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原万里 短评

热门
  • 7 虎吃吃 2019-01-21 09:34:15

    一个人如果有丰富的人生、经验、认识和好的文笔,同时又那么的有态度,真是上帝的宠儿。这套小书拿起来看毫无门槛,但认识一个人和一个时代,是很难的。

  • 1 木卫二 2018-12-30 17:25:30

    一些米原女士的语录精选,以及从几本书摘来的文章(对于看过的,就会属于重复阅读了)。不过,也算是个有趣的尝试吧。

  • 2 蒹葭 2019-11-23 18:13:31

    米原老师是被同传生涯耽误了的美食家、发明家、教育家、旅行家。

  • 2 #瞬间收藏家# 2019-11-18 19:31:37

    毁掉一个孩子就把他要得玩具都买回来。日语水平不行的人即便学了外语水平也只会更差。儿童期灌输多种语言的危险性。苏联小学的俄语教学方法(大量读原著、转述、背诵,写作文居然也是以名著为范本,各学科没有选择题以论述为主)——好奇我们学苏联学了什么?|马上就要把中文翻译出版过的米原万里的书都读完了,有点难过。2019.1.3想读 这定价开本……不该用全彩吗?😂 感谢这本书让我知道作者这么一个有趣的人。

  • 1 王小刀 2019-01-13 09:24:54

    真是极具个人魅力和学识涵养的女性!

  • 1 晚安地球人 2019-07-18 09:12:59

    文库本真是太好了 为毛大陆的出版社动不动就是精装本 根本没法随身带

  • 0 丝绒陨 2019-02-17 09:39:48

    这本不是特别对味。

  • 0 恶鸟 2019-01-04 09:02:02

    小而美,内容稍微简单了点,适合厕所读物

  • 1 李果汁 2018-12-25 20:57:06

    非常喜欢米原万里,很有生命力,风风火火的女子,人格魅力大到爆,文笔也好,好几篇随笔看得又好笑又感动。还有一册茨木则子没看,米原这本是看过的五本MUJI小书最佳了

  • 1 Giuz 2019-08-02 17:17:57

    因为翻译官的身份,作者对于各国食物和语言相关的文章写的很有趣,其中《空气般的母语》思考很深,因为空气般存在,所以不太珍惜,而身在异国之人因为懂了外语,方能更加了解母语,母语和外语本是相辅相成的。

  • 1 爵士猫 2019-10-13 15:05:13

    比文库本还要迷你的袖珍本!虽然是文章选,但是弥漫字里行间的机智和趣味让人觉得很过瘾。插图和相片也很精美!被圈粉了:D

  • 0 郭七七 2019-12-14 10:21:29

    我也打算开始构建房子,在纸上。

  • 0 Shirleysays 2019-11-11 17:16:01

    本来以为米原万里没什么来头,翻到结尾才知道,嗬,原来是剧作家井上厦的妻姐。米原的成长经历很有意思,1959年,九岁的她随家人移居布拉格,结果进了当地苏联人开的学校。长大后成了俄语翻译。给叶利钦和戈尔巴乔夫当过口译员。与muji其他的文库本相比,这本书里的内容不算有意思。米原谈了许多语言与教育的问题,但是与同样研究语言的多和田叶子的深度没法比。也许因为她一直浸淫在社会主义阵营里,所以,她下笔略显一本正经(其实是无趣)。不过也很遗憾,她56岁就去世了。她生前调侃自己的职业说,同声译员对心脏的损害与运动员一样。哎,一语成谶。

  • 2 Echo 2018-12-17 14:00:58

    不太信任这种截取“精华”的阅读方式。讲母语学习与自我认知的部分很棒

  • 0 卫析 2018-12-16 18:06:03

    “从欲望产生到欲望满足的过程,才是文化。”

  • 0 微笑迦朵 2019-01-05 11:14:24

    2019年读书001。一月份重心放在电影和剧集上,阅读精力优先分配个几个FLAG大项目。根据经验,调剂阅读的小书对计划完成意义重大。继续读库文库本,此番相遇的是口译米原万里。语录部分写道,同声传译工作时脉搏每分钟达到160(举重运动员举杠铃瞬间是140),所以这是一个难以长期从事的职业。脑子和心的关系,由此可见一斑。其他关于本国语言的意义、俏皮话、荤段子之于翻译的难与乐,则是常理再述。P72页“麻婆豆腐”如何成为沟通之桥的故事,很传神。

  • 0 前夕 2019-01-13 00:18:45

    “国际化”inter-national/国与民族之间 非常好。读完想看她的口译现场。

  • 0 蘑菇大人 2020-02-23 22:15:09

    关于饮食和教育比较的部分都有点意思

  • 0 苏木 2020-03-17 22:09:14

    在收录照片中终于见到米原万里念兹在兹的清真甜品哈尔瓦酥糖;40多岁还在做同传,压力可想而知,照片中有一张正是40多岁时工作的场景,解说此时米原迫于速度滞后的压力,只翻译讲话的要义,反而获得不错的效果。《旅行者的早餐》中,米原介绍戈尔巴乔夫、叶利钦等对于食物的接受程度,得出与政治开放正向相关的结论。

  • 0 jinying 2020-02-23 21:01:40

    很小很薄的一本书,开头几篇和《旅行者的早餐》有重复,但和中国有关的几个食物故事都很有趣,“麻婆豆腐”简直让人笑喷,最后一篇关于儿童双语学习的散文又看到她性格的另一面,以及越看越觉得她和伊藤步好像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