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四七年十月出版《如果這是一個人》,一九五八年收錄義大利作家卡爾維諾的推薦序後再版,同時普利摩・李維開始創作第二本書《停戰》(La Tregua),於一九六三年出版,記錄他離開奧斯維辛集中營後的返鄉過程,並於一九九七年被改編為電影《劫後餘生》。一九六一年,他成為一家油漆工廠的總經理直到退休,這段期間他仍持續創作許多作品。除了《如果這是一個人》之外,最有名的作品當屬於一九七五年出版的《週期表》(Il sistema periodico),以化學元素為章節名,內容分別對應李維的人生經歷,被英國皇家學會評選為有史以來最好的科學書。
一九八七年,普利摩・李維從三樓的住家陽台墜樓死亡,享壽六十八歲。
譯者簡介
吳若楠
台大外文系畢業後,先後於義大利波隆那大學(Università degli studi di Bologna)和羅馬智慧大學(Università Roma la Sapienza)的戲劇系攻讀如何將劇本和演員訓練有效應用於外語學習,並取得碩士學位。回台後曾任教於輔大義大利語系,並擔任自由譯者,譯有《死了兩次的男人》、《他人房子裡的燈》、《逃稅者的金庫》等書。
目录
· · · · · ·
一本關於死亡營的書——伊塔羅・卡爾維諾
如果這是一個人Se questo è un uomo
前言
1. 旅途
2. 在底下
· · · · · ·
(更多)
一本關於死亡營的書——伊塔羅・卡爾維諾
如果這是一個人Se questo è un uomo
前言
1. 旅途
2. 在底下
3. 入門
4. Ka-Be
5. 我們的夜晚
6. 勞動
7. 美好的一天
8. 善惡的此岸
9. 滅頂與生還
10. 化學考試
11. 尤里西斯之歌
12. 夏天裡的事
13. 一九四四年十月
14. 克饒斯
15. Die drei Leute vom Labor
16. 最後一人
17. 十天的故事
羞耻,或论主体 by 阿甘本 译=胡新宇 (本文首发于《单读》) 1998年,意大利哲学家吉奥乔•阿甘本出版了《奥斯维辛的残余:档案与证明:档案与证人》(Quel che resta di Auschwitz: L’Archivio e il Testimone, Bollati Boringhieri Editore)。三年后,该书出版...
(展开)
0 有用 北原白秋 2022-07-29 08:24:34
Survival In Auschwitz
0 有用 天南 2021-02-03 21:46:43
翻译没有沈萼梅版好,语句不通顺,很多德语词是注释形式展现。
0 有用 熙素 2019-12-20 12:24:14
纳粹残暴和极限生存的对比,经历因记录得以传递
0 有用 望泞 2021-12-05 21:30:21
如果不是因为作业式阅读,很可能被压抑氛围带进去…不过看完还是会有一些关于生和死的无意义纠结
0 有用 Hvalreki 2020-07-30 11:22:11
英文版書名叫Survival in Auschwitz 另一個版本譯作這是不是一個人 看了後面的訪問 應該還是如果這是一個人比較準確 雖然看電子版也是發現有點錯處 看之前以為是想影射納粹的暴行 看完才發現是強調由機器又變回人和我思故我在的過程 喜歡他的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