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品方: 新民说
出版年: 2018-9
页数: 360
定价: 58.00
装帧: 精装
丛书: 陕西师范大学史学丛书
ISBN: 9787559810731
内容简介 · · · · · ·
本书从贞观九年唐高祖李渊临去世前倒述开来,讲述了隋朝末年国家动荡,各股割据势力蜂拥而起逐鹿中原的故事。故事以大唐王朝的缔造者李渊为核心,以其与各方豪强势力在争斗中此消彼长的较量为半径展开叙述。从并州风云至太原起兵,从东征屈突通到西败薛举,从瓦解李密的瓦岗军一直到决战虎牢 关,其间以颇多笔墨对风云人物如雄主窦建德、劲敌王世充、猛将尉迟敬德、名臣魏征、太子建成、秦王世民、齐王元吉等进行了细致入微的摹写。
作品以战争讲述和人物描写双规并行,典籍史料引介与考古遗迹发掘互为佐证,以严谨的考据、周密的推演讲述了诸多被大家误解误读的历史史实,如所谓的“晋阳宫逼宫”事件之始末,如“十三棍僧救唐王”之史实真相,以及对其中各路人马之间犬牙交错的利益牵扯,各方势力之间变幻不定的矛盾冲突的梳理,对从豪强争霸战争到王朝建立之后,缘何会出现兄弟萧墙的“玄武门事变”的解读。上述颇...
本书从贞观九年唐高祖李渊临去世前倒述开来,讲述了隋朝末年国家动荡,各股割据势力蜂拥而起逐鹿中原的故事。故事以大唐王朝的缔造者李渊为核心,以其与各方豪强势力在争斗中此消彼长的较量为半径展开叙述。从并州风云至太原起兵,从东征屈突通到西败薛举,从瓦解李密的瓦岗军一直到决战虎牢 关,其间以颇多笔墨对风云人物如雄主窦建德、劲敌王世充、猛将尉迟敬德、名臣魏征、太子建成、秦王世民、齐王元吉等进行了细致入微的摹写。
作品以战争讲述和人物描写双规并行,典籍史料引介与考古遗迹发掘互为佐证,以严谨的考据、周密的推演讲述了诸多被大家误解误读的历史史实,如所谓的“晋阳宫逼宫”事件之始末,如“十三棍僧救唐王”之史实真相,以及对其中各路人马之间犬牙交错的利益牵扯,各方势力之间变幻不定的矛盾冲突的梳理,对从豪强争霸战争到王朝建立之后,缘何会出现兄弟萧墙的“玄武门事变”的解读。上述颇具争议的历史疑点在于赓哲教授条分缕析的讲述中逐一浮出水面,变得具体而清晰。
本书以流畅精炼、诙谐自如的叙述风格对隋末唐初的人物、事件及其间的各种关系条分缕析地耙梳与解读,以无限接近历史真相的态度为读者客观再现了波谲云诡又真实饱满的唐朝开国历史。
作者简介 · · · · · ·
于赓哲,男,祖籍山东,1971年生于陕西咸阳。武汉大学博士、南开大学博士后 ,现任陕西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隋唐史、医疗社会史。曾在《中国社会科学》《历史研究》《民族研究》等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多篇,在学术界产生良好反响,许多文章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新华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光明日报》《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或摘编观点。曾多次获得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奖、陕西省高等院校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奖,2007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人才支持计划”。近年来出版的主要作品有:《唐代疾病、医疗史初探》《狄仁杰真相》《上官婉儿》《大唐英雄传》《她世纪》《平衡的失败——唐玄宗的得与失》(上下册)《隋唐人的日常生活》等作品。
目录 · · · · · ·
二 审时度势
三 险象环生
四 潜龙在野
五 箭在弦上
六 群星璀璨
七 虚与委蛇
八 义旗初举
九 攻克长安
十 炀帝之死
十一 群雄逐鹿
十二 鹿死谁手
十三 大唐建国
十四 耸辔平陇
十五 寄人篱下
十六 邢公之厄
十七 绝处逢生
十八 力歼双敌
十九 一代雄主窦建德
二十 劲敌王世充
二十一 双将归降
二十二 相时而动
二十三 决战虎牢关
二十四 毕其功于一役
二十五 大战刚熄叛乱又起
二十六 太子东征
二十七 河北底定
二十八 江淮风云
二十九 激荡长江
三 十 平定江陵
三十一 岭南冯氏
三十二 祸起萧墙
三十三 罗艺叛乱
三十四 最后的胜利
三十五 盛世序幕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就在唐朝的建国战争进行的如火如荼的时候,危机也在悄悄酝酿,那就是太子李建成与李世民之间的矛盾。自魏晋以来,战乱频仍,儒家宗法制度所强调的嫡长子继承在皇位传承这个方面做得并不好,皇位的继承常常由武力或者权谋来决定,这个时代的人们崇尚实力。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三十二 祸起萧墙 -
其一,继承了开放包容的大趋势。 一方面自身文化向外辐射,一方面又不断几区各个国家或者各国民族的智慧与文化。。。。这种大趋势早在魏晋南北朝就已经出现,隋朝时候已经基本成型,唐朝是继承了前代的发展。 其二,继承大运河。 其三,继承了对关陇集团势力稀释的思想。 唐朝建国之后,随着大量山东人士和江南人士的加入,政权已经逐步开始摆脱关陇集团的地域化色彩,开始向一个大帝国的执政集团方向发展。 其四,继承了科举制。 隋文帝所建立,隋炀帝所继承的科举制度。 稀释贵族政治影响力,促生官僚政治的一把利器。 魏晋南北朝是贵族政治时代,曹魏时期开始实行九品中正制,延续多年,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北朝时期又是个军功贵族时代,平民百姓很难在政治方面有出头之日。贵族是要照顾家族利益的,而且对皇权产生掣肘,皇帝有时还不敢拿他们怎么样。 唐朝意识到科举制的重要性:它可以维持统治阶级的流动性,给社会各阶层人士以希望,稀释贵族影响力,促进官僚政治。官僚与贵族不一样,官僚没有家族势力可以依靠,除了皇帝没有别的服务对象。所以皇权政治最希望塑造官僚队伍取代贵族政治,而且,通过考试科目的确定,可以让天下读书人都接受官方价值观。 其五,继承了三省六部制。 这个制度将行政效率与互相制衡、互相监督的机制结合起来。 其六,继承了隋朝的财富。(钱财) 唐朝从隋朝吸取的历史教训:其一,爱惜民力。 隋炀帝最糟糕的一点在于他的执行力。他虽然有许多极具前瞻性的顶层设计,但是在具体执行的时候不计成本,也不考虑老百姓的承受能力,并且急于将所有的事业朝夕完成,因此出现了民众不堪重负的现象。 其二,虚心纳谏。 其三,遵循法度。 隋炀帝行政的随意性很大,虽然隋朝也有较为完备的法律制度,但是隋炀帝经常视法律如无物。 唐朝的法制建设是比较成功的,整个行政体制围绕法令运转,以至于现代学者称唐朝为律令制王朝。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三十五 盛世序幕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喜欢读"唐开国"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唐开国"的人也喜欢 · · · · · ·
唐开国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1 条 )

通俗易懂的唐朝开国故事

《唐开国》让我放弃去看芦笛岩和七星岩的书
> 更多书评 11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鎮長的日记 (鎮長)
- 2018待购新书 (看闲书)
- 纯粹书单 (广西师大出版社)
- 法学nerd的偏冷读书世界 (李初一)
- 【新书过眼录·中国大陆】2018 (普照)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709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唐开国的评论:
feed: rss 2.0
23 有用 七日廬客人 2019-01-29 22:54:21
总体来说没有太多的新意,只是生动而靠谱地向外行讲解了一遍唐代开国历程——然而同是做到这两点,在当代的历史科普(伪科普就不用提了)里面算是难能可贵了。于老师的叙述非常严谨,很强调哪些内容得到了实证,哪些又是后人的猜想。不过,以人物为核心总会造成时间线的重叠,但这似乎又是无解的问题。
1 有用 次山乃祖 2019-05-14 11:43:08
这本书真是精彩绝伦,荡气回肠,既有学者大作的严谨有据,兼采演义体的通俗跌宕,以博导写历史科普,没有比这更棒的了。读唐史种类很多了,从通鉴唐书到蔡东藩演义,甚至于剑桥隋唐史,没有比这本书简单明白好读的。当然这本书也不是没有问题,比如一些别字,比如写独孤氏的时候搞错了人物关系,但是瑕不掩瑜。
2 有用 Booking2023 2020-01-23 17:32:34
史论方面并无新的建树,还是关陇集团、王朝更迭之类的老调子。但此书胜在文笔好,细节多,对历史人物在命运转折面前的细致分析很到位,比如李渊起兵前的纠结,隋炀帝死前的个性表达。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李密,他也是关陇集团核心人物,自诩为图谶中的继承天命者,但还是输给了李渊,他在瓦岗政权时的表现,也与《说唐》《隋唐演义》里的样子不同。喜欢隋末唐初这段历史的朋友可以看看~
1 有用 猪头的阿亮学长 2019-04-13 22:55:44
观其文字,有在课堂上听老于讲段子的错觉,希望编辑下次能略认真一点把错别字改改
1 有用 雁北翎 2019-03-10 20:14:29
阅读体验轻松愉快,学术版说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