸟 2018-11-21 20:47:03

    你们以为你们是自由的,大错特错了,你们只有在选举的期间,才是自由的,投完票,就没自由了。

  • 9 郝院长 2018-09-25 10:45:44

    探讨了实行民主的另一种可能。很精巧的宣言式集子,像那种大革命时期的文人志士自费出版的宣传册。从构思到成书似乎只经历了一年,也不是政界人士的竞选纲要或是详实的政治学社会学论文,更多的像是宣扬一种个人观点。对欧洲小国的制度设计有反思有提点,但对某泱泱大国来说就只是一句呵呵。不过想到人家一位非政界人士都能做到这个程度,可见公民意识之高。蕞尔小国在探讨如何把权力关进笼子,并在更深层次上讨论公平与法治,我们还在精英治国的理念下鼓吹对权力的无限崇拜。2018年,我们依然与民主隔海相望。翻译的挺流畅。

  • 4 原应叹息 2018-09-21 14:28:18

    書名有點兒標題黨,如果叫《民主的新可能》之類的反而更恰當。作者的觀點當然是一家之言,但是想到那邊廂已經開始討論肥胖問題而這邊廂還吃不飽飯的時候,還是有點兒無語。

  • 3 宁静的童年 2018-11-12 03:31:30

    简洁生动的小册子,可读性强,不够深入 1-民主病状:互不信任,合法性危机(投票率低、投票率变化大、政党成员减少)与效率危机(组建政府耗时长、政党当选后无所作为、基础建设举步维艰) 2-诊断: a归因政客,呼吁民粹主义加强合法性,但危及少数; b归因制度,提倡技术专家治国提高效率,但损害多数、无法解决道德选择; c归因代议制,呼吁直接民主,但妨害自由 3-病发机理:选举制度(历程:雅典抽签——新兴精英代议制——法、美革命将世袭贵族变为选举贵族——选举的民主化,以选举等同民主),选举代议制源于对抗贵族与避免民主的骚乱,仍是一种选举式贵族 4-药方:协商民主,抽签与选举双代表制 抽签优点: a扩大民众参与,培养公民并增强了合法性 b平分政治机会,减少政党竞选之浪费、腐败 c增加政客与民众相互信任…

  • 3 成知默 2019-05-31 15:02:14

    2019062:言简意赅,逻辑清晰,掷地有声,作者从民主制的缘起来探讨民主制的悖论:创造选举制度的初衷是实现民主,但选举正在成为民主的绊脚石,从而不断摧毁民主。在如今这个狂热、怀疑而躁动的时代,民主合法性与效率之间逐渐失衡, 选举更越来越多地成为各大利益集团竞争的舞台。通过对民主制的历史回顾,作者提出抽签式民主与选举式民主相结合的“双代表制”,这样一种新的或者说复古的民主制度,是否能真的达到合法与效率的平衡,从而拯救西方的民主危机,我持保留态度,且双代表制在可操作层面也存在颇多问题,更多地关注于全民参与的公平性,未必能解决当下的困境。

  • 6 冯不畏 2018-08-19 16:54:14

    即使这本书不能论断中国当下,但给一味拿选举投票说事推崇西方的公知看看已经足够,阶级的自私性使得西方已经患上“民主疲劳综合症”,瞧不起当选者又将选举奉若神明的自相矛盾证明他们都错了,即使一小部分论点偏颇无依据可言,但总体难以反驳

  • 3 一锅脑浆粥 2019-01-16 21:33:30

    挑刺都是尖锐的,但是建议的解决方案纯属加戏

  • 4 酸菜力量 2019-01-04 14:55:06

    抽签+选举也未必等于民主,但也许、可能看起来民主。

  • 2 小猴子曰 2018-07-31 22:09:05

    看西方,反思当下。

  • 1 Cynthiastar 2020-05-19 22:58:01

    这本书的前提ーー“选举作为一种民主工具已经失效”,显然是错误的判断。“如果说我们的制度之所以陷入危机,是因为我们将民主制简化为选举这一特有程序”又是作者树立的假靶子。对抽签制的推崇更是幼稚,将执政和参政混为一谈。

  • 1 Brightmoon 2018-09-15 14:47:03

    作者发现在当今西方国家中,民众愈发对政府不满,对政府愈发不信任。政府的行政效率和合法性都受到了质疑。作者认为是由于人们迷信选举所导致的,他从历史出发,论述了古雅典采取的是抽签加选举,选举在十八世纪被视为是贵族制的程序。作者认为要解决“民主疲劳综合征”的方法就是改变现行的选举。要引入以抽签为基础的新的立法机构,增加国际机器的代表性和合法性。作者认为第一步可以在比利时等小国试验双代表制,即抽签和选举的代表共同经营。全书推论过于简单和草率。我认为作者敏锐的捕捉到了社会现象,但是问题或许并非仅仅出在选举制本身,一些技术细节或许至关重要。比如选举制度(如单一选区相对多数决制)、选区划分(如美国著名的杰利蝾螈)等。当然探索更多公民参与模式,是值得鼓励的。不过具体的方案还有待观望。

  • 1 Lemanjou 2018-11-23 20:01:51

    抽签改变命运(误),很有意思。抽签确实能够实现政治上的机会均等。不过如何摆脱僵化的政党政治和代议制以及在全国范围内完成高效治理的方式有待考察。最后那部分放在某些大国总是很可疑的...

  • 2 凌霄 2019-02-14 12:51:22

    这是一本颠覆固有观念的书。代议制民主有缺陷,我们用选举代替了民主,我们都成为“选举原教旨主义”,选举被神圣化为一种仪式了。我们把民主简化为了代议制民主,然后又用选举代表了代议制民主,选举的问题就是:产生政客,为选票而生,只关注选票。民主被简化为了一种投票权。选举成为民主制度的标志是资产阶级革命发生后的事,而在这之前,居!然!不!是!选举是一种贵族制制度,其精英主义色彩显而易见,而抽签才是真正的民主!今天用来反对抽签的公民权的理由,曾经用在无产者、有色人种和妇女身上。抽签是一种有效避免管理者被选票和金钱左右的方法,让中选者只关注在事情的本身。只有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之间不再是泾渭分明,他们之间才能保持彼此的信任,这才是真正体现民治、民享的政府。也许真的是一种好的思路和办法。

  • 0 安德烈大叔 2019-01-20 16:31:29

    并不是反对选举,而是改良局限于选举代议制的当代民主。作者洞见西方各国的民主疲劳综合症,从效率性与合理性上论述当今民主实施过程中的积弊,认为以选举实现的代议制民主为贵族式民主,在效率性和合理性上都存在瑕疵,既不能平均分配政治机会,也不顺应当代民主的横向化时代趋势,导致当今西方民主面临各种危机。当今媒介与技术的发展让个体均可以成为自由发言平台,在此基础上作者提出以抽签代表制的形式改良选举制民主,用双代表制的模式治疗西方民主,并根据普遍存在的质疑声,提出了解决抽签制效率问题的几个方案。虽是粗略的论述,但大致提出了一个看似有效的激进方案,结构精致逻辑清晰,阅读性高。读完只能无力的感叹西方政治思想已经比我们领先几个时代…暂且观望罢。

  • 0 兽心蘑菇 2019-09-13 18:07:27

    真的会被图书馆的闲书害死 随随便便捡一本就很好看 / 扔在书架上已经一个暑假了 为了不坐着读书只是花了吃完午饭和晚饭休息的间隙站着看完的 作者对现有民主制度的批判刚好满足了我当下的一点点求知心(最近有些政治脑 为了了解政治现状似乎花费了不少时间 消停一点吧

  • 1 广告位招租 2021-03-19 15:29:48

    读到一半才发现作者的介绍是"非虚构作家、剧作家、诗人"。。。行吧。不过里面提到的问题确实可以带来诸多思考,特别是大众时代的合法性问题。至于是不是要用抽签来解决就不知道了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