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观红楼3的书评 (11)

keep251 2019-04-15 13:12:26

对欧丽娟老师《大观红楼3》中黛玉篇章的一点看法

最近一直在读欧丽娟老师的《大观红楼》系列丛书,读到第三部,恰恰是我最感兴趣的十二金钗人 物考究(书里评点了十位)。总的来说我是很喜欢欧老师的分析与见解的,对于她的许多观点都有 非常强烈的认同感,只是作为卷首的“黛玉篇”写得偏颇,叫我有些意不平,不吐不快。 只 ...  (展开)
sherry 2022-10-27 22:21:38

完美但不够快乐

读完了宝钗篇。怎么说呢,她理性均衡完美,周围的人都因为她感到安定和舒心,但是她快乐吗?她比黛玉或者探春更能体会生命中的美好和狂喜吗?如果这么完美的人格反而不能掌控自己的命运,创造自己的幸福,那一定是她奉行的行为标准和社会准则哪里出了问题。 宝钗完美而不快乐的...  (展开)
全都是风 2019-06-22 01:22:29

首先是方法,但是仍然得说立场。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1、首先要说这本书(只看了3)的基本想法是没错的。即,在很长一段时间中,对于红楼梦的评价都是强调“反对封建礼教”的一面;这一时代特征强烈的立场导致了很多非历史的解读。本书试图回到创作者及其时代,尤其指出不了解并且理解礼教实际上是无法理解红楼梦的。这一观点非常...  (展开)
素衣风尘 2020-03-29 15:25:23

正邪两赋?还是情痴情种?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正钗卷应该是最吸引人,也容易有争议的内容了,毕竟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人的评价是最难的了。 就像红楼原著中说的,天地生人,除了数轴两端至正至邪的大善大恶之人外,还有趋向于极限的情痴情种,而我们普罗大众可能连情痴情种都算不算,顶多是处于数轴中间的中...  (展开)
勾陈 2019-01-28 23:31:26

正金钗卷·上

黛玉宝钗探春三篇人物论。最新颖的是黛玉论,核心观点有: 1.黛玉从早期到成熟,人物形象经历了大幅转变,由孤傲率真、心窄嘴尖的早慧才女逐渐向尊序守礼、顾上体下的传统理想女性回归,过渡期即兰言解疑癖和互剖金兰语两节(此时正值及笄)。 2.黛玉并非宝玉的知己和支持者,...  (展开)
见月南飞 2023-09-24 02:06:55

欧丽娟钗黛观

都说欧老师贬黛玉太过,但是作为刚开始喜欢宝钗多一些的人,看完之后对黛玉的喜爱反而增添了很多,对宝钗有了一些不喜之处。 我觉得欧老师只是不按主流的将文本所呈现的人物形象复原出来,而建立在愈多了解之上的喜爱之情更显珍贵。 欧老师虽不推崇黛玉之流的个人主义,但也写...  (展开)
肖邦 2022-12-23 16:03:24

真诚求知,虚心做人

老师的这本书需要我们以理性全面的态度深入红楼世界。老师是真正的研究者,论断都是基于文本的支撑,有些地方可能与主流的印象不同,但是精彩的论述严谨的分析让人赞叹。看书的过程也是自己的一次蜕变,现在看到一些不认同的观点也能客观比较和体悟,尽量以理性的态度分析采纳...  (展开)
能不能 2021-01-25 22:36:25

大观红楼3

大观红楼3分上下卷,主要写的是正金钗几位女子的人物论述,通过心理学等西方文学研究方法对文本去分析理解,会发现曹雪芹是一个懂人性的作者,在他笔下的金钗不单只是外貌美丽,特点鲜明,每个金钗都有她不一样的属性,根据先天后天因素让金钗成长、成熟、凋落缓缓道来,一字定...  (展开)
Sophia_summer 2020-11-09 20:06:36

关于宝黛钗的一些思考

林黛玉论中,对于黛玉成长后期逐步趋同于宝钗,达到“钗黛合一”的论述不错。以及对宝黛在成长过程中由于彼此的成长速度不同,导致价值观上的分歧与裂变的分析,让人发现了自己在读原著时曾忽略了宝黛后期初步展露在价值观上扞格不入的种种细节,导致忽视了宝黛间生命步伐开始...  (展开)
陌上尘 2020-08-18 11:29:45

我爱欧老师的人物分析方法——知其然知其所以然

关于人物分析,我听过两种。一是上价值(褒奖或批判,各种哲学社会政治意蕴),一是探原因。 先说上价值。 拿红楼梦举例,体现在大谈特谈宝黛的个人主义,反封建等进步因素。这是五四史观为了宣扬新文化运动而提出的观点。 拿郁达夫《沉沦》举例,结尾处的爱国主义,在我看来就...  (展开)
小也 2018-09-02 01:39:10

读也读书会 红楼梦阅读小组

断断续续听了欧丽娟老师的红楼梦研究有一年多了, 觉得还不过瘾, 想通过阅读的方式进一步学习, 如果说蒋勋老师是通过细节的品读,开启我们对红楼梦微观视角的领悟, 那么欧丽娟老师给人打开的将是更加宏观的视野, 想要进一步研究红楼梦的小伙伴可以加入【红楼梦阅读小组】 ...  (展开)

订阅大观红楼3的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