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加文·德·贝克尔
出版社: 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
出品方: 正清·远流
原作名: The gift of Fear
译者: 陈羚
出版年: 2018-8
页数: 334
定价: 45.00元
装帧: 平装
丛书: 可以让你变得更好的心理学书
ISBN: 9787515823522
出版社: 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
出品方: 正清·远流
原作名: The gift of Fear
译者: 陈羚
出版年: 2018-8
页数: 334
定价: 45.00元
装帧: 平装
丛书: 可以让你变得更好的心理学书
ISBN: 9787515823522
内容简介 · · · · · ·
这是一本奇书,书中的故事惊心动魄,跌宕起伏,有时还令人毛骨悚然,但所有故事都是真实发生的,百分之九十的人都使用了真名。
作者加文▪德▪贝克尔是世界著名的危险预测专家,美国总统的安全顾问。
他亲身经历的这些故事,可以让我们对人性的了解更深刻,更鲜活,对危险的预测更及时,更准确。
最重要的是,我们还可以从中学会如何运用直觉,看透人心,识别出追求你的那个男人将来会不会成为家暴男,你新雇的保姆会不会虐待孩子,那个热心的陌生人会不会心怀叵测等。
相信你的直觉,接受恐惧给你的礼物,关键时刻,就可以提前捕捉到危险信号,拯救你和你爱的人的生命。
作者简介 · · · · · ·
加文·德·贝克尔,生长在一个充满暴力的家庭,特殊的经历却练就了他洞察危险的能力。凭借首创的危险预测法,贝克尔三度被美国司法部任命为总统顾问委员会委员,曾担任布什、克林顿和里根总统的安全顾问,还为麦当娜、汤姆·汉克斯等公众人物提供暴力预测服务。贝克尔不仅是危险预测专家,还是杰出的人性大师,他以自己多年研究暴力的经验,剖析出识别危险信号的方法,并致力于将全部心得普及给普通民众,包括如何远离家暴、骚扰、凶杀等侵害。在贝克尔的指导下,很多人得以辨识出身边的危险,并由此获得安全。
目录 · · · · · ·
目录
第一章 身处险境时
可怕的热心人 002
危险真的猝不及防吗? 009
安全,只能依靠自己 013
10岁那年的枪声 021
第二章 直觉是最高的“科技”
思考是走,直觉是飞 030
关键时刻,直觉比知识更有用 032
所有“随口一提”,讲的都是真心话 035
相信你的直觉,答案就在其中 039
武断否定直觉,很容易走霉运 043
这种情况下,直觉最容易失效 046
否认直觉的后果,我们往往无法承受 051
第三章 预测的大学堂
我们与“危险分子”的共同之处 056
“魔鬼”是怎样诞生的 063
第四章 救命的信号
危险分子最爱用这7招 073
不堪一击的“友好” 084
能救命的“黑色幽默” 088
直觉的信号 092
第五章 什么样的陌生人需要当心
如何让“恶保姆”不进家门 096
从犯罪者的角度想问题 101
预测的意义,在于掌控结果 106
第六章 意外是如何被预测出来的
语言中透露的暴力信号 111
怎么才能知道,自己的预测是准确的? 118
暴力什么时候会发生? 123
第七章 被人威胁,我们应该怎么办
可怕的不是语言,而是情境 126
怎么判断对方只是说说,还是来真的? 132
谁是受益者,谁就是可疑者 136
被人敲诈,怎么办? 138
比匿名更可怕的,是署了名的骚扰 141
第八章 甩不掉的“牛皮糖”
纠缠你的人,利用的正是你的这些错误 144
与骚扰者当面较量,是下下策 151
不理会,是最好的回击 154
公众人物,是如何面对骚扰的 158
应对“牛皮糖”的错误演示 160
第九章 被人报复,应该怎么办?
想躲开报复,一定不要忽视这些信号 170
报复者的特点 175
尽早斩断关系,谨防对方出现TIME症状 179
职场反报复,要注意下列重点 182
怎么将危险分子,预先挡在公司门外 185
掌握管理技巧,也能防止职场暴力 190
报复者,并不是恶魔 197
第十章 如何从家暴中逃离
缓慢的谋杀 205
为什么被家暴的人,不愿逃离施暴者? 209
家暴男是怎么产生的? 213
逃离的方式不对,反而会让暴力升级 218
你是为了得到安全,而不是公平 222
第十一章 委婉的拒绝,让你难以摆脱麻烦
被鼓励的跟踪者 226
婉言拒绝,是最糟的拒绝 230
最佳的回复方式,就是不回复 236
你的追求者,可能正在控制你 239
第十二章 暴力中的孩子
是什么让我们的孩子,如此脆弱,又如此残暴? 246
不完整的清单 251
缺少这七种能力,孩子就很危险 255
3岁孩子,为何成为凶手 257
见过“光”的孩子,不会轻易走入黑暗 260
第十三章 凶杀——听着很远,离得很近
喜欢你,所以要伤害你 269
凶犯的共同标志:缺乏健康的亲密关系 272
兽性凸显,是因为失去了人性的支点 277
一次人与兽的心理较量 279
第十四章 极端危险下,我们如何安全逃生
最可怕的莫过于,自己是名单上的下个目标 284
关于眼睛的故事 287
最公开的犯罪,也是从最私人的问题引起的 294
第十五章 恐惧给你的礼物
珍惜内心的恐惧 302
恐惧的规律 307
我们为什么最怕鲨鱼? 310
担忧与恐惧,并不是一回事 313
危险不会不请自来,只会乘虚而入 317
你一生中担心的事情,大多数都不会发生 322
相遇并不总是危险,也可能是美好的事情 324
· · · · · · (收起)
第一章 身处险境时
可怕的热心人 002
危险真的猝不及防吗? 009
安全,只能依靠自己 013
10岁那年的枪声 021
第二章 直觉是最高的“科技”
思考是走,直觉是飞 030
关键时刻,直觉比知识更有用 032
所有“随口一提”,讲的都是真心话 035
相信你的直觉,答案就在其中 039
武断否定直觉,很容易走霉运 043
这种情况下,直觉最容易失效 046
否认直觉的后果,我们往往无法承受 051
第三章 预测的大学堂
我们与“危险分子”的共同之处 056
“魔鬼”是怎样诞生的 063
第四章 救命的信号
危险分子最爱用这7招 073
不堪一击的“友好” 084
能救命的“黑色幽默” 088
直觉的信号 092
第五章 什么样的陌生人需要当心
如何让“恶保姆”不进家门 096
从犯罪者的角度想问题 101
预测的意义,在于掌控结果 106
第六章 意外是如何被预测出来的
语言中透露的暴力信号 111
怎么才能知道,自己的预测是准确的? 118
暴力什么时候会发生? 123
第七章 被人威胁,我们应该怎么办
可怕的不是语言,而是情境 126
怎么判断对方只是说说,还是来真的? 132
谁是受益者,谁就是可疑者 136
被人敲诈,怎么办? 138
比匿名更可怕的,是署了名的骚扰 141
第八章 甩不掉的“牛皮糖”
纠缠你的人,利用的正是你的这些错误 144
与骚扰者当面较量,是下下策 151
不理会,是最好的回击 154
公众人物,是如何面对骚扰的 158
应对“牛皮糖”的错误演示 160
第九章 被人报复,应该怎么办?
想躲开报复,一定不要忽视这些信号 170
报复者的特点 175
尽早斩断关系,谨防对方出现TIME症状 179
职场反报复,要注意下列重点 182
怎么将危险分子,预先挡在公司门外 185
掌握管理技巧,也能防止职场暴力 190
报复者,并不是恶魔 197
第十章 如何从家暴中逃离
缓慢的谋杀 205
为什么被家暴的人,不愿逃离施暴者? 209
家暴男是怎么产生的? 213
逃离的方式不对,反而会让暴力升级 218
你是为了得到安全,而不是公平 222
第十一章 委婉的拒绝,让你难以摆脱麻烦
被鼓励的跟踪者 226
婉言拒绝,是最糟的拒绝 230
最佳的回复方式,就是不回复 236
你的追求者,可能正在控制你 239
第十二章 暴力中的孩子
是什么让我们的孩子,如此脆弱,又如此残暴? 246
不完整的清单 251
缺少这七种能力,孩子就很危险 255
3岁孩子,为何成为凶手 257
见过“光”的孩子,不会轻易走入黑暗 260
第十三章 凶杀——听着很远,离得很近
喜欢你,所以要伤害你 269
凶犯的共同标志:缺乏健康的亲密关系 272
兽性凸显,是因为失去了人性的支点 277
一次人与兽的心理较量 279
第十四章 极端危险下,我们如何安全逃生
最可怕的莫过于,自己是名单上的下个目标 284
关于眼睛的故事 287
最公开的犯罪,也是从最私人的问题引起的 294
第十五章 恐惧给你的礼物
珍惜内心的恐惧 302
恐惧的规律 307
我们为什么最怕鲨鱼? 310
担忧与恐惧,并不是一回事 313
危险不会不请自来,只会乘虚而入 317
你一生中担心的事情,大多数都不会发生 322
相遇并不总是危险,也可能是美好的事情 324
· · · · · · (收起)
丛书信息
· · · · · ·
可以让你变得更好的心理学书(共14册),
这套丛书还有
《这样想,你才不焦虑》《乌合之众》《我与你》《每个孩子都需要被看见》《自卑与超越》
等
。
喜欢读"恐惧给你的礼物"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支持 Web、iPhone、iPad、Android 阅读器
喜欢读"恐惧给你的礼物"的人也喜欢 · · · · · ·
恐惧给你的礼物的书评 · · · · · · ( 全部 38 条 )




看完本书与最近美国枪击血案后的感想
这几天美国校园枪击案震惊了世界,连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都用头条播出。但有几个问题令我费解:为什么凶手会先杀死自己的母亲,然后再持枪在校园内进行扫射呢?为什么这个20多岁的人会如此丧失人性呢?我们该如何判断自己的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人? 也许是天意,就在...
(展开)

女人,请相信自己的直觉
很多时候女人对安全的焦虑是得不到她们男性同伴或者伴侣的认同。在同一个社会,女性面对的危险比男性大多了, 第一次我真实地感觉到这种差距,是有一次我和丈夫去酒吧看球,他中场休息的时候去洗手间。有一个陌生的男子过来我这边跟我谈起球来。当然我当时是有想过,你不是过来...
(展开)

> 更多书评 38篇
论坛 · · · · · ·
怎么能看这本书?要购买吗?在哪买? | 来自假发头饰品18939 | 1 回应 | 2018-11-12 10:49:25 |
假如自己是一名骚扰者怎么办? | 来自骚棒持有人 | 2018-10-02 04:57:47 | |
怎样能看?求问 | 来自假发头饰品18939 | 2018-09-03 14:28:26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10 )
-
Dell (1998)7.3分 24人读过
-
吉林文史出版社 (2012)8.2分 369人读过
-
海南出版社 (2000)9.3分 46人读过
-
光明日报出版社 (1998年)8.5分 35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灵修/心理/哲学/思维/情感/婚姻书单 (蓝蓝的紫)
- 37°暖书单(二) (37°暖)
- 我偶然看到2 (明生)
- 『武志红主编』系列 (北京正清文化艺术有限责任公司)
- 心理 自助 励志 (北京正清文化艺术有限责任公司)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3822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恐惧给你的礼物的评论:
feed: rss 2.0
1 有用 Transience 2019-01-17 23:59:09
直觉是要重视的,在成长这条长长的旅途中,要越来越分得清是恐惧还是担忧;是直觉还是推理;逻辑推理要往哪里深入;碎片细节如何捕捉;拒绝如何不会让自己处于危险中。恐惧是暗示,于是思考是走,直觉是飞,很神奇,那要锻炼直觉为我所用,还要避免不必要的干扰,常常做一下预测的练习~
4 有用 Gary老师 2024-01-18 10:43:53 江苏
连环杀手具有相似的人生经历:可怕的童年,糟糕的父母,遭受过虐待,身体上的暴力或精神上的忽视,甚至人格上的侮辱。这些为成年后实施暴力犯罪埋下伏笔,而邻居可能对此毫不知情。正常情况下,一个对你没有任何企图,不想从你身上获利的人,是不会贸然接近你的。“人性的8个支点”可以作为框架来预测人的行为:1、每个人都渴望和他人建立关系,2、失去令人悲伤,因此我们极力避免失去,3、没有人喜欢被拒绝,4、每个人都渴望... 连环杀手具有相似的人生经历:可怕的童年,糟糕的父母,遭受过虐待,身体上的暴力或精神上的忽视,甚至人格上的侮辱。这些为成年后实施暴力犯罪埋下伏笔,而邻居可能对此毫不知情。正常情况下,一个对你没有任何企图,不想从你身上获利的人,是不会贸然接近你的。“人性的8个支点”可以作为框架来预测人的行为:1、每个人都渴望和他人建立关系,2、失去令人悲伤,因此我们极力避免失去,3、没有人喜欢被拒绝,4、每个人都渴望被认同和关注。5、为了追求快乐,我们会努力,但为了避免痛苦,我们会不遗余力。6、不喜欢被嘲笑或羞辱,7、在乎他人的看法,8、希望在一定程度上掌控生活。正常人,这8个支点普遍比较稳定。行为模式符合社会规范。对于危险分子来讲,很多支点都失去了支撑,而人性支点的坍塌导致了行为的危险和邪恶。 (展开)
1 有用 听说 2019-03-15 07:58:57
还是很有用的
2 有用 爱吃鱿鱼的猫 2019-11-03 15:16:33
危险的陌生人: 1. 强拉关系,使用“我们”套近乎 2. 展示魅力 3. 堆砌细节 4. 贴标签,故意刺激对方 5. 放高利贷(提供小帮助) 6. 主动承诺 7. 无视拒绝(最重要) 从施暴者角度想问题,评估危险度(四维评估法): 1. 正当性 2. 替代选择(除了暴力的解决方式) 3. 施暴后果 4. 施暴能力
1 有用 小棠鲤 2018-08-24 10:26:15
很好看的一本书,让我们得到,许多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