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唐代文館文士是指曾在國子監、史館、秘書省、弘文館、崇文館、集賢院等機構任職的文人。這些文士或在朝,或在野。他們在朝野之間是如何遷轉的,對文學產生了哪些作用,都值得深入研究。該書綜合運用傳統考據學與文學社會學等研究方法,以“制度—文人—文學”及“制度—文化—文學”為基本闡釋框架,在詳考文士朝野遷轉路徑和方式的基礎上,論述文士空間轉換、角色變化、階層流動及其與文學之互動關係。本書指出文學互動的實質是權力與文學的聯動,主要表徵為文士個體知識能力的改變及其與地方文學群體之間的複雜關係。此外,文士朝野遷轉和角色變換還與文體變遷關聯密切,例如詩歌理性的回歸、遊記文體的寫實性、碑誌文發展的多樣化等,這些現象均有深層次的制度淵源。
吴夏平,1976年生,江西都昌人。2005年毕业于华南师范大学获文学博士学位,2011-2013年在北京大学中文系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现为贵州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中国古代文学专业博士生导师、古代文学教研室主任、贵州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带头人、贵州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青年创新人才。兼任中国刘禹锡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唐代文学学会理事、贵州省古典文学学会副秘书长。先后在香港中文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访学。已出版《唐代中央文馆制度与文学研究》《唐代制度与文学研究述论稿》《唐代文馆文士社会角色与文学》等专著。在《文学遗产》《北京大学学报》《光明日报》(理论版)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教育部规划项目、全国高校古委会重点项目、全国博士后基金项目、贵州省哲学社会科学项目各1项,其它项目多项。获贵州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1项、三...
(展开全部)
吴夏平,1976年生,江西都昌人。2005年毕业于华南师范大学获文学博士学位,2011-2013年在北京大学中文系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现为贵州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中国古代文学专业博士生导师、古代文学教研室主任、贵州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带头人、贵州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青年创新人才。兼任中国刘禹锡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唐代文学学会理事、贵州省古典文学学会副秘书长。先后在香港中文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访学。已出版《唐代中央文馆制度与文学研究》《唐代制度与文学研究述论稿》《唐代文馆文士社会角色与文学》等专著。在《文学遗产》《北京大学学报》《光明日报》(理论版)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教育部规划项目、全国高校古委会重点项目、全国博士后基金项目、贵州省哲学社会科学项目各1项,其它项目多项。获贵州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贵州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1项,其它奖项多项。
还没人写过短评呢
> 更多书评 1篇
> 2人读过
> 44人想读
订阅关于唐代文館文士朝野遷轉與文學互動的评论: feed: rss 2.0
还没人写过短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