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hosts of Gold Mountain 短评

热门 最新
  • 9 untamedheart 2020-08-21 07:42:17

    开篇一句“写给那些被遗忘的人” 让人伤感又负疚,好像合上不看就对不起那些人。去年伯克利的东风书店一直在推这本,作者是斯坦福大学中国研究和历史系教授, 在《亚裔美国人》纪录片里他也有接受采访。原来以为是风格很学术,情节很悲惨,结果更像是一本生动的故事书。我们对当年修建加州到内华达铁路西线的最早来到美国的华工们的印象已经极度标签化,比如忍辱负重饱受欺凌。但其实作者通过大量史料,文献记录展现出的却是他们丰富多彩的,也经历尊重和欣赏年代。尤其是写到这群广东人在荒凉的山谷中依然吃的不错,腌咸鱼煲汤喝凉茶,甚至烤全猪,帐篷里发现最多的就是汤勺,简直乐死。在修建铁路这项曾被认可的功劳之后,华工就被当作用完的工具丢弃,成为兴起的排华风起的牺牲品。Again, 要看见真实的人,而非符号,而非工具。

  • 2 祭天金人 2022-03-13 12:48:29

    大部分叙述都站在美国人的视角来观察铁路华工,却很少有从华工内部来讲述历史的。华工自己视角观察的修铁路的历程?华工生活工作留下的文字记录、信函、档案、物品?一概皆无,基本上都是从洋人视角犹如看非洲原始部落一样地看待华工的历史。有可能华工大部分都是文盲,无法用自己的话和自己的文字记录完整留下自己的故事,所以只能留下洋人视角。也有可能是作者没有真正用功,只去档案馆和图书馆寻找英文的资料,却不能从华工后人那里搜到华工一代留下的文字。

  • 2 refletdansleau 2022-10-21 10:53:27 中国香港

    真的很touching……更加感叹的就是作者用的史料基本上都是美国人的资料,后面解释了说很多华工自己留下来的书信日记在排华的时候毁掉了很多;最后conclusion倒是用了一些oral history……。被遗忘被抹去,连故事都只能通过“被观察”的记录写下去,can the subaltern speak?

  • 0 煎饼狗子 2022-04-22 03:57:45

    轻型纸不臭,衬线字疑似Garamond家族,观感较舒适。遣词考究,引用范围广且来源翔实

  • 0 芝麻馕 2023-12-25 09:02:00 美国

    今年研究美国跨陆铁路用到的很有帮助的一本书

  • 0 司马文岚 2024-02-15 22:36:52 美国

    主要面向大众的普及读物, 所以叙事重于分析, 可以算事北美华人劳工的血泪史。 现在在北美待久了,就越对早期华人历史感兴趣,搞不好以后也转行做这个了

  • 0 Ἀθῆναι 2023-06-17 21:46:30 河南

    华人谋生能力一流,最艰苦工作完成很好,既有无惧一切的愿望,又有无与伦比的意志,更有实用的技巧,但也被美国白人坑到死,便宜干活好,干不好是奴隶,超过任何人则被暴力迫害,法律迫害,除非持续优秀,

  • 0 mango 2019-07-11 21:29:29

    从四邑到美西,一群被历史忽视已久的中国人在建造贯穿美国东西部的铁路所做出的贡献,间接还原当年他们工作生活的艰苦环境

  • 1 Sean Gorilla 2021-05-17 22:41:31

    一群广东人,不远万里横跨太平洋,跑到鸟不拉屎的美国西部修铁路,夏天四五十度,冬天冰冻三尺,工资不如白人高还遭白人恨,本地土著也是逮着机会又砍又杀。这不是国际主义还能是啥?

  • 0 叶也眠 2020-10-27 04:18:39

    之前在Huntington Library看介绍亨廷顿家族,片子里简单提过在修建横跨美国东西向的大铁路时,CPRR靠大量中国劳工胜过了UP的故事。这群十几岁的四邑少年,怀着去远方挣大钱的梦想,捱过10%的航海死亡率跨过大平洋来到加州,拿着比白人劳工低40%以上的酬劳,还要另外扣除食宿费用,干着最艰苦的工作,面对内华达山脉高耸的海拔、坚硬的岩脉、爆破的危险、雪山的威胁,用生命和血汗一步步推进铁轨的铺展,写就了一首关于劳动和生存的史诗。他们几乎没有留下姓名,也没有留下日记和书信。作者努力通过报纸、歌谣、工资单、出庭记录和铁路沿线的挖掘报告来拼凑他们的足迹和生活侧面。比如罢工、唐人街的节日庆典、利润丰厚的遗体船运,让这段史事尤其血肉丰满。

  • 0 Kevin Huo 2019-11-18 16:46:25

    前幾章敘述雖有些許平淡,但故事足夠震撼人心

  • 0 将双双双 2023-09-18 20:04:17 江苏

    感觉有点像史料堆砌,但还是让不为人知的劳工被了解

  • 1 来点儿地狱笑话 2022-03-03 22:50:01

    故事一波三折,曲终人散,全场静默。有时候,看了这些书,才知道数据记录、人文关怀和死得其所,到底有多重要,多难以实现。

<< 首页 < 前页 后页 >