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6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生活/身体/性灵 (🦉的瓦涅密)
- 怎能读尽天下书 (疏狂老鬼)
- 【新书过眼录·中国大陆】2019 (普照)
- 文化,思潮与政见 (皇甫杰)
- 2019年5、6月新书 (商务印书馆)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1060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信仰的动力学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罗摩好迷惑 2024-11-21 14:25:14 上海
我们时代(如果可以这样粗暴地称谓它)的一个巨大的问题是,如何想象一种动力?在一个收缩的,静止又痉挛的世界里,边界和动力似乎不重要了,痉挛本身迫使着运动。
0 有用 Kaspar Hauser 2023-12-26 20:22:03 上海
既以终极关怀一词阐释信仰,便言明了其普遍与必然,以至于“对终极问题的冷漠,是唯一可以想象到的无神论形式”;信仰与科学、历史、哲学等知识类型不处于同一意义维度而不会产生冲突,令其产生冲突的是对信仰的误解和扭曲,即将其降为一种有限的认知形式或与某个学科等同的次级关怀;宗教是人类安放终极关怀之地,亦是一种终极性的可能表达,但宗教远非是终极性或信仰本身,因而对于以象征为语言的宗教而言,“最充分的象征,便是... 既以终极关怀一词阐释信仰,便言明了其普遍与必然,以至于“对终极问题的冷漠,是唯一可以想象到的无神论形式”;信仰与科学、历史、哲学等知识类型不处于同一意义维度而不会产生冲突,令其产生冲突的是对信仰的误解和扭曲,即将其降为一种有限的认知形式或与某个学科等同的次级关怀;宗教是人类安放终极关怀之地,亦是一种终极性的可能表达,但宗教远非是终极性或信仰本身,因而对于以象征为语言的宗教而言,“最充分的象征,便是那种既能表达终极者又能表达自己缺乏终极性的象征”,如被钉于十字架上的基督,而神秘主义的优势也正在于其能够跨越任何一种具体象征形式;“终极关怀同时也是终极冒险和终极勇气”——信仰的过程永远包含着参与和分离、确定和怀疑,只有终极勇气能够“把怀疑作为它自己有限性的一种表现纳入自身,并肯定终极关怀的内容”。 (展开)
1 有用 洛桑学艺 2022-11-12 23:55:05 河北
作者对信仰和终极关怀的扩大化导致有点像雷蒙威廉斯对悲剧的现代界定,后者的扩大化抵斥悲剧衰亡论,前者的扩大化解决现代虚无主义。虽然但是,写得足够清晰,但应该算不上学术作品。
1 有用 罗上之 2023-05-23 20:06:01 江苏
爱者之爱何以可能?
2 有用 Montage 2020-01-03 17:03:58
對信仰概念的現代闡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